摘要
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健康领域的“玻璃门”正逐渐被打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鼓励社会办医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的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同时,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而此前国发40号文《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社会资本办医的支持力度也是空前的,所有积极的信号,都激发了社会资本进入民营医院投资领域的高度兴趣。根据规划,到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0%的积极目标。然而在目前90%的市场份额被公立医院占据的情况下,如何界定公共资源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社会资本办医还有哪些“玻璃门”有待拆除?在倡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先进经验可以借鉴?本期邀请了三位业内专业人士,对此进行解读。
出版日期
2013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