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导航
期刊检索
论文检索
新闻中心
期刊
期刊
论文
首页
>
《当代青年研究》
>
2014年6期
>
朋友圈里的“我”:青少年的经验
朋友圈里的“我”:青少年的经验
打印
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微信朋友圈是青少年进行线上表达和建构自我的理想场域.基于虚拟民族志的探索表明,青少年在朋友圈的线上的“我”具有真实性,它存在于自我相关资讯的持续分享中,其表演方式是展示而非告诉.圈子里的朋友关系建基于交谈事件而非共享情感.总体而言,青少年在朋友圈里的“我”是其“更为真实的理想形象”.这些线上的“我”们彼此孤独地相伴,常驻于各自的心,却终究相望/忘于彼此的“江湖”.
DOI
rj8exyg9j0/1452682
作者
黄华;张旭东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
朋友圈
青少年
虚拟民族志
线上自我
分类
[政治法律][政治学]
出版日期
2014年06月1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1
陈静.
朋友圈里的遇见
.中外政治制度,2016-08.
2
鄢莉.
如何证明我在朋友圈里活着?
.中国文学,2016-12.
3
王太生.
朋友圈里旅行的人
.体育学,2018-08.
4
王小毛.
朋友圈里有颗“酸葡萄”
.中外政治制度,2016-01.
5
.
说说朋友圈里的那些神转折
.教育学,2016-06.
6
.
在朋友圈里你是什么角色?
.教育学,2016-12.
7
陈敏.
朋友圈里的美食你会心动吗?
.中外政治制度,2018-07.
8
.
我的朋友圈
.摄影艺术,2015-05.
9
孙蓓;陈洋;尉钰.
我的朋友圈
.教育学,2015-10.
10
张欣玥,指导教师:陈秀璟.
我的朋友圈
.教育学,2021-06.
来源期刊
当代青年研究
2014年6期
相关推荐
我的朋友圈
朋友圈里应该有些什么人
微信朋友圈里的“大学生”:话题、呈现方式、性格解读
朋友圈——我心中的抗日英雄
朋友圈
同分类资源
更多
[政治学]
陈嘉庚晚年回国参政议政纪事
[政治学]
论“捞名”
[政治学]
山东籍将军名录(1955年后授衔)(四十九)
[政治学]
改进作风应树立四种观念
[政治学]
马克思公共产品思想解读
相关关键词
朋友圈
青少年
虚拟民族志
线上自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