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广西古代水运流通中,有两条人工开凿的运河:一是兴安运河,又名灵渠,在今兴安县境内;二是桂柳运河,又叫相思埭,在今临桂县境内。灵渠开凿于秦朝,桂柳运河开凿于唐代。旧《临挂县志》把桂柳运河与兴安运河相提并论,谓“北有灵渠,南有陡河”。据史书载:“临桂陡河与兴安陡河(灵渠)并称为桂林府东西二陡河。兴安陡河居桂林之东,又称东渠;临桂陡河位于桂林府西南,称西渠,亦称南渠”。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得以高度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开拓岭西,加强封建王朝对西南边疆的控制,武则天皇后于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在桂林与柳州之间开凿相思埭(通称桂柳运河),沟通漓江与柳州的航运。枝柳运河的建筑工
出版日期
1995年05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