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总结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2年,在彩超引导下手法复位成功3例。手术探查17例中,5例睾丸复位固定良好,1例出现患侧睾丸萎缩;11例行睾丸切除者身体状况良好。结论对本病应保持足够的警惕及认识,早诊断、早治疗。
出处 《医药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 睾丸扭转 诊断 治疗睾丸扭转作为泌尿外科的急诊之一,早期易误诊,轻者影响睾丸功能,重者造成睾丸缺血坏死。我院自2004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睾丸扭转2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年龄4-25岁,平均年龄15.5岁。左侧睾丸扭转15例,右侧睾丸扭转5例。就诊时间1-24小时。15例在夜间睡眠中发病,3例在运动后突然发病,1例在性生活后发病,1例不能提供发病时情况。1.2症状及体征多数患者表现为突发患侧阴囊剧痛,伴同侧腹股沟 下腹部或腰部放射痛,伴恶心 呕吐。查体患侧阴囊肿胀 提睾反射消失,睾丸触痛 上升,可呈横位。1.3辅助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已成为睾丸扭转急诊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它不仅能提供详细解剖 睾丸灌流及实时监测的高质量图像,还具有快速 低廉 方便及特异性高等优点。睾丸实质均质回声为判断睾丸有活力的可靠指征,应急诊治疗 非均质回声则提示睾丸发生了梗死和坏死,需睾丸切除术[1]。另外,放射性核素显影与核磁共振检查也可用于睾丸扭转的诊断,但是费用高,检查持续时间较长,未广泛应用。1.4治疗睾丸扭转治疗的关键是尽快恢复受损睾丸的血流。治疗方法手法复位及手术。手法复位建议在彩超引导下完成。因为彩超可监测睾丸血流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手法复位,弥补了传统手法的盲目性。20例中,3例发病时间在6小时内在彩超引导下复位成功 手术探查17例,术中发现鞘膜内型扭转15例,鞘膜外型扭转2例,睾丸扭转程度180-720度,睾丸呈紫黑色,鞘膜积液为血性。其中睾丸复位固定5例,先用热盐水纱布湿敷 利多卡因精索封闭等处理,待睾丸颜色恢复正常后固定,其中1例行健侧睾丸固定 行患侧睾丸切除11例。2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2年,在彩超引导下手法复位成功3例。手术探查17例中,5例睾丸复位固定良好,1例出现患侧睾丸萎缩 11例行睾丸切除者身体状况良好。3 讨论睾丸扭转由Delasiave于1840年首次报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春期多见。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其主要和以下解剖异常有关睾丸系膜 引带过长,发育不良或缺如,鞘膜壁层在精索的止点过高,睾丸附睾完全被鞘膜包绕。解剖学上睾丸扭转分为三种鞘内型 鞘外型和睾丸系膜型,鞘内型临床多见,高发年龄为12-18岁[2] 鞘外型少见并发生于围新生儿期,并常造成睾丸丢失 睾丸系膜型较罕见。
出版日期 2014年11月2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

来源期刊

医药界

相关关键词

睾丸扭转 诊断 治疗睾丸扭转作为泌尿外科的急诊之一,早期易误诊,轻者影响睾丸功能,重者造成睾丸缺血坏死。我院自2004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睾丸扭转2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年龄4-25岁,平均年龄15.5岁。左侧睾丸扭转15例,右侧睾丸扭转5例。就诊时间1-24小时。15例在夜间睡眠中发病,3例在运动后突然发病,1例在性生活后发病,1例不能提供发病时情况。1.2症状及体征多数患者表现为突发患侧阴囊剧痛,伴同侧腹股沟 下腹部或腰部放射痛,伴恶心 呕吐。查体患侧阴囊肿胀 提睾反射消失,睾丸触痛 上升,可呈横位。1.3辅助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已成为睾丸扭转急诊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它不仅能提供详细解剖 睾丸灌流及实时监测的高质量图像,还具有快速 低廉 方便及特异性高等优点。睾丸实质均质回声为判断睾丸有活力的可靠指征,应急诊治疗 非均质回声则提示睾丸发生了梗死和坏死,需睾丸切除术[1]。另外,放射性核素显影与核磁共振检查也可用于睾丸扭转的诊断,但是费用高,检查持续时间较长,未广泛应用。1.4治疗睾丸扭转治疗的关键是尽快恢复受损睾丸的血流。治疗方法手法复位及手术。手法复位建议在彩超引导下完成。因为彩超可监测睾丸血流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手法复位,弥补了传统手法的盲目性。20例中,3例发病时间在6小时内在彩超引导下复位成功 手术探查17例,术中发现鞘膜内型扭转15例,鞘膜外型扭转2例,睾丸扭转程度180-720度,睾丸呈紫黑色,鞘膜积液为血性。其中睾丸复位固定5例,先用热盐水纱布湿敷 利多卡因精索封闭等处理,待睾丸颜色恢复正常后固定,其中1例行健侧睾丸固定 行患侧睾丸切除11例。2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2年,在彩超引导下手法复位成功3例。手术探查17例中,5例睾丸复位固定良好,1例出现患侧睾丸萎缩 11例行睾丸切除者身体状况良好。3 讨论睾丸扭转由Delasiave于1840年首次报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春期多见。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其主要和以下解剖异常有关睾丸系膜 引带过长,发育不良或缺如,鞘膜壁层在精索的止点过高,睾丸附睾完全被鞘膜包绕。解剖学上睾丸扭转分为三种鞘内型 鞘外型和睾丸系膜型,鞘内型临床多见,高发年龄为12-18岁[2] 鞘外型少见并发生于围新生儿期,并常造成睾丸丢失 睾丸系膜型较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