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望与痛苦——试析庄子的心理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在中国哲学史上,一般都把庄子的思想归结为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说他是沿着老子的唯物主义哲学中的薄弱环节和错误的观点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思想反映了奴隶主阶级在封建势力强大后,没有前途失去信心的的失败主义精神状态。我认为,庄子的一些以哲学形式出现的思想命题,并不是他对客观世界理性认识的结果,而是一种非理性的反常心理现象。也就是说,他所提出的知识性结论,只是他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发出的带有浓重感情色彩的叹息、呓语以及一些目的在于保持心理平衡的非认识性理论。因此,对于庄子的理论和论述如果能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将会比从认识论的角度去解释更加合理、明确。对一些看似违反理性认识的理论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而对于庄子思想本身的矛盾,也会作出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庄子的心理哲学这一特殊思想现象的出现,大致有客观、主观和主、客观综合三个原因: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1期
出版日期 1998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