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镜下OverStitch缝合术治疗经内镜下胃壁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术后穿孔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EFR,并在术后因穿孔接受内镜下OverStitch缝合创面的患者资料,观察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手术总时间、缝合时间、术后(1、2、24 h)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共纳入5例患者,其中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63.20岁。病灶平均直径1.70 cm,胃底2例、胃体3例,剥离后的创面平均直径4.30 cm;手术总时间平均91.40 min,平均缝合时间11.60 min,每例患者均只使用1根缝合线;术后2 h腹痛评分最高(3.20分),其次为术后1 h(2.20分)和24 h(1.20分);术后平均住院2.40 d;平均随访6.25个月,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患者满意度评分平均9.00分。结论内镜下OverStitch缝合术治疗EFR术后黏膜穿孔是安全、有效的。
简介:摘要初步探讨内镜下OverStitch缝合术治疗食管气管瘘的可行性,使用OverStitch缝合装置成功闭合3例上消化道瘘,手术过程均顺利,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均提示瘘口闭合良好,患者症状缓解。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除H.pylori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异时性胃癌(MGC)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ESD治疗的早期胃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至2020年1月20日。运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阴性组、根除组和持续感染组的MGC发生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ESD术后MG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87例患者(阴性组91例,根除组50例,持续感染组4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43个月。随访期间17例患者发生MGC,总体发生率为9.1%(17/187)。阴性组、根除组和持续感染组MGC发生率分别为5.5%(5/91)、6.0%(3/50)和19.6%(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2,P=0.030);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持续感染组MGC发生率高于阴性组和根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49、4.031,P=0.023、0.04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危险比(HR)=1.078,95%CI 1.015~1.146,P=0.015]、黏膜下层浸润深度<500 μm(HR=5.794,95%CI 1.256~26.718,P=0.024)和H.pylori持续感染(HR=5.596,95%CI 1.799~17.407,P=0.003)是ESD术后MG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持续感染组相比,根除H.pylori能降低ESD术后MGC的发生率(HR=0.234,95%CI 0.061~0.908,P=0.036)。结论年龄、黏膜下层浸润深度<500 μm和H.pylori持续感染是ESD术后发生MGC的独立危险因素,根除H.pylori能降低MGC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