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杂交技术治疗迟发右心室导线穿孔的安全必要性。方法查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导线拔除数据库,收集所有因迟发导线穿孔行杂交手术治疗的患者。记录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植入装置类型、植入装置时间、穿孔发现时间、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治疗转归等,并回顾这些患者的手术记录及术中录像、照片资料,总结术中发现。结果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共1 124例患者于我中心行导线拔除治疗,其中导线穿孔患者29例,8例迟发导线穿孔患者应用杂交技术治疗。8例患者中男5例,年龄(61.8±8.6)岁,除颤导线2例,起搏导线6例。杂交技术为外科开胸(1例常规正中开胸,1例胸骨下段切口,6例左前外侧小切口)加经静脉拔除导线。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发现,未穿出心包的导线光滑,无纤维组织粘连,穿出心包的导线头端多与组织有一定程度粘连。术后住院时间为(9.88±3.18)d。术后随访(42.6±19.3)个月,未再有穿孔或导线功能异常复发。结论杂交技术是治疗迟发心脏导线穿孔的有效方法,尤适用于导线穿出心包外的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肺部感染继发脓毒症的关键基因,为该疾病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寻找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案。方法①实验1(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筛选肺部感染继发脓毒症和多种脓毒症动物模型数据集,利用R软件对各数据集进行基因差异分析,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KEGG)富集分析。肺部感染继发脓毒症数据集差异基因与临床症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差异基因与临床症状相关性热图,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蛋白-蛋白互作用网络(PPIN)分析进行聚类筛选核心基因和关键基因。②实验2(脓毒症动物模型验证):选择体质量21~25 g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Sham)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小鼠脓毒症损伤模型,Sham组仅需暴露盲肠。术后24 h处死小鼠取肺组织提取总RN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①实验1:肺部感染继发脓毒症数据集GSE 134364和GSE 65682分析后得到共有差异基因319个,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在基因水平上无差异;各动物模型基因差异较大,无共有差异基因;患者与动物模型差异基因在GO功能上有相似的富集,主要在细胞分化、细胞过程的调控、细胞对刺激反应的调节等方面;KEGG通路富集的比较则差异较大,其中,CLP动物模型与患者呈现更高的一致性;WGCNA和PPIN分析后得到的关键基因有MAPK14、NLRC4和LCN2。②实验2:动物实验结果显示,CLP模型小鼠肺组织细胞中MAPK14、NLRC4和LCN2的mRNA表达较Sham组呈明显上调,与GEO的分布结果一致。结论MAPK14、NLRC4和LCN2是肺部感染继发脓毒症的关键基因,其参与了生物学过程的调节,是潜在的研究方向;CLP动物模型更能反映肺部感染继发脓毒症患者的生物学特征,是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透机的管理维护及几种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探讨。方法:各类人员需要进行明确的分工,并对血透机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维护。 结果:通过上述措施进一步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其效益。 结论:通过对血透机的管理和维护以及科学有效的检测,从而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患者发生风险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