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载焦亡抑制剂的活性氧响应性自组装纳米胶束对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用纳米胶束聚乙二醇-嵌段-聚丙烯硫醚(PEG-b-PPS)包封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1/2抑制剂(NOD-IN-1),将所得产物称为PEPS@NOD-IN-1。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粒度分析仪分别观测PEG-b-PPS与PEPS@NOD-IN-1的形貌和水合粒径,用酶标仪测量并计算PEPS@NOD-IN-1对NOD-IN-1的包封率和载药率以及PEPS@NOD-IN-1在单纯磷酸盐缓冲液(PBS)和含过氧化氢的PBS中40 h内对NOD-IN-1的累积释放率,样本数均为3。取24只6~7周龄雄性SD大鼠,通过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诱导1型糖尿病,在每只大鼠背部制作6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致伤大鼠分为进行相应处理的PBS组、NOD-IN-1组、PEG-b-PPS组、PEPS@NOD-IN-1组,每组6只。伤后3、7、12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伤后3 d,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创面组织中活性氧水平;伤后7 d,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创面肉芽组织厚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创面组织中NOD1、NOD2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创面组织中NOD1、NOD2、GSDMD-N端的蛋白表达。前述指标均各取各组不同鼠的共6个创面检测。另取PBS组和PEPS@NOD-IN-1组大鼠伤后7 d创面组织(各3个样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出PEPS@NOD-IN-1组相较于PBS组显著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DEG),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制作焦亡相关通路NOD样受体通路DEG热图;通过STRING数据库对热图中的DEG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筛选PEPS@NOD-IN-1调控NOD样受体通路的关键基因。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Tukey检验。结果PEG-b-PPS与PEPS@NOD-IN-1均为大小较为均一的球形结构,水合粒径分别为(134.2±3.3)、(143.1±2.3)nm。PEPS@NOD-IN-1对NOD-IN-1的包封率为(60±5)%、载药率为(15±3)%。PEPS@NOD-IN-1在单纯PBS中对NOD-IN-1的释放较缓慢,40 h累积释放率仅为(12.4±2.3)%;PEPS@NOD-IN-1在含过氧化氢的PBS中10 h内对NOD-IN-1的释放十分迅速,10 h累积释放率已达(90.1±3.6)%。伤后3、7 d,4组大鼠创面均逐渐愈合,PEPS@NOD-IN-1组愈合情况优于其余3组;伤后12 d,PBS组创面结痂面积较大,NOD-IN-1组、PEG-b-PPS组创面上皮化明显,PEPS@NOD-IN-1组创面接近完全上皮化。与PBS组、NOD-IN-1组及PEG-b-PPS组比较,PEPS@NOD-IN-1组大鼠伤后7、12 d创面愈合率均显著增高(P<0.05),伤后3 d创面组织中活性氧水平显著下降(P<0.05),伤后7 d创面肉芽组织厚度显著增厚(P<0.05),伤后7 d创面组织中NOD1、NOD2的mRNA表达以及NOD1、NOD2、GSDMD-N端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KEGG通路分析显示,PEPS@NOD-IN-1组相较于PBS组显著下调的DEG在NOD样受体、缺氧诱导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肿瘤坏死因子(TNF)通路方面显著富集。在NOD样受体通路的DEG热图中,可见调控细胞焦亡的基因主要涉及NOD1、NOD2、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Jun、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TAT1)、TNF-α诱导蛋白3。PPI结果显示,NOD1、NOD2、STAT1为PEPS@NOD-IN-1调控NOD样受体通路的关键基因。结论PEPS@NOD-IN-1能下调创面局部活性氧水平及细胞焦亡关键调节因子NOD1、NOD2、GSDMD-N端的表达,进而促进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修复;PEPS@NOD-IN-1还可显著下调创面的焦亡、炎症及缺氧相关通路,通过下调关键基因NOD1、NOD2、STAT1调控NOD样受体通路。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地龙胶囊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地龙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自理能力、生存质量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64±2.12)分,低于对照组的(11.19±2.51)分;改良Bathel指数(MBI)评分(70.50±5.75)分、脑卒中影响量表(SIS)的手功能评分(17.48±2.14)分、力气评分(13.33±1.69)分、移动能力评分(34.41±2.50)分、交流评分(24.56±1.55)分、情绪评分(37.10±1.39)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38.13±2.49)分、记忆与思维评分(26.52±2.31)分、参与评分(31.13±1.48)分,均对照组的(67.42±6.38)分、(16.13±2.33)分、(12.15±1.75)分、(32.90±2.43)分、(22.98±2.64)分、(36.33±1.55)分、(36.97±2.53)分、(24.48±2.66)分、(29.74±2.81)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复方地龙胶囊应用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中能增强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与生存质量,安全性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输尿管成形术与输尿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良性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输尿管成形术治疗,研究组行输尿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液学指标水平变化和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有效率及并发症(血尿、发热、疼痛)发生率。结果手术前、后,两组的血液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的血肌酐、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白细胞计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尿管成形术与输尿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均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术后并发症少,但输尿管镜下球囊扩张术可进一步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且患者术后恢复更为迅速。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使用国产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BAV)重度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是前瞻性、单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使用国产瓣膜行TAVR治疗的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按瓣叶形态分为BAV组与三叶式主动脉瓣(TAV)组,比较两组基线特征、手术资料,主要终点为术后1个月的全因死亡率。结果共纳入100例患者,年龄为(69.8±8.9)岁,男性71例(71%)。其中BAV组51例,TAV组49例。与TAV组比较,BAV组患者的年龄小[(67.1±8.6)岁比(72.7±8.4)岁,P=0.002],近端升主动脉直径宽[(39.7±5.7)mm比(36.0±4.2)mm,P<0.001],(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死亡风险预测评分(STS-PROM)低[3.1(1.9,5.4)%比5.9(2.6,12.3)%,P=0.002]。术中,BAV组与TAV组植入瓣中瓣的比例分别为15.7%(8/51)、18.4%(9/49)(P=0.721),中重度瓣周漏发生率分别为2.0%(1/51)、0(P=1.000),器械成功率分别为82.4%(42/51)、81.6%(40/49)(P=0.925)。BAV组与TAV组术后1个月全因死亡率分别为2.0%(1/51)、10.2%(5/49)(P=0.108)。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BAV组术后平均跨瓣压差(PGmean)高于TAV组[13.0(10.0,16.0)mmHg比9.0(7.0,14.0)mmHg,P=0.003](1 mmHg=0.133 kPa),但PGmean下降值(较术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7±16.6)mmHg比(36.2±17.5)mmHg,P=0.893]。结论使用国产瓣膜行TAVR治疗BAV重度狭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