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携带STAT3基因突变的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此类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9年就诊于江苏省人民医院的T-LGLL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TAT3突变患者与未突变患者的基线临床数据、治疗反应及生存结局。结果共纳入80例患者,STAT3未突变组66例,STAT3突变组14例(17.5%),其中Y640F突变发生频率最高(42.9%)。STAT3突变组与STAT3未突变组相比,HGB减低(67.5 g/L对82.5 g/L,P=0.018),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0.665×109/L对1.465×109/L,P<0.001),乳酸脱氢酶升高(229 U/L对198 U/L,P=0.041),铁蛋白升高(402.5 g/L对236.0 g/L,P=0.029),TCR Vβ亚家族表达率升高(89.2%对65.4%,P=0.014),具备治疗指征患者比例升高(100%对74%,P=0.033)。STAT3突变组与未突变组一线免疫抑制治疗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8.5%和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8)。STAT3突变组与未突变组一线免疫抑制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2%和6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中位随访63(2~121)个月,两组总生存时间(均未达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结论STAT3基因突变的T-LGLL患者可能有更高的肿瘤负荷和治疗需求,一线应用免疫抑制剂疗效良好。STAT3基因突变对T-LGLL患者预后的意义尚需进一步验证。

  • 标签: 白血病,大颗粒淋巴细胞 基因,STAT3 免疫抑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携带STAT3基因突变的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此类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9年就诊于江苏省人民医院的T-LGLL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TAT3突变患者与未突变患者的基线临床数据、治疗反应及生存结局。结果共纳入80例患者,STAT3未突变组66例,STAT3突变组14例(17.5%),其中Y640F突变发生频率最高(42.9%)。STAT3突变组与STAT3未突变组相比,HGB减低(67.5 g/L对82.5 g/L,P=0.018),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0.665×109/L对1.465×109/L,P<0.001),乳酸脱氢酶升高(229 U/L对198 U/L,P=0.041),铁蛋白升高(402.5 g/L对236.0 g/L,P=0.029),TCR Vβ亚家族表达率升高(89.2%对65.4%,P=0.014),具备治疗指征患者比例升高(100%对74%,P=0.033)。STAT3突变组与未突变组一线免疫抑制治疗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8.5%和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8)。STAT3突变组与未突变组一线免疫抑制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2%和6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中位随访63(2~121)个月,两组总生存时间(均未达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结论STAT3基因突变的T-LGLL患者可能有更高的肿瘤负荷和治疗需求,一线应用免疫抑制剂疗效良好。STAT3基因突变对T-LGLL患者预后的意义尚需进一步验证。

  • 标签: 白血病,大颗粒淋巴细胞 基因,STAT3 免疫抑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MEIT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3例MEITL的临床资料,对部分病例补充免疫组化检测及EB病毒编码RNA检测(EBER)。分析患者的临床、内镜、影像学、病理特征。结果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34~65岁,中位年龄59岁。病变部位:小肠12例,结直肠7例,胃2例。肿瘤单发6例,其中小肠5例,结直肠1例;多发7例,分别是胃+小肠+结直肠2例,小肠+结直肠4例,空肠+回肠1例。5例患者内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小溃疡灶、息肉、肠壁狭窄和环周型肿物。11例CT显示胃壁或者肠壁增厚及肿块。肿瘤组织学显示,形态单一的小至中等大小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伴显著嗜上皮性,背景无炎症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提示,CD56和T细胞胞质内抗原(TIA-1)均为阳性11例,CD4阳性1例,CD8阳性5例,CD4和CD8均阳性1例,CD4和CD8均阴性7例,1例异常表达CD20。12例行EBER检查,均为阴性。13例患者中,6例采用手术切除+化疗,3例采用单纯化疗,2例先采用手术切除但后续治疗不详,1例单纯手术切除,1例治疗方法不详。随访9例,时间1.0~16.1个月,7例死亡,2例存活,余4例失访。结论MEITL是罕见的肠道原发的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预后差。诊断需结合形态学、免疫组化和EBER,同时要与其他淋巴瘤和炎症性肠病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 病理特征 炎症性肠病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法舒地尔通过Rho/ROCK信号通路调控转化生长因子TGF-β1(TGF-β1)诱导的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尿道瘢痕组织来源成纤维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TGF-β1诱导模型组及法舒地尔组;采用CCK-8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分泌Ⅲ型胶原蛋白(Col Ⅲ)及纤维结合素蛋白(FN)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ho相关蛋白激酶1、2(ROCK-1、ROCK-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再用梯度浓度法舒地尔处理TGF-β1诱导的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模型,采用同样方法检测评估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情况。结果TGF-β1诱导的细胞培养液随着TGF-β1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其增殖活性增高,且5和10 ng/mL TGF-β1诱导的细胞增殖率均显著高于0 ng/mL(均P<0.01)。Col Ⅲ、FN含量随TGF-β1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高,与浓度、时间呈相关性(均P<0.01)。12.5、25.0、50.0 μmol /L法舒地尔组的活细胞增殖减少。各组细胞的Col Ⅲ、FN含量随法舒地尔的浓度增加而降低,与浓度、时间有相关性(均P<0.01)。随着不同浓度法舒地尔梯度干预后,细胞中ROCK-1、ROCK-2、α-SMA表达逐步降低(均P<0.01)。结论TGF-β1可体外诱导人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及细胞外基质过度合成;法舒地尔可通过下调ROCK-1、ROCK-2、α-SMA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尿道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表型转化,降低细胞外基质Col Ⅲ及FN的分泌。

  • 标签: 瘢痕 尿道 法舒地尔 成纤维细胞 细胞外基质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E3泛素连接酶(WWP1)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经典预后指标TP53、CD38、IGHV突变等的相关性及预后价值。方法48例初诊CLL患者肿瘤细胞WWP1的mRNA水平通过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以9名年龄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对照组WWP1 mRNA表达中位数为0.007(95%CI 0.005~0.010),CLL组表达水平为0.031(95%CI 0.019~0.044),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WP1相对高转录者和低转录者中位诊断至第一次治疗的时间分别为24个月和35个月,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WWP1 mRNA表达水平与CD38表达和ZAP-70表达相关:CD38、ZAP-70阳性CLL患者较CD38、ZAP-70阴性患者的WW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12和0.029)。结论WWP1在CLL患者中存在异常高表达,而且与CLL临床预后因素ZAP-70和CD38的表达密切相关。

  • 标签: 白血病,淋巴细胞,慢性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E3泛素连接酶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