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死因构成,并探究其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2011年8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心房颤动注册研究队列中服用抗凝药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在排除了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及1年内失访的患者后,共纳入2 248例患者。对入组的患者进行随访,入组后第3、6个月进行随访,之后每6个月随访1次。终点事件为死亡,包括心血管病死亡、非心血管病死亡及原因不确定的死亡。根据随访结束后患者存活状态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并使用Fine-Gray竞争风险模型分析心血管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 248例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年龄(67±10)岁,女性占比41.1%(923/2 248)。随访(42±24)个月,共有21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8/100人年。最常见死因为心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的55.0%(120/218),而心血管病死亡中首位死因为心力衰竭(心衰)恶化,占总死亡的18.3%(40/218),因缺血性卒中死亡者仅占总死亡的8.7%(19/218),因出血事件死亡者占总死亡的12.9%(28/218)。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05,95%CI 1.04~1.07,P<0.001),贫血(HR=1.81,95%CI 1.02~3.18,P=0.041),心衰(HR=2.40,95%CI 1.75~3.30,P<0.001),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HR=1.59,95%CI 1.21~2.13,P=0.001),心肌梗死(HR=2.93,95%CI 1.79~4.81,P<0.001)是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Fine-Gray竞争风险模型提示,年龄(HR=1.05,95%CI 1.02~1.08,P<0.001),心衰(HR=2.81,95%CI 1.79~4.39,P<0.001),缺血性卒中/TIA(HR=1.50,95%CI 1.02~2.22,P=0.041),心肌梗死(HR=3.31,95%CI 1.72~6.37,P<0.001)是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心血管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接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卒中在死因中占比较小,而心衰恶化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死亡原因。心衰、缺血性卒中或TIA、心肌梗死与房颤患者死亡率高相关。

  • 标签: 心房颤动 抗凝药 死亡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