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侧上肢运动(BAT)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BAT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Bobath治疗、手功能训练等;BAT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上肢双侧运动训练,观察组则在BAT组干预基础上辅以CIMT治疗,同时限制健侧上肢活动。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上肢FMA)和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量表(UEFT)评估3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水平,同时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情况。结果经治疗6周后3组患者上肢FMA评分、UEFT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并且BAT组上肢FMA评分[(42.55±11.04)分]和UEFT评分[(76.11±8.89)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观察组上肢FMA评分[(57.64±10.57)分]、UEFT评分[(89.72±9.07)分]及MBI评分[(86.73±12.21)分]均显著优于BAT组及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T疗法与CIMT疗法联用能进一步改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提高其ADL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2例PSD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药物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呼吸训练(包括渐进性吸气肌抗阻训练及呼吸控制训练),每天训练2次。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估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情绪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指标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24 h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百分数(PNN50)及高频功率(HF)[分别为(128.36±8.34)ms,(15.63±3.63)ms,(8.62±2.33)%及(677.58±196.74)ms2/Hz]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另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12.63±10.44)分]及MBI评分[(60.44±12.72)分]亦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在传统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呼吸训练能进一步缓解PSD患者抑郁情绪,改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ADL能力,该联合治疗模式值得在PSD患者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呼吸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恢复期伴吞咽障碍的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生物反馈组、综合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生物反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综合治疗组在生物反馈组基础上辅以呼吸训练。治疗前、治疗6周后(治疗后),采用渗透-误吸量表(PAS)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估3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并进行吞咽造影检查(VFSS),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食管上括约肌(UES)开放情况、舌骨向前位移(HAM)、舌骨向上位移(HSM)。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FOIS、PAS、HAM、HSM、UES开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FOIS、PAS、HAM、HSM、UES开放情况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综合治疗组和生物反馈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且综合治疗组治疗后FOIS评分[(5.32±1.19)分]、PAS评分[(2.40±1.17)分]、HAM[(35.21±11.01)mm]、HSM[(34.14±9.07)mm]、UES开放情况均优于生物反馈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舌骨运动功能和UES开放情况,提高吞咽功能,降低误吸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