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大小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新生儿的临床特点及结局。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分娩的母亲有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直径将纳入患儿分为巨大血管瘤组(直径≥4 cm)和普通血管瘤组(直径<4 cm),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点及结局。结果共纳入35例,男13例(37.1%),剖宫产出生12例(34.3%),早产11例(31.4%),低出生体重、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各12例(34.3%),宫内窘迫、心脏扩大、血液学指标异常各7例(20.0%),需呼吸支持6例(17.1%),羊水增多、胎儿水肿各5例(14.3%),输血4例(11.4%),生后窒息3例(8.5%),颅脑损伤2例(5.7%),先天畸形2例(5.7%)。巨大血管瘤组15例,普通血管瘤组20例,巨大血管瘤组早产、低出生体重、羊水增多、宫内窘迫、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胎儿水肿、心脏扩大、呼吸支持、血液指标异常、输血、死亡比例高于普通血管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合并巨大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会增加新生儿并发症发生风险,需加强围产期监测。

  • 标签: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婴儿,新生 临床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双胎(MCT)早产儿罹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21年2月11日与1月18日,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采取剖宫产术分娩的2例MCT罹患NEC女性早产儿(No.1、2患儿,均系MCT之小)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No.1、2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诊治进行分析。以"twins""twins pregnancy""multiple pregnancy""monochorionic twins""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双胎""双胎妊娠""单绒毛膜双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为关键词,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检索MCT罹患NEC患儿诊治相关研究文献;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上述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8月。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QYFY WZLL 26856)。结果①临床病例资料分析:No.1、2患儿均无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及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TRAPS)等并发症。No.1患儿出生胎龄为34+5周,出生体重为1 790 g,生后10 min因"早产、呻吟吐沫"被收治入院。生后第9天便血、第11天腹胀,腹部X射线摄片见肠壁积气,腹部超声见门静脉积气,被诊断为NEC。生后第11天开腹探查术见部分回肠坏死,接受坏死肠管切除术和小肠造瘘术。术后第10天,患儿对母乳喂养耐受差,体重不增;第48天改为深度水解配方奶喂养,仍不耐受;第60天时,接受小肠造口还纳术和小肠吻合术,术后回肠组织病理学活检显示,肠黏膜组织呈慢性炎症。本次术后母乳喂养及增加奶量均顺利,住院86 d好转出院;随访至2021年12月时,其矫正月龄为9个月,体格、语言、运动发育正常。No.2患儿出生胎龄为35+6周,出生体重为2 390 g,生后14 min因"早产、生存能力低下"被收治入院。生后第4天便血,腹部X射线摄片见腹部肠管扩张、积气,被诊断为NEC。给予胃肠减压、禁食和抗菌药物等治疗后逐渐好转。生后第26天出现腹胀,腹部造影见结肠狭窄;于生后第33天接受结肠切除术与吻合术,术后结肠组织病理学活检显示肠黏膜组织呈慢性炎症,术后恢复较好,住院49 d好转出院;随访至2021年12月时,其矫正月龄为10个月,体格、语言、运动发育正常。②文献复习结果:根据本研究设定的文献检索策略,共计检索到3篇关于MCT罹患NEC诊治的国外文献,纳入MCT罹患NEC患儿为6例,产前均并发TTTS,3例采取胎儿镜下胎盘交通血管激光凝固术治疗TTTS,3例未采取任何TTTS产前干预措施。这6例MCT罹患NEC患儿,再加上本研究的2例,共计8例患儿的平均出生胎龄为28周,平均出生体重为1 176 g,男、女性患儿各为4例,发生NEC的平均时间为生后9 d。对8例该病患儿均采取手术治疗,最终5例存活,3例死亡。结论对于未发生TTTS、TRAPS等双胎相关并发症的MCT早产儿,也可能由于存在胎盘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导致小肠缺血缺氧等而增加发生NEC风险。对MCT早产儿肠道功能谨慎评估,可使其NEC得到早诊断、早治疗,进而改善其预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 标签: 妊娠,双胎 小肠结肠炎,坏死性 单绒毛膜双胎 双胎输血综合征 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 妊娠结局 婴儿,早产 婴儿,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