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胶质瘤切除术中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联合B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共35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36.9±2.2)岁,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和B超进行实时引导进行手术。另选取同期进行常规胶质瘤切除术的35例患者进行对照比较(设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37.2±2.3)岁。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肿瘤定位准确率、手术全切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组间计数和计量资料的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观察组胶质瘤患者的手术时间[(174.6±16.4)min]、术中出血量[(42.3±10.7)ml]、住院时间[(10.2±2.4)d]均少于对照组[(220.3±18.3)min、(65.2±9.4)ml、(16.4±3.2)d],肿瘤定位准确率为91.42%(32/35)、全切率为88.57%(31/35),均高于对照组[65.71%(23/35)、62.86%(2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ADL、KP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ADL、KPS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ADL评分为(74.3±3.6)分、KPS为(64.6±7.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2.5±4.6)分、(60.7±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42、2.146,均P<0.05)。结论对胶质瘤手术患者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联合B超的应用,手术定位精准,能够有效降低术中出血,提高手术效率以及精确度,减少住院时间,提高自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疾病特征和手术信息,探讨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方法采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中国房颤中心数据库(www.china-afc.org)中行左心耳封堵手术的房颤病例资料,分析临床特点、手术参数、手术并发症和术终心律状况。并将患者分为单纯封堵组和封堵+导管消融(一站式)组,比较两组的疾病特征、手术成功率和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差异。结果最终纳入全国175家医院共2 001份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其中男1 178例(58.9%),平均年龄69.4岁,年龄范围29~91岁,阵发性房颤892例(44.6%),CHA2DS2-VASc评分平均3.7分,HAS-BLED评分平均3.9分;封堵器以Watchman封堵器(63.8%,1 276/2 001)为主,手术成功率98.9%(1 979例),手术并发症7.4%(148例),残余分流5.1%(102例),术终窦性心律63.4%(1 269例)。与单纯封堵组(1 075例,53.7%)相比,一站式组(926例,46.3%)的患者年龄较小[(65.3±8.2)岁对(71.9±8.7)岁,P<0.001]、阵发性房颤比例高[67.4%(624例)对24.9%(268例),P<0.001]、CHA2DS2-VASc评分较高[(4.0±1.5)分对(3.7±1.4)分,P<0.001]、HAS-BLED评分较低[(3.6±1.6)分对(3.9±1.2)分,P<0.001]、残余分流率较低[2.8%(26例)对7.1%(76例),P<0.001]、术终窦性心律比例较高[96.7%(895/926)对34.8%(374/1 075),P<0.001],而手术成功率[99.2%(818/926)对98.7%(1 061/1 075),P=0.275]和并发症总发生率相近[9.7%(48/926)对9.3%(100/1 075),P=0.760]。结论近年来,我国房颤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左心耳封堵术联合导管消融手术未增加手术并发症,但可显著提高术终窦性心律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