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小肠克罗恩病肠道及肠周病变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2009年6月至2019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临床已确诊小肠克罗恩病的患者25例,共计进行42人次经腹肠道超声检查。对其病变肠壁、肠壁外腹部并发症的超声图像及小肠克罗恩病的活动度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病变肠壁表现:主要表现为肠壁增厚(41/42),多为全周性及全层性增厚,最厚段36人次位于下腹部,其中以右下腹最多(30/36,83.3%);活动期及严重者肠壁层次消失(16/42),僵硬,蠕动消失;26人次病变肠壁发现深达肠壁各层的溃疡。并发症表现:15人次出现狭窄,图像特征为肠壁增厚、肠腔变窄及近端肠管扩张;8人次出现瘘,图像特征为肠壁与其他器官之间的条状或分支状低回声带,含有或不含有气体强回声;爬行脂肪征30人次,图像特征为高回声脂肪团块包绕肠壁;肠系膜淋巴结炎20人次,其中18人次病灶长径<20 mm,为多发;腹腔积液16人次;腹部包块9人次,其中脓肿5人次,图像特征为炎性肿块内或肠系膜区局限性液区,透声差,无血流信号;穿孔1人次,超声图像表现为肠壁增厚,连续性中断,局部肠壁外见低回声区,腹腔内见游离液区,液区透声差;炎性息肉8人次,单发或多发,超声图像特征为凸入肠腔内的低回声或等回声凸起;憩室形成3人次,图像表现为局部肠壁变薄膨出,多位于系膜缘。活动期(超声评估)狭窄、爬行脂肪征、肠系膜淋巴结炎、腹腔积液等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缓解期(超声评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0、0.024、0.025);活动期(超声评估)肠壁和爬行脂肪的最大厚度平均值明显大于缓解期(超声评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超声与Harvey-Bradshaw指数对小肠克罗恩病活动性评估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97,P<0.05)。结论经腹肠道超声能够清晰显示小肠克罗恩病的肠道病变及肠外并发症的改变,可以较准确地评估病变的活动度,且操作灵活,患者依从性好,可以作为小肠克罗恩病的常规影像学评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