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焦点人工晶状体(IOL)与区域折射IOL植入术的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1月超声乳化术56例(62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两组:A组植入区域折射IOL 29例(32只眼);B组植入三焦点IOL 27例(30只眼)。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视力、球差、彗差及视功能质量评分。结果术后2周、1个月及3个月:80 cm中距离裸眼视力(logMAR)B组依次为0.00(0.00,0.10)、0.00(-0.03,0.10)及0.00(-0.03,0.10),优于A组的0.20(0.00,0.25)、0.10(0.00,0.25)及0.10(0.00,0.24)(Z=-2.478、-2.332、-2.248,P=0.013、0.020、0.025),两组裸眼远视力、矫正远视力及裸眼近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暗室条件下A组球差大于B组(Z=-2.424、-2.620、-2.550,P=0.015、0.009、0.011),彗差A组大于B组(Z=-2.184、-2.376、-2.325,P=0.029、0.018、0.020)。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问卷调查评分视远、视近、使用电脑、夜间开车、日常生活活动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区域折射IOL相比三焦点IOL能提供更好的中距离视力,具有更小的球差和彗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褪黑素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焦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传代培养的HLECs分为5个组,其中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对照组于100 μmol/L H2O2条件下培养,褪黑素组、维生素E组和维生素E溶剂组分别用1×10-6 mol/L褪黑素、100 μmol/L维生素E和维生素E溶剂预处理后,用100 μmol/L H2O2继续培养,收集细胞待检测。为进一步探讨褪黑素的作用机制,将细胞分为7个组,其中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对照组细胞于100 μmol/L H2O2条件下培养;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短发夹RNA(shNrf2)阴性对照组和shNrf2组细胞分别用shNrf2阴性对照和shNrf2慢病毒转染,并于终浓度100 μmol/L H2O2条件下培养;褪黑素组细胞在终浓度1×10-6 mol/L褪黑素条件下培养,然后加入终浓度100 μmol/L H2O2继续培养;褪黑素+shNrf2阴性对照组和褪黑素+shNrf2组细胞首先分别采用shNrf2阴性对照或shNrf2慢病毒转染,再于终浓度1×10-6 mol/L褪黑素和终浓度100 μmol/L H2O2条件下培养,收集各组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簇(ROS)的荧光强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rf2、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caspase-1 p20、GSDMD-N蛋白的表达。结果ELISA法检测发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褪黑素组和维生素E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活性及IL-1β和IL-18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褪黑素组和维生素E组细胞中ROS荧光强度分别为13 040.67±1 550.66、12 593.67±1 677.06,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的18 310.33±1 248.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褪黑素组和维生素E组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24±0.44、3.73±0.38、较模型对照组的2.28±0.34明显上升(均P<0.05),褪黑素组和维生素E组NLRP3、ASC、caspase-1 p20及GSDMD-N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模型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hNrf2组相较于shNrf2阴性对照组,褪黑素+shNrf2组相较于褪黑素+shNrf2阴性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活性、IL-1β和IL-18浓度均显著上升,细胞中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细胞中ROS荧光强度、NLRP3、ASC、caspase-1 p20及GSDMD-N焦亡相关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褪黑素可能通过激活Nrf2,减少NLRP3炎性体的释放,进而抑制HLECs焦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8-0缝线迂回缝合法睫状沟固定人工晶状体(IOL)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睫状沟缝线固定IOL 63例(72眼)的临床资料,IOL睫状沟悬吊固定均采用8-0聚丙烯缝线、巩膜上迂回缝合的方法。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视力、IOL位置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视力(BCVA)优于术前(Z=-4.332,P<0.01)。术后1、6及12个月进行UBM检查,IOL位置居中。随访期间未发生IOL脱位、移位、缝线暴露或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8-0缝线巩膜上迂回缝合法进行IOL的睫状沟悬吊术可以作为治疗晶状体脱位、悬韧带异常及囊袋缺失无晶状体眼患者的一种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硅油取出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3种硅油取出方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玻璃体切除术后硅油填充眼伴有白内障84例(84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硅油取出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根据不同的取油方式分为3组:A组,27例经睫状体平坦部取出硅油;B组,27例经瞳孔取出硅油;C组,30例前房灌注下经瞳孔取出硅油。比较3组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手术耗时、眼部刺激症状持续时间及眼部并发症等。结果本研究3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73,P=0.421);术后1 d,A组与B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P=0.222),但A组和B组眼压均低于C组(F=36.29,P<0.001);各组间及组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的手术耗时(28.63±2.22)min短于A组的(31.11±3.42)min(t=3.16,P=0.003),C组的手术耗时(23.80±3.50) min短于B组(t=6.28,P<0.001);眼部刺激症状持续时间比较,A组(7.37±1.15) d和B组(7.33±1.27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P=0.911),C组的眼部刺激症状持续时间(1.60±1.59) d短于A组(t=15.56,P<0.001)和B组(t=14.93,P<0.001)。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829)。结论硅油取出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3种硅油取出方式均安全有效,前房灌注经瞳孔硅油取出具有手术时间短及恢复快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7种不同公式计算高度近视者行白内障手术所需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三科一组高度近视者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8例(95眼)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采用下述7种公式计算拟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术后根据术眼实际屈光状态分别计算各个公式的误差并进行比较。结果眼轴为26.00~27.99 mm者应用7种公式计算拟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为28.00~29.99 mm者,应用SRK/T公式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误差小于SRK Ⅱ公式(P=0.014)。眼轴为30.00 mm及以上者,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所测结果的误差最小,其次是Haigis及SRK/T公式,SRK Ⅱ公式所测结果的误差最大。结论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对高度近视者白内障,尤其是眼轴30.00 mm及以上者屈光度的预测最准确,Haigis及SRK/T公式次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度近视患者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V4c)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高度近视25例(48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ICL V4c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分析术后视觉质量。结果患者术后各时点BCVA(logMAR)、UCVA(logMAR)均优于术前(F=236.779,1 106.872;P=0.000,0.000);手术前后总高阶像差、彗差、三叶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102,1.973,0.998;P=0.105,0.121,0.391);术后3个月、6个月球差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各空间频率下的调值传递函数(MTF)值及斯特列尔比(SR)均明显提高(P<0.05);术后各时间点平均缺损(MD)及模式标准差(PSD)升高(F=42.656,50.155;P=0.000,0.000);术后2周及6个月时视功能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无青光眼或白内障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高度近视患者ICL V4c植入术后可改善患者主客观视觉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行设计多功能俯卧床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患者保持面向下特殊体位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至6月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或气体填充术50例(50眼)纳入对照组,2019年7至12月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或气体填充术48例(48眼)纳入试验组。试验组使用多功能俯卧床;对照组使用普通病床附加俯卧垫或气圈。术后比较两组患者面向下体位保持时间、睡眠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3 d及5 d:试验组面向下保持时间(17.03±0.54)h及(16.46±0.62)h,长于对照组的(16.23±0.92)h及(13.30±1.02)h(t=5.222,18.439;均P<0.01);试验组睡眠时间为(9.03±0.49)h及(8.06±0.72)h,长于对照组的(6.23±0.86)h及(5.30±0.92)h(t=19.694,16.493;均P<0.01)。试验组由于保持面向下体位导致的不良反应得分(1.96±0.652)分少于对照组的(2.76±0.328)分(t=7.578,P<0.01)。结论多功能俯卧床可促进玻璃体切除并眼内填充术后患者有效维持面向下体位,延长睡眠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