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锯齿状腺瘤被公认为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锯齿状通路被认为是可以独立发展成结直肠癌的重要通路,但目前对于锯齿状腺瘤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还知之甚少。本文旨在分析锯齿状腺瘤在结直肠中的分布特点及潜在恶变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肠镜检查并经病理诊断为锯齿状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同时具有两种及以上病理类型病变的患者。总结锯齿状腺瘤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锯齿状腺瘤发生恶变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在28 730例行肠镜检查患者中,发现311例(1.08%)锯齿状腺瘤患者,共发现锯齿状腺瘤372枚。按WHO分类,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22枚(5.9%),传统锯齿状腺瘤84枚(22.6%),未分类锯齿状腺瘤266枚(71.5%)。病理结果显示:无异型增生病变106枚(28.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病变228枚(61.3%),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癌变38枚(10.2%)。病变长径<10 mm有204枚(54.8%),≥10 mm有168枚(45.2%);病变位于左半结直肠238枚(64.0%),右半结肠134枚(36.0%)。内镜下大体分型:扁平型16枚(4.3%),无蒂型174枚(46.8%),亚蒂型117枚(31.5%),带蒂型59枚(15.9%)。窄带成像国际结直肠内镜(NICE)分型:Ⅰ型85枚(22.8%),Ⅱ型280枚(75.3%),Ⅲ型4枚(1.1%)。单因素分析显示,病变大小、病变位置、病变部位及不同WHO分类与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发生恶变有关(均P<0.05);不同NICE分型的锯齿状腺瘤,其恶变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差异(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长径≥10 mm(OR=6.699,95% CI:2.843~15.786)以及病变位于左半结直肠(OR=2.657, 95% CI:1.042~6.775)是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发生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锯齿状腺瘤主要位于左半结直肠,当病变长径≥10 mm或病变位于左半结直肠时,易发生恶变。
简介:摘要:近年来干除渣机故障频繁引起机组降负荷事件,因此必须控制#6干除渣机设备故障发生率,减少干除渣机停运次数,提高设备可靠性。通过分析发现钢带跑偏故障是目前600MW干除渣机系统的重要故障,出现跑偏极易造成整个除渣系统的停运,会造成灰渣输送不出去,致使机组降负荷甚至停机的严重事故的发生。因此如何做好钢带跑偏故障的消除工作,已成为亟需解决的头等问题。目前,经过一系列计划措施的实行,对防偏轮进行改进,600MW干除渣系统设备发生故障的频率有所降低,大大减少了关断门关闭次数,有效减少了因关闭关断门造成的炉膛内部结焦次数。设备可靠性得到提高。同时杜绝了因钢带检修造成的放渣,有效保护周边环境改善了检修人员恶劣工作条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6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内镜下治疗的550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内镜下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远期无复发生存率,并探讨黏膜下层浸润深度、低分化腺癌、脉管侵犯、垂直切缘阳性等危险因素对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550例内镜下治疗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0.7±36.8)个月,黏膜高级别瘤变433例,黏膜下层浸润癌117例(其中浸润深度<1 000 μm 33例,浸润深度≥1 000 μm 84例);治愈性切除461例,非治愈性切除89例。随访过程中,6例患者发生复发转移,其中2例局部复发(1例同时伴有淋巴结转移),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2例同时伴发远处转移)。550例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8.8%,其中治愈性切除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100.0%,非治愈性切除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3.3%。89例非治愈性切除患者合并肿瘤浸润深度≥1 000 μm、脉管侵犯、低分化腺癌和垂直切缘阳性,其中有1种危险因素者62例,有2种危险因素者23例,有3种危险因素者4例。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风险随之增加。结论早期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很低,经内镜下治疗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内镜下治疗术后应密切随访,同时术后应根据患者的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合理选择后续追加治疗方案,以保证患者长期生存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更新中国大陆结直肠癌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证据。方法基于2015年发表的系统综述(2004-2014年),扩大检索数据库范围(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延展时间至2018年12月,重点呈现近10年证据(2009-2018年)。系统摘录研究基本特征及主要结果。成本数据采用医疗保健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贴现至2017年,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与对应年份全国人均GDP的比值。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新增8篇),其中9篇基于人群(均为横断面研究),3篇基于模型。起始年龄多为40岁(7篇),筛查频率多为终生1次(11篇)。筛查技术涉及问卷评估、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和结肠镜。经济学评价指标以每检出1例结直肠癌的成本最为常见,中位数(范围,筛查方案数)为52 307元(12 967~3 769 801,n=20);每检出1例腺瘤的成本为9 220元(1 859~40 535,n=10)。3篇文献报告了与不筛查相比,每挽救1个生命年的成本,其ICER与GDP比值为0.673(-0.013~2.459,n=11),是WHO认为的非常经济有效;不同筛查技术间及不同频率间该比值的范围重叠较大,但起始年龄50岁(0.002,-0.013~0.015,n=3)比40岁(0.781,0.321~2.459,n=8)筛查方案更经济有效。结论人群研究提示腺瘤检出成本仅为癌症检出成本的1/6,有限的ICER证据提示在我国人群开展结直肠癌筛查经济有效;尽管最优初筛技术无法定论,但初步提示筛查起始年龄50岁优于40岁。未见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等高级别证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未分化型早期胃癌(undifferentiated early gastric cancer,UD-EGC)超内镜下切除扩大适应证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上精确筛选符合扩大适应证的UD-EGC病例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8年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中心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UD-EGC患者。根据第4版日本胃癌协会指南,将其分为符合扩大适应证组和超扩大适应证组,对比评估两组病变内镜下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共计158例术后病理证实为UD-EGC,其中57例(36.1%)符合扩大适应证,101例(63.9%)超扩大适应证。多因素分析显示,内镜下萎缩分型、浅表隆起/凹陷分型、病变显著发红与超扩大适应证显著相关。基于多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β系数对各危险因素进行赋值:开放型萎缩,2分;闭合型萎缩,1分;浅表隆起/凹陷分型,1分;病变显著发红,1分。该风险评分模型经内部验证显示出良好的差异性(曲线下面积:0.796,95%置信区间:0.726~0.866)。结论UD-EGC如合并萎缩、浅表隆起/凹陷、显著发红的内镜下表现,其超ESD扩大适应证的比例很高。由此得出的预测模型简单、实用,可以为内镜医师临床上选择符合ESD扩大适应证的UD-EGC的病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8月至2019年8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ESD治疗且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或癌前病变的637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于ESD术后密切随访患者的迟发性出血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ESD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637例患者共699处病变,其中696处病变整块切除,治愈性切除率为92.1%(644/699)。ESD术后病理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6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1处,癌582处。74处病变发生迟发性出血,625处病变未发生术后出血,发生率为10.6%。迟发性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比较,病变最大径、病变大体形态、术中出血控制情况和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最大径、病变大体形态是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病变≥3.0 cm(OR=1.958,95% CI:1.162~3.299)、病变大体形态为浅表平坦型(OR=10.598,95% CI:1.313~85.532)的患者ESD术后亦发生迟发性出血。结论病变最大径、病变大体形态是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ESD术后,应重点关注病变≥3 cm、病变大体形态为浅表平坦型的患者,及时采取预防出血的措施,以保证患者的术后康复,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8月至2019年8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ESD治疗且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或癌前病变的637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于ESD术后密切随访患者的迟发性出血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ESD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637例患者共699处病变,其中696处病变整块切除,治愈性切除率为92.1%(644/699)。ESD术后病理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6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1处,癌582处。74处病变发生迟发性出血,625处病变未发生术后出血,发生率为10.6%。迟发性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比较,病变最大径、病变大体形态、术中出血控制情况和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最大径、病变大体形态是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病变≥3.0 cm(OR=1.958,95% CI:1.162~3.299)、病变大体形态为浅表平坦型(OR=10.598,95% CI:1.313~85.532)的患者ESD术后亦发生迟发性出血。结论病变最大径、病变大体形态是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ESD术后,应重点关注病变≥3 cm、病变大体形态为浅表平坦型的患者,及时采取预防出血的措施,以保证患者的术后康复,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范围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发生食管顽固性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7月—2017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病变范围≥3/4食管环周的186例患者(共212处食管早期癌或癌前病变)纳入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内镜下食管球囊扩张次数分为顽固性狭窄组(69例,扩张≥6次)和非顽固性狭窄组(117例,扩张0~5次)。单因素分析使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结果与非顽固性狭窄组比较,顽固性狭窄组在病变纵径、人工溃疡(ESD术后创面)纵径以及病变位置、病变环周范围和固有肌层损伤构成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剔除人工溃疡纵径这一因素后(因人工溃疡纵径与病变纵径在临床上存在明显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纵径>5 cm(P=0.003,OR=3.531,95%CI:1.547~8.060)、病变位于胸上段(与胸下段比较:P=0.001,OR=36.720,95%CI:4.233~318.551)、颈段(与胸下段比较:P=0.003,OR=24.959,95%CI:2.927~212.795)、全周病变(P<0.001,OR=10.082,95%CI:4.196~24.226)和存在术中固有肌层损伤(P<0.001,OR=7.128,95%CI:2.748~18.486)的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行ESD术后易发生食管顽固性狭窄。结论对于大范围(病变范围≥3/4食管环周)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病变纵径>5 cm,病变位于胸上段、颈段,全周病变,以及存在术中固有肌层损伤均是ESD术后发生食管顽固性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塑料胆管支架3种末端开口留置方式在解除不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梗阻性黄疸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塑料胆管支架置入减黄治疗的不可切肝门部除胆管癌患者61例,其中胆管支架末端开口胃内留置18例(胃内留置组),十二指肠乳头留置31例(十二指肠乳头留置组),十二指肠水平部留置12例(十二指肠水平部留置组)。对随访2周发热率、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90 d支架梗阻率、支架中位通畅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胃内留置组、十二指肠乳头留置组和十二指肠水平部留置组3组患者术后2周内发热率比较[66.7%(12/18),58.1%(18/31)和16.7%(2/12),χ2=7.30,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死亡率[0(0/16),3.2%(1/31)和0(0/10),χ2=1.09,P=1.000]、术后90 d内支架梗阻率[52.9%(9/17),48.3%(14/29)和40.0%(4/10),χ2=1.91,P=0.589]和支架中位通畅时间(66.0 d,91.5 d和94.0 d,Z=4.96,P=0.0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胆管支架末端开口胃内留置和十二指肠乳头留置比较,十二指肠水平部留置术后2周发热率低,但支架中位通畅时间、术后90 d支架梗阻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相似。支架末端开口留置于十二指肠水平部可作为首选置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