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25岁女性因便秘自行服用苁蓉通便口服20 ml、1次/d。间断服药3个月后患者逐渐出现尿黄、皮肤及巩膜黄染,伴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症状。4个月后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1 359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59 U/L,碱性磷酸酶(ALP)160 U/L,总胆红素(TBil)131.5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99.3 μmol/L。考虑为苁蓉通便口服所致肝损伤,遂停用该药,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20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250 ml静脉滴注、1次/d,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20 ml溶于5%葡萄糖注射250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后,患者症状逐渐好转。2周后,患者尿色基本正常,消化道症状消失,复查肝功能:ALT 137 U/L,AST 87 U/L,ALP 126 U/L,TBil 34.9 μmol/L。2个月后随访,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患者的肝损伤很可能与苁蓉通便口服中的何首乌成分有关。

  • 标签: 化学及药物性肝损伤 何首乌属 苁蓉通便口服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骨密度(BMD)与骨血流灌注、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临床申请需要接受腹部CT灌注(CTP)检查的91例患者,扫描范围包括L1~L3椎体。在行CT平扫的同时行定量CT(QCT)检查,测量L1~L3椎体BMD并计算平均值,根据BMD分为骨量正常组(n=33)、骨量减少组(n=41)及骨质疏松组(n=17)。基于QCT计算L3水平椎体周围指数及脂肪分数。基于CTP图像测量L3椎体及椎体周围群灌注参数。3组间各参数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3组间椎体周围指数与脂肪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椎体骨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流量提取参数(F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BMD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4、0.312、0.266,P值均<0.05;校正年龄、性别因素后r值分别为0.437、0.340、0.337,P值均<0.05)。3组间椎体周围灌注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周围指数与脂肪分数呈负相关(r=-0.599,P<0.001;校正年龄、性别因素后r=-0.404,P<0.001),二者与椎体周围灌注参数间均无相关性。结论随BMD改变,L3水平骨含量变化同步,椎体骨量下降伴随周围量下降、内脂肪含量增多以及骨血流灌注下降。L3水平椎体和周围肌肉血流灌注变化不同步,骨质疏松患者血流灌注下降可能仅限于骨内。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灌注 定量CT 骨密度 肌指数 脂肪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