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肩袖撕裂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预测效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9例肩袖撕裂患者(肩袖撕裂组)和51例志愿者及正常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其中男55 例,女65例;年龄34~77岁[(58.2±7.2)岁]。体重指数(BMI)19.5~32.4 kg/m2[(25.4±2.5)kg/m2]。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吸烟病史、糖尿病病史、BMI、肱骨大结节角及肱骨大结节切迹角与肩袖撕裂的相关性,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明确肩袖撕裂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分析两组间因素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肩袖撕裂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肱骨大结节角、肱骨大结节切迹角与肩袖撕裂有一定相关性(P均<0.05);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病史、糖尿病病史、BMI与肩袖撕裂不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肱骨大结节角、肱骨大结节切迹角与肩袖撕裂显著相关(P均<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肱骨大结节角和肱骨大结节切迹角不相关(r=0.09,0.13,P均>0.05),肱骨大结节角与肱骨大结节切迹角呈显著正相关(r=0.76,P<0.01)。当肱骨大结节角、肱骨大结节切迹角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0.05°和150.55°时,预测肩袖撕裂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95%CI 0.71~0.87,P<0.01),0.81(95%CI 0.74~0.89,P<0.01)。结论肱骨大结节角和肱骨大结节切迹角是肩袖撕裂的独立危险因素,肱骨大结节角及肱骨大结节切迹角越大,越容易发生肩袖撕裂,且肱骨大结节切迹角的预测效能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方法:对本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将其分成两个组,即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结果:在实施治疗的晚期,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和运动功能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整体生活质量也有显著提高,两组之间的对比分析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普遍认同。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性化护理措施在甲状腺手术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12月所收治的7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个性化护理组(观察组),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模式采用常规护理的相关措施,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添加个性化护理措施,对2组甲状腺患者在术后的焦虑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更低(P<0.001),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状腺患者的术后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可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不断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便于患者日后的病情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对临床病毒学的定量影响。方法分别收集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0—2018年如下记录:每年新增全基因组病毒记录数量;每年新增病毒发现文章数量;每年新增病毒准种文章数量;每年新增病毒感染基因标志物文章数量。然后应用中断时间序列法分析上述记录的变化趋势。结果自2008年全球测序中心开始从Sanger法转向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来,各记录每年新增数量分别是使用之前的3.755倍,2.760倍,6.195倍以及3.885倍。各记录长期变化趋势如下:全基因组病毒记录数量每年新增1639.991条(P<0.001);病毒发现文章数量每年新增83.091篇(P<0.001);病毒准种文章数量每年新增2.509篇(P< 0.001);病毒感染基因标志物基因感染签名文章每年新增30.836篇(P<0.001)。结论2008年全球测序中心开始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序成本不断降低,使得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临床病毒学的应用中日益丰富,对临床病毒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四点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由同一组医生在关节镜下使用带线锚钉四点固定治疗的58例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患者资料。男33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18.4岁(14~32岁);骨折根据改良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15例,Ⅲ型19例,Ⅳ型24例。记录并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1年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胫骨髁间棘高度,记录患者末次随访时关节活动度、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结果。结果58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0.7个月(12~33个月)随访。本组患者均在术后12周内达到骨性愈合。所有患者术后1年膝关节Lysholm评分[(85.2±4.9)分]、IKDC评分[(86.2±4.3)分]显著高于术前[(43.2±5.2)、(51.2±4.9)分],胫骨髁间棘高度[(9.1±1.2)mm]显著低于术前[(12.6±1.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胫骨髁间棘高度与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6、-0.17(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关节活动度为132°±5°,3例患者轴移试验阳性(Ⅱ级),2例患者Lachman试验阳性(Ⅰ级)。结论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四点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疗效满意,具有微创、解剖复位、固定可靠等优点,且对骺板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