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心肌灌注显像(MPI)的伪影对其图像质量以及图像的判别产生较大影响,造成假阳性率较高。目前针对软组织衰减所造成的伪影主要有以下2类校正技术,非X射线校正法(如变换体位采集、门控采集和固体153Gd线源穿透式采集)和CT衰减校正法。明确2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其优缺点,使临床医师在阅片中对伪影有正确的分析判断,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衰减校正(CTAC)对智能(IQ)-SPECT/CT和低能高分辨率(LEHR)- SPECT/CT心肌血流灌注显像(MPI)图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MPI)的31例确诊或者可疑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0例,年龄(49.4±12.01)岁。所有患者同日分别行IQ-SPECT/CT+CTAC及LEHR-SPECT/CT+ CTAC。视觉分析IQ-SPECT/CT CTAC前后图像及手动配位后图像、LEHR-SPECT/CT CTAC前后断层图像;同时比较左心室各个室壁(心尖、前壁、侧壁、间壁、下壁)IQ-SPECT/CT和LEHR-SPECT/CT CTAC前后与重新配位后的放射性摄取值(%)。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①视觉分析:IQ-SPECT/CT与LEHR-SPECT/CT CTAC前图像比较,具有很高的一致性(Kappa值=0.795,P<0.001)。IQ-SPECT/CT CTAC后心肌节段出现放射性分布明显稀疏的比例为77%(24/31),远高于LEHR-SPECT/CT CTAC后的23%(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2,P<0.001)。将MPI与CT图像手动重新配位后,IQ-SPECT/CT左心室心尖的放射性分布为16%(5/31),与LEHR-SPECT/CT的23%(7/3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3,P=0.748)。②放射性摄取值(%):IQ-SPECT/CT CTAC前后比较,左心室心尖[(65.71±25.69)%对(58.68±20.39)%]、前壁[(204.23±43.24)%对(184.66±41.22)%]及间壁[(316.19±47.43)%对(270.03±65.33)%]的放射性摄取值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14、4.232、5.473,均P<0.05);LEHR-SPECT/CT CTAC前后比较,左心室前壁[(204.68±41.14)%对[(211.81±35.04)%]、间壁[(319.13±44.90)%对(350.87± 44.24)%]及下壁[(185.48±31.06)%对(228.67±29.45)%]的放射性摄取值显著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71,P =0.019;t=-5.968,P<0.001;t=-11.311,P<0.001)。IQ-SPECT/CT CTAC配位后与IQ-SPECT/CT CTAC前比较,左心室前壁[(212.06±33.59)%对(204.23±43.24)%]、侧壁[(372.84±39.37)%对(355.81±46.79)%]、下壁[(219.13±25.10)%对(191.58±33.06)%]和间壁[(335.00±36.84)%对(316.19±47.43)%]的放射性摄取值均明显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97,P=0.018;t=-2.672,P=0.012;t=-7.632,P<0.001;t=-3.557,P<0.001)。结论LEHR-SPECT/CT CTAC后左心室间壁及下壁的放射性分布得到补偿;而IQ-SPECT/CT CTAC后左心室心尖、前壁及间壁的放射性分布却更加稀疏。在IQ-SPECT/CT采集模式下,CTAC后容易出现矫枉过正,重新手动配位后这种情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用电量的需求大幅增长,模块化变电站建设周期短、造价优,尤其是110kV模块化变电站被广泛应用。目前模块化变电站组合电气布局多数采用户内空间布局,由于各间隔距离较近,造成GIS设备巡视和检修不便。本文着重介绍了户内110kV组合电器空间布局不足及调整优化策略,有效提升了GIS设备运行维修的便捷性,降低维修成本,提高GIS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传统的国土空间规划更加重视经济效益的增长,加快城市化进场,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近几年,因为过去对环境保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地区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灾害。因此,国土空间规划应该以保护环境为基础,在开发国土的过程中,同样应该加快生态文明的建设。本文主要探讨生态文明理念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联系,以及如何构建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的国土空间框架,希望给相关人士带来一定的帮助。
简介:摘要:地理信息数据系统(GIS)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最常用的技术工具。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系统后,可以更有效地将多年收集的地理空间信息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气候、经济等数据相结合,形成丰富、大规模的底层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的数据支持,通过数据集成和数据叠加,我们可以满足云计算和数据挖掘在大数据技术中的应用。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分布在国土空间中的各种元素也将得到有效集成,创建更接近客观现实环境的三维虚拟建模,并在视觉上支持国土空间规划决策。本文分析了GIS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希望能为进一步深化GIS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简介: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公共政策限制或扩展了人的行为,以此牵引空间需求并塑造城乡形态。而城乡规划的本质即是人类社会对空间需求的集体意志,是权衡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等无边界因素之后的集体选择。城乡规划在新时期融入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但由于边界不明确、作用机制不明朗、效果不直接、责任难认定等原因,在积极贡献的同时,承受了较多质疑甚至不实之责。为了更加清晰地认知空间规划及其政策,可以借鉴西方城市发展和规划理论探索经验,重新认知和区分规划领域学理、法理、机理的内涵与差别,同时,探讨提升空间规划政策绩效的路径,大体包括推动经验判断转向情景演算、识别实施传导机制、划定可试错的领域并完善纠错机制以及促进规划政策全过程的知识积累等方面。
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疆域广大的国家。目前,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日益提高,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城镇土地开发规模呈现急速增长趋势。但是现阶段城镇土地利用率不高,存在粗放使用的现象,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也不利于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基于此,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结合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需求,对城镇低效土地进行全面整治和开发再利用,对低效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同时对建设用地总量进行控制,对现有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开发使用,实现城乡统筹建设发展,促进城乡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对城镇低效用地的整治工作进行全面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全面挖掘土地的使用价值,构建更加美丽宜居的城镇环境,促进新型城镇的高效建设发展。
简介:本文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清水苑”纠纷的过程分析,揭示社区生活新空间的发展。目前中国正在进行住房体制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以市场为手段解决住房难的问题。这必然要求物业管理市场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领域,是一个从国家中分离出来的新空间。在这个新空闹中,国家与社会之闻存在着竞争权力关系。新空间已非由国家一元控制,它是由国家和社会共同控制,以自治和契约性规则为基础,与经济社会领域相融合而成的、独特的中国市民社会领域。物业运作可以作为中国市民社会发育的一个实例。权力过度化是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它为透视国家与社会之问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新视角。它不仅对于理解物业运作领域本身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理解在整个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市民社会论者在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时,往往注重社会权利的制度建构,而忽视了制度所界定权利的政治建构。如何在行政系统、代议系统和司法系统高度一体化与同质化的政治架构中分离出相对独立与国家的“仲裁系统”,是保障社会权利与促进市民社会发育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