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人”是一个在历史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观念。古代“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人”观念的萌生与形成。“人”这一观念是经历长期实践之后逐步形成的。就中国远古时代的情况看,真正的“人”的观念的形成,应当是在黄帝时期。在中国文明时代初期,“人”的观念隐于“族”中。可以说,初期的“人”所蕴涵的观念指的是族,而非单个的“人”。夏、商时代,作为社会结构基本单位的“氏族”组织不断发展,隐于“族”观念中的“人”的观念亦发生着变化。西周时期,“人”的观念从综合判断向分析判断转化,它反映了社会上人们等级地位的不平等因素逐渐增加的情况。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对于人的特质有了深入的认识,提出了人为“万物之灵”的观念。这应当是上古时代“人”学思想曙光之初照。当前,理论界和学术界关于“人学”的研究正方兴未艾,深入认识“人”观念起源及其初步发展,对于“人学”的历史及理论的探讨应当具有一定意义。[著者文摘]

  • 标签: 历史时期 时期观念 萌生发展
  • 简介:《礼记·中庸》“无忧”章有“武王末受命”之句,历来多以为意指武王晚年受命。但是依此理解,则此语实与上下文无内在逻辑联系而成为累赘,并且,在周代历史上从无“武王受命”之说,所以应当考虑此语当有别解。此语中的“末”字的训释,应即理解其内容的关键。

  • 标签: 《中庸》 文王受命 天命 武王
  • 简介:《礼记·缁衣》是阐述孔子政治与伦理道德学说的专篇。郭店简和上博简的《缁衣》篇是目前所见最接近原初状态的古本,两种简本的首章皆为“缁衣”章,可见此章是为全篇的统领。此章内容的中心是通过对于缁衣与巷伯的对比,说明民众能够辨别美、丑之重要。周人的社会理念中,以文王为美的化身,演绎出圣王崇拜,对于中国古代社会有深远影响。

  • 标签: 礼记 缁衣 美丑之辨 孔子思想
  • 简介:西周时期史学的发展和特征晁福林西周时期是我国上古时代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内容丰富的大量彝铭的出现,使西周时期的历史记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面貌。白寿彝先生指出,"金文作为历史记载是有意识的,这跟甲骨文是不同的"①,精辟地指出了西周时期的史学比殷代史...

  • 标签: 西周时期 《左传》 周王朝 西周史 史官 史学
  • 简介:<正>从近代以来的民族学资料推测,原始时期的人生礼俗应当是相当繁富、相当庄重的。由于时代遥远和资料的匮乏,所以人们对于原始社会的各种状况所知甚少,对于那个时期的人生礼俗更缺乏了解,只能够从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中略知一二。今对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敬请专家指正。一拔牙之俗、颅骨改形之俗以及儋耳之俗,在原始时期的人生礼俗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们多为某种信仰的表现方式,并且构成某一地区或某些氏族部落的的十分特异的习俗。上古有些地区之民,大约在14岁左右有将某些牙齿拔除的习俗。这种习俗的意义可能在于表示拔牙者已经长大成人。拔牙之俗在考古资料里,多见于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岭文化、良渚文化和昙石山文化,台湾屏东、恒春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也有发现。大汶口文化墓葬所发现的拔牙者的年龄一般在15—20岁之间的性成熟期,也有晚到25岁左右的。大汶口文化后期拔牙习俗衰退,拔牙年龄增大,有的遗址拔牙者的年龄提高到30—35岁。属于大汶口文化末期的三里河遗,在30例可检的标本中,只发现3例。尽管如此,还应当说拔牙习俗延续的时间在大汶口文化中还是很长的至少在1000多年以上。在大汶口文化的遗址中,拔牙是一种普遍可见的习俗。

  • 标签: 人生礼俗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墓葬 大汶口文化 瓮棺葬 习俗
  • 简介:宗法制的起源、发展和衍变,深刻地影响着我国上古时代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面貌。一般人的印象中,宗法制从春秋时代开始,就已经和礼乐制度文化等一样趋于崩溃瓦解,到了战国时期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其实,宗法制在战国时期是承西周春秋时期的发...

  • 标签: 战国时期 宗法制度 宗族组织 宗庙 孟尝君 三年之丧
  • 简介:“前疑古时代”是指从戊戌维新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这段时间内的中国学术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个时代学术的新的发展变化为“疑古时代”的出现做了先期准备,其表现为:首先,中国学术逐步走出传统经学的老路,并逐渐打破对孔孟之道的迷信;其次,以科学精神为指导的学术和对于古史认识的新理论渐趋成熟;复次,地下考古资料在这个时期集中涌现,极大地扩展了学术界的理论视野。到了20世纪20年代,学术研究的发展已经到了非大变不可的地步,无论从研究方法上,抑或是从研究资料的准备上,都为疑古时代的来临创造了充足的条件

  • 标签: 前疑古时代 五四新文化运动 学术方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