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北京市急诊科护士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其与工作倦怠、正念思想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北京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的184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护士的一般资料,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评估护士正念思想,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评估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采用职业幸福感量表评估护士的幸福感。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北京市急诊科护士幸福感影响因素,同时分析正念思想在工作倦怠和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结果184名护士正念思想得分为(65.23 ± 5.48)分,其中低正念水平54名占29.35%,中等正念水平80名占43.48%,高正念水平50名占27.17%;职业倦怠情感耗竭(EE)得分为(29.76 ± 4.32)分、去人格化(DP)得分为(9.66 ± 1.30)分、低个人成就感(tPA)得分为(30.15 ± 3.28)分;轻度倦怠63名占33.70%,中度倦怠70名占38.04%,高度倦怠52名占28.26%。职业幸福感得分为(64.68 ± 7.38)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急诊科护士幸福感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加班、月收入以及受聘性质;轻度职业倦怠、中度职业倦怠以及重度职业倦怠的急诊科护士职业幸福感评分分别为(69.97 ± 8.21)、(61.72 ± 9.21)、(56.41 ± 7.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176,P<0.01);低正念水平、中等正念水平以及高正念水平的急诊科护士职业幸福感评分分别为(59.43 ± 8.11)、(63.72 ± 9.51)、(76.41 ± 6.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29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加班情况以及职业倦怠是影响急诊科护士幸福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正念思想是其保护因素;急诊科护士职业幸福感与正念思想呈正相关(r=0.812,P<0.01),与职业倦怠中的tPA评分呈正相关(r=0.713,P=0.008),而与职业倦怠中的EE评分(r=-0.503,P<0.01)和DP评分(r=-0.614,P=0.012)呈负相关。正念思想的中介效应为-0.179 4,占总效应的27.63%。结论职业倦怠影响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和幸福感,而正念思想是急诊科护士幸福感的保护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诊护理人员对缓和医疗照护服务的认知和态度,并探究阻碍或促进急诊发展缓和医疗照护的因素,以期为急诊缓和医疗照护服务的发展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3—6月对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的11名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归纳出3个主题,分别为:急诊患者及家属经常陷入决策困境;急诊护理人员对缓和医疗照护的接受程度较高,但在急诊环境中实施存在阻碍因素;急诊缓和医疗照护的实施方法需进一步探究,急诊护理人员对缓和医疗照护培训的参与意愿较高。结论急诊缓和医疗照护需考虑急诊工作环境的特点,探究适宜的实施方法;可增加缓和医疗照护相关培训,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缓和医疗照护素养,为生命受限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效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急诊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构建其病情危重程度预警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12月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监护病房11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一般资料、入室时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及30 d生存率,将死亡患者(24例)与存活患者(98例)指标比较分析,采用ROC曲线预测急诊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结局可靠参数,根据约登指数判断最佳截断值,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最终构建其病情危重程度预警指标。结果预判急诊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死亡指标11项,为AVPU(alert, voice, pain, unresponsive)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氧合指数、血液酸碱度(pH值)、血钾、胆红素、尿素氮、C反应蛋白,其最佳切断值分别为2分、8分、91次/min、0.94、41%、81.20%、7.38、4.0 mmol/L、10.90 μmol/L、2.23 mmol/L、41.5 mg/L;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得出死亡独立预警指标为GCS评分、SpO2、尿素氮,预警指标模型的预测能力为83.7%。结论GCS评分、SpO2和尿素氮是急诊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危重程度有效预警指标,有利于快速、高效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危重患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急诊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构建其病情危重程度预警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12月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监护病房11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一般资料、入室时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及30 d生存率,将死亡患者(24例)与存活患者(98例)指标比较分析,采用ROC曲线预测急诊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结局可靠参数,根据约登指数判断最佳截断值,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最终构建其病情危重程度预警指标。结果预判急诊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死亡指标11项,为AVPU(alert, voice, pain, unresponsive)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氧合指数、血液酸碱度(pH值)、血钾、胆红素、尿素氮、C反应蛋白,其最佳切断值分别为2分、8分、91次/min、0.94、41%、81.20%、7.38、4.0 mmol/L、10.90 μmol/L、2.23 mmol/L、41.5 mg/L;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得出死亡独立预警指标为GCS评分、SpO2、尿素氮,预警指标模型的预测能力为83.7%。结论GCS评分、SpO2和尿素氮是急诊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危重程度有效预警指标,有利于快速、高效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危重患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肺结核患者治疗以及巩固治疗需要长期,规律,足量,联合的使用抗结核药物,因此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导致患者产生各种各种的非积极治疗态度,并最终导致抗结核治疗失败。 通过对 耐药肺结核 患者 心理方面进行干预护理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加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并使得用药依从性得到提高从而有利于患者抗结核治疗 。方法 :利用我院自身 肺结核 患者较多,选取了 2018 年 1 月以来,截止到 2019年 12 月份。我院 收治的肺结核患者 132 人 ,按照常规 对照实验的 方法 将人群 进行分组,并保证两组 分组 无差别 。结果: 心理干预对于耐药性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要明显好于一般组。 结论: 心理干预使得耐药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 值得广大临床工作者的推广和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于患有耐药肺结核疾病的患者,在其护理当中采取心理护理策略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实验之前筛选了于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4月期间在本医院接收医治的 122例患有耐药肺结核疾病的患者,收集的这些患者统一定为本篇文章的实验对象,同时按照每个患者其自身的患病情况将其合理化的分为两组,具体为常规护理组和实验护理组,常规护理组采取传统化的护理策略,实验分组当中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的护理路径对其展开护理,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顺利结束之后,分析并对比该将对于两个分组当中全部耐药肺结核疾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按照本次实验数据的结果显示, 实验护理组的患者其心理健康方面、生理职能方面、情绪职能方面以及社会职能方面的评分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实验数据在经过检验均具备统计学意义(即 P<0.05)。并且在心理健康方面,本文实验护理组中的患者在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之后其心理情绪也得到了提升和缓解。讨论:当前,采用心理护理的护理方法来护理患有耐药肺结核疾病的患者,可以显著的减轻患者的疲乏感,改善患者的病症,又可以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