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索拉非尼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涉及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下调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索拉非尼对肠嗜铬细胞(EC细胞,购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增殖的影响,以确定索拉非尼的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将EC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索拉非尼组、索拉非尼+短发夹RNA以下调荧光素酶的质粒(shLuc)组和索拉非尼+细胞外调解蛋白激酶下游作用底物磷酸化ets样基因-1(Elk-1)短发夹RNA(shElk-1)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Elk-1、Mcl-1、蛋白激酶B(Akt)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5和10 mol/L的索拉非尼作用后EC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67.42±5.08)%、(50.81±6.11)%和(38.49±5.41)%,显著低于0 mol/作用浓度(99.98±0.25)%(t1=5.148,t5=2.142,t10=1.764,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索拉非尼作用12、24和48 h后EC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65.41±4.61)%、(49.64±4.73)%和(42.49±5.02)%,显著低于0 h作用时间(99.99±0.18)%(t12=4.624,t24=1.856,t48=1.751,P值均<0.05);而与作用6 h比较,EC细胞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1.266,P>0.05)。与对照组比较,索拉非尼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t=12.235,P<0.05);与索拉非尼组比较,索拉非尼+shElk-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t=9.271,P<0.05);各组间bcl-2相对表达量、bax相对表达量和bcl-2/bax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bcl-2=0.198,Fbax=0.541,Fbcl-2/bax=2.679,P值均>0.05)。与对照组比较,索拉非尼组细胞Elk-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lk-1蛋白=1.426,P>0.05),而Elk-1 mRNA、Mcl-1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tElk-1 mRNA=2.266,tElk-1 mRNA=0.045,tMcl-1蛋白=2.774,tMcl-1 mRNA=2.987,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索拉非尼组比较,索拉非尼+shElk-1组细胞Elk-1蛋白及mRNA、Mcl-1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tElk-1蛋白=5.340, tElk-1 mRNA=6.240, tMcl-1蛋白=6.248,tMcl-1 mRNA=5.217,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索拉非尼组细胞Akt蛋白及mRNA、GSK3β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tAkt蛋白=3.579,tAkt mRNA=3.641,tGSK3β蛋白=2.694,tGSK3β mRNA=3.091,P值均<0.05);与索拉非尼组比较,索拉非尼+shElk-1组细胞Akt蛋白及mRNA、GSK3β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tAkt蛋白=8.041,tAkt mRNA=6.342,tGSK3β蛋白=4.391,tGSK3β mRNA=8.327,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索拉非尼可促进EC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lk-1/Mcl-1和Akt/GSK3β通路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共同照护持续管理超过1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病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及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趋势。方法以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共同照护门诊规律就诊1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按照季度复诊诊次在V1(初诊)、V2(1个季度)、V3(2个季度)、V4(3个季度)、V5(1年)收集HbA1c及降糖药物日花费,分别在患者初诊及随访1年时,使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6(SDSCA-6)评价其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依据病程将患者分为A(0~2.5年)、B(>2.5~5.0年)、C(>5~10年)、D(>10~15年)、E(>15年)组,分析不同病程组间、组内在不同复诊诊次HbA1c达标率及各项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结果符合入选标准、完成数据收集及接受初诊、随访1年的自我管理能力评估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232例,其中A组63例,B组14例,C组48例,D组51例,E组56例;随病程延长,随访1年时HbA1c达标率由83.3%降低至32.0%;除A组5次随访间HbA1c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病程组5次随访期间HbA1c达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组V1时相比,D、E组在V5时降糖药物日花费显著增加[D组:15.2(8.2,28.0)元 vs 14.8(9.8,24.1)元,Z=-2.253,P=0.024;E组:22.1(14.5,32.5)元 vs 18.5(10.8,27.8)元,Z=-3.036,P=0.002]。SDSCA-6得分方面,与初诊相比,V5时A组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在运动[4(2,7)分 vs 6(3,7)分,P=0.004]、遵医嘱监测血糖[2(0.75,3)分 vs 3(0,7)分,P=0.028]方面得分显著降低;C组在运动[6(2.25,7)分 vs 3(1,7)分,P=0.007]、自测血糖[3(1,6.75)分 vs 2(0,4)分,P=0.016]、足部检查[6(1.25,7) vs 0(0,7),P<0.001]方面,D组在遵医嘱测血糖[3(1,5.75)分 vs 1(0,5)分,P=0.010]、足部检查[5(0,7)分 vs 1(0,7)分,P=0.009]方面,E组在遵医嘱测血糖[4(1,7)分 vs 1(0,5)分,P=0.009]方面得分显著提高。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及其达标率随病程延长显著降低。不同病程患者在HbA1c达标维持过程中,自我管理能力及药物花费的变化具有较大差异。为了改善个体化管理质量、应对病程延长带来的代谢指标控制难度增加的问题,可能需要更多地关注病程早期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