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比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基于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护理文书、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安全护理和急救物品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子宫肌瘤护理中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神经外科PICC护理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纳入的分析对象均选取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PICC患者,共计100例,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2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2月,为了深入了解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本次使用对比的方法完成研究,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50例划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另外50例划分为研究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不同方法实施后观察和分析患者的临床情况,并记录护理管理期间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PICC护理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同时将以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98.0%(49/50)、90.0%(45/50)分别是研究组和参照组护理后患者对PICC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前者优于后者;96.0%(48/50)、88.0%(44/50)分别是研究组和参照组护理后的满意度,后者有明显不足;4.0%(2/50)、18.0%(9/50)分别是研究组和参照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前者有优势;以上数据相比研究组有绝对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PICC护理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并发症的减少有着良好作用,同时还能够促进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可在今后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本次将我院儿科于2017年12月到2019年4月收治的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的患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组53例患儿沿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3例采用持续质量改善,比对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在护理管理及护理技能等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评分(P<0.05)。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减少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5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擦洗外阴、口服伊曲康哇胶囊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遵医嘱护理、经期护理、内衣护理、会阴护理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狼疮性肾炎维持治疗期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68例进行维持治疗的狼疮性肾炎患者,其收治时间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通过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进行维持治疗的狼疮性肾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值得运用。
简介:摘要患者男,65岁,因右面部红肿20 d,背部、双上肢散在丘疹10 d入院。发病前20 d曾因播散性带状疱疹住院治疗。确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年。皮肤科检查:右面部眼睑以下区域、耳廓及外耳道弥漫性暗红色肿胀性斑块,触之有浸润感,原带状疱疹愈合后遗留散在褐色结痂,其间可见散在凹陷性瘢痕;颈后、背部及双上肢可见散在浸润性淡红色丘疹,绿豆至黄豆大小,表面较光滑。面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全层及皮下脂肪层可见上皮样细胞和淋巴细胞呈结节状浸润,并含较多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CD68、CD20、CD79a、CD3、CD2、CD10、CD5、Bcl-2阳性、Ki-67散在阳性,CD23、细胞周期蛋白D1、Bcl-6、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1、CD21、CD35、髓过氧化物酶均阴性。诊断:播散性带状疱疹后肉芽肿性炎型Wolf同位反应。治疗:静脉滴注甲泼尼龙40 mg/d,皮损逐渐好转消退,随访4年未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暂时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hyperinsulinemic hypoglycemia,HH)的危险因素及诊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新生儿暂时性HH患儿为暂时性HH组,按照出生胎龄相差2周内、约1∶2匹配非HH新生儿为非HH组,进行回顾性巢氏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新生儿HH的危险因素和诊治结果。结果共纳入暂时性HH组39例,匹配非HH组75例。暂时性HH组小于胎龄儿比例、静脉输注氨基酸量、低血糖检出次数、最大葡萄糖输注速度(glucose infusion rate,GIR)均高于非HH组[51.3%(20/39)比32.0%(24/75)、1.0(0.0,1.0)g/(kg·d)比0.0(0.0,1.0)g/(kg·d)、(4.3±1.9)次比(3.6±1.3)次、(8.3±2.5)mg/(kg·min)比(7.4±1.1)mg/(kg·min)],血小板低于非HH组[(186.9±60.9)×109/L比(215.3±61.7)×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于胎龄儿(OR=2.535,95%CI 1.077~5.971)、静脉输注氨基酸量(OR=2.180,95%CI 1.029~4.619)和最大GIR(OR=1.405,95%CI 1.088~1.815)是暂时性HH的独立危险因素。暂时性HH组39例患儿中28例使用二氮嗪或奥曲肽,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37例在出生28 d内缓解,2例分别在出生2.5、3.5个月缓解。结论小于胎龄儿、静脉输注氨基酸量大或需较高GIR的新生儿应警惕发生暂时性HH的可能。二氮嗪或奥曲肽对暂时性HH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大多可在2周至3个月缓解。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危险因素分层的急性肾损伤(AKI)早期预警模型联合血液灌流(HP)在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先导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12月入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脓毒症3.0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本课题组前期自行创建的AKI早期预警模型,将AKI发生风险>30%定义为AKI高风险,纳入观察组,其余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原发病灶寻找与处理、抗菌药物使用和主要器官功能支持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HP治疗,每日2.5 h,连续3 d。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部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平均动脉压(MAP)及血肌酐(SCr)等基线资料;于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时及入ICU 24 h和72 h检测血白细胞介素-6(IL-6)、脂多糖(LPS)、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指标;同时记录患者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及出血情况。结果最终共49例脓毒症患者纳入分析,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G-)杆菌为主〔61.2%(30/49)〕;其中30例患者AKI发生风险>30%(为观察组),其余19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部位、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AP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SCr基线值明显高于对照组(μmol/L:112.2±34.4比93.4±13.0,P<0.05)。入ICU时,两组患者IL-6、LPS和P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随入ICU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炎症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入ICU 24 h时,两组患者IL-6、LPS和PCT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入ICU 72 h时,观察组IL-6较对照组明显下降(ng/L:90.9±38.1比119.1±41.9,P<0.05),但两组LPS及PCT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d:9.77±2.76比12.47±3.85,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ICU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比21.1%,P>0.05)。49例患者无一例发生严重出血事件。结论基于危险因素分层的AKI早期预警模型联合HP治疗脓毒症患者,无论是理论上还是临床实际工作中都是安全的,均有可操作性,且缩短了患者的ICU住院时间;但未能有效清除炎性介质,也不能降低脓毒症病死率,所以仍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简介:摘要目的对延续性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7年2月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延续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股骨颈骨折愈合效果;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延续护理组患者股骨颈骨折愈合效果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延续护理组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延续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大,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加速骨折愈合,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胆源性胰腺炎患者ERCP术后应用针对性护理+知信行理论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行ERCP治疗的58例胆源性胰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后予以不同护理方案,比较组间护理前后疼痛(NRS)和疾病认知(CIPQ-R)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NRS和CIPQ-R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CIPQ-R评分则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源性胰腺炎ERCP手术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知信行理论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极佳,该护理措施不仅有助于患者认知水平的提升,还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着促进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胆源性胰腺炎患者ERCP术后应用针对性护理+知信行理论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行ERCP治疗的58例胆源性胰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后予以不同护理方案,比较组间护理前后疼痛(NRS)和疾病认知(CIPQ-R)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NRS和CIPQ-R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CIPQ-R评分则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源性胰腺炎ERCP手术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知信行理论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极佳,该护理措施不仅有助于患者认知水平的提升,还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着促进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