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脂综合征(APS)患者磷脂抗体外血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7年8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资料齐全的APS患者169例,根据是否发生血栓将患者分为血栓组(100例)和非血栓组(69例)。纳入患者年龄为(41±15)岁,男23例,女146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心磷脂抗体(aCL)、β2-糖蛋白1抗体(β2GP1)、磷酯酰丝氨酸/凝血酶原(PS/PT)抗体,通过STA Compact凝血检测系统测定狼疮凝物(LA)。计算所有患者的全面APS评分(GAPSS)。比较血栓及非血栓患者磷脂抗体外其他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PS患者血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血栓性APS患者年龄及病程显著高于非血栓性APS患者[(45±17)岁比(35±9)岁和M(Q1,Q3)12.0(3.8,84.0)个月比48.0(12.0,108.0)个月,均P<0.05],血栓性APS患者中男性、原发APS、吸烟、血小板减少、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均高于非血栓性APS患者(均P<0.05)。血栓性APS患者抗体阳性、aCL阳性、PS/PT抗体-IgM阳性、PS/PT抗体-IgG阳性比例及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非血栓性APS患者(均P<0.05)。血栓患者GAPSS评分显著高于非血栓患者(均P<0.05),动脉血栓患者的评分更高(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OR=11.222,95%CI:1.119~112.544,P=0.040)及D二聚体水平(OR=1.002,95%CI:1.000~1.003,P=0.037)是APS患者血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栓性APS患者年龄大,病程长,男性、原发APS、吸烟、高血压、血小板减少、糖尿病比例更高、GAPSS评分、D二聚体水平更高。吸烟及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APS患者血栓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抗磷脂综合征 血栓 全面抗磷脂综合征评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AP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以及将血小板减少纳入分类标准对APS诊断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7年8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临床资料齐全的APS患者161例,根据血小板减少病史,分为血小板减少组和血小板正常组,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61例APS患者中,原发性APS 48例(29.8%),继发性APS 113例(70.2%)。91例(56.5%)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62例(38.5%)患者以血小板减少首发。原发性APS患者血小板减少组发生血栓(40.0%和69.6%, χ2=4.218,P=0.040)的比例相对较低,静脉血栓(20.0%和47.8%, χ2=4.174,P=0.041)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血小板正常组;继发性APS患者血小板减少组发生血栓(43.9%和80.9%, χ2=15.496,P<0.01)的比例相对较低,其中动脉血栓(21.2%和42.6%, χ2=5.944,P=0.015)及静脉血栓(22.7%和51.1%, χ2=9.753,P=0.002)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血小板正常组。在实验室检查方面,原发性APS患者血小板减少组较易出现心磷脂抗体(aCL)阳性(80.0%和52.2%, χ2=4.174,P=0.041),继发性APS患者血小板减少组较易出现白细胞减少(25.8%和10.6%,χ2=4.002,P=0.045)、补体C3下降(78.7%和44.4%, χ2=13.205,P<0.01)和补体C4下降(74.6%和46.7%, χ2=8.485,P=0.004)。在本组患者中,符合1988年、1989年、1999年及2006年APS的分类标准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8.2%、87.0%、64.0%及70.8%,若将血小板减少纳入到2006年APS分类标准中,将使该比例提高到96.3%。结论伴有血小板减少的APS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显著低于血小板正常者。血小板减少是APS的重要表现,可提高APS的临床诊断率。

  • 标签: 抗磷脂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 血栓形成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