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中使用亚甲蓝单示踪剂和亚甲蓝联合核素双示踪剂的效果。方法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山东省肿瘤医院的乳腺癌患者92例,SLNB均使用亚甲兰联合核素双示踪剂;就诊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患者92例,SLNB均使用亚甲兰单示踪剂。比较两组前哨淋巴结(SLN)的检出数量、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分析患者的年龄、月经情况、肿瘤部位、肿瘤长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分子分型、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SLN检出率的影响。结果单示踪剂组的检出数量、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分别为(3.20±1.10)枚、90.22%、93.48%、95.24%和4.76%,双示踪剂组分别为(3.37±1.02)枚、92.39%、95.65%、95.65%和4.3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照患者的年龄、月经情况、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部位、ER表达、PR表达、HER-2表达、分子分型分层后,单示踪剂组和双示踪剂组的SLN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按照肿瘤长径和DCE-MRI检查分层后,在肿瘤长径为2~5 cm或未行DCE-MRI检查的情况下,单示踪剂组的SLN检出率明显低于双示踪剂组(均P<0.05)。结论在乳腺癌SLNB中使用亚甲蓝单示踪剂和亚甲蓝联合核素双示踪剂SLN活检的效果相当,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乳腺癌亚甲蓝单示踪剂SLNB。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中使用亚甲蓝单示踪剂和亚甲蓝联合核素双示踪剂的效果。方法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山东省肿瘤医院的乳腺癌患者92例,SLNB均使用亚甲兰联合核素双示踪剂;就诊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患者92例,SLNB均使用亚甲兰单示踪剂。比较两组前哨淋巴结(SLN)的检出数量、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分析患者的年龄、月经情况、肿瘤部位、肿瘤长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分子分型、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SLN检出率的影响。结果单示踪剂组的检出数量、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分别为(3.20±1.10)枚、90.22%、93.48%、95.24%和4.76%,双示踪剂组分别为(3.37±1.02)枚、92.39%、95.65%、95.65%和4.3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照患者的年龄、月经情况、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部位、ER表达、PR表达、HER-2表达、分子分型分层后,单示踪剂组和双示踪剂组的SLN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按照肿瘤长径和DCE-MRI检查分层后,在肿瘤长径为2~5 cm或未行DCE-MRI检查的情况下,单示踪剂组的SLN检出率明显低于双示踪剂组(均P<0.05)。结论在乳腺癌SLNB中使用亚甲蓝单示踪剂和亚甲蓝联合核素双示踪剂SLN活检的效果相当,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乳腺癌亚甲蓝单示踪剂SLNB。
简介:摘要1例56岁男性淋巴瘤患者接受特瑞普利单抗(240 mg静脉滴注、1次/3周)联合利妥昔单抗、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抗肿瘤治疗。首次接受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后第5天,患者全身出现皮疹,躯干和四肢出现大面积红斑,伴瘙痒和疼痛,全身>30%皮肤出现表皮剥脱;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2.4×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1.5×109/L,红细胞沉降率162 mm/1 h,C反应蛋白74 mg/L,降钙素原1.09 μg/L。患者以往曾接受过利妥昔单抗、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抗肿瘤治疗,未出现皮肤反应,考虑可能为特瑞普利单抗引起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立即予患者保护性隔离护理,并予以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及抗感染等治疗。23 d后患者病情好转,破溃面积减少至10%;31 d后患者大部分破溃皮肤新生,实验室检查示红细胞沉降率46 mm/1 h,C反应蛋白15 mg/L,降钙素原0.04 μg/L。
简介:摘要颈部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主要的转移方式,其中,中央区是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常见转移区域,文献报道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的转移率为24.1%~64.1%。目前国际上,在术前评估颈部淋巴结为阴性(cN0)的PTC手术治疗过程中,中央区淋巴结是否行预防性颈清扫尚存争议。中央区淋巴清扫(cent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CLND)可以根治区域淋巴结,但是同时会显著提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关于中央区淋巴结亚区的研究逐步增多,目的在于让我们对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规律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有助于PTC患者能够得到更加精确的个体化治疗。淋巴结亚区研究对详细认识肿瘤淋巴结转移规律及为PTC患者CLND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回顾和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cN0 PTC是否行预防性CLND的现状,中央区淋巴结及其亚区的解剖范围和临床意义,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