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线状IgA大皮病(LABD)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表皮下水疱病。目前针对LABD的研究尚不完善,多为病例报道。本文综述LA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近期研究。

  • 标签: 皮肤疾病,水疱大疱性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IIF-SSS)在大类天疱疮(B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单中心临床回顾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就诊的初诊BP患者163例,对照组404例,包括天疱疮161例、湿疹67例、药疹26例、多形红斑23例、结节痒疹18例等。于患者用药前采血,行IIF-SSS、BP180 NC16A ELISA及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测,比较IIF-SSS在BP诊断中的价值。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及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法或McNemar test检验。结果BP组IIF-SSS、BP180 NC16A ELISA、DIF阳性例数分别为160、153和127,对照组分别为0、18和26。IIF-SSS、BP180 NC16A ELISA、DIF诊断BP的敏感性分别为98.15%、93.86%、77.91%,特异性分别为100%、95.54%、93.56%。IIF-SSS和DIF诊断BP具有较强的一致(Kappa系数=0.767,P < 0.001)。结论IIF-SSS诊断BP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可作为BP诊断的常规方法。

  • 标签: 类天疱疮,大疱性 诊断 荧光抗体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IF-SSS),评价其在大类天疱疮(BP)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调整试验条件,利用正常人包皮或非包皮皮肤制备盐裂底物,分为3组:传统组在4 ℃旋转皮肤48~72 h;低温浸泡组在4 ℃浸泡皮肤48~72 h;室温浸泡组在室温25 ℃(23 ℃~27 ℃)浸泡皮肤24 h。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确诊的20例BP患者血清,采用倍比稀释法,利用上述3种试验条件制备的盐裂底物、未盐裂底物进行IIF检测。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两配对样本的比较。结果低温浸泡组在48~72 h未出现真表皮分裂;室温浸泡组非包皮盐裂底物与传统组一样,真表皮分裂界面位于透明板下部。20例BP患者血清,在室温浸泡组盐裂非包皮皮肤、盐裂包皮及传统组盐裂非包皮皮肤这3种底物上,抗体滴度的倒数M(Q1,Q3)分别为5 120(2 560,17 920)、1 280(640,2 560)、1 280(640,2 560)。室温浸泡组制备的盐裂皮肤效果优于传统组,其中19例(95%)BP患者的滴定抗体滴度比传统盐裂方法高出1~5个倍比稀释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8.04,P<0.001);而室温浸泡组制备的盐裂包皮与传统组相比,抗体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1,P>0.05)。在以正常未行盐裂的皮肤及包皮为底物的常规IIF中,抗体滴度的倒数分别为320(160,640)、480(160,1 120);室温浸泡组盐裂包皮、非包皮皮肤及传统组盐裂非包皮皮肤这3种底物上IIF检测的抗体滴度与常规IIF检测的抗体滴度一致或高出1~7个倍比稀释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6.47、14.83、5.26,均P<0.001)。结论采用室温25 ℃(23 ℃~27 ℃)浸泡法来制备盐裂底物,不仅耗时短,流程简单,而且检测BP抗体的敏感性等于甚至优于传统盐裂方法。

  • 标签: 类天疱疮,大疱性 诊断 荧光抗体技术,间接 温度 盐裂皮肤 方法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