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左心房黏液瘤外科术后新发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接受导管消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北京安贞医院2014年9月至2019年11月左心房黏液瘤术后新发房性心律失常并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9例。收集患者的基线临床数据、消融术中参数和围术期严重不良事件,并随访导管消融术后心律失常复发情况和临床预后,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导管消融术后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9例患者年龄(55.8±9.1)岁,男性3例(3/9),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3例(3/9),心房扑动(房扑)或房性心动过速(房速)6例(6/9)。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导管消融治疗,围术期均未发生卒中、心包积液、心脏压塞、血管并发症及大出血事件。随访40.0(27.5,55.5)个月,9例患者中有6例(6/9)初次消融术后维持窦性心律,总体窦性心律维持比例为2/3。3例房颤患者中有1例(1/3)出现早期房颤复发(术后3个月),6例房速或房扑患者中有2例(2/6)房扑患者出现极晚期新发房颤和/或复发房扑(分别为术后19、29个月)。3例复发患者中有2例接受再次消融,其中1例维持窦性心律。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复发黏液瘤,未发生死亡、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事件。结论左心房黏液瘤外科术后新发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导管消融安全、有效,可以作为一项治疗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特征低危心房颤动(房颤)患者(CHA2DS2-VASc评分男性≤1分,女性≤2分)的血栓栓塞风险,并为该类患者的抗凝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地连续入选2011年8月至2018年12月中国房颤注册研究中CHA2DS2-VASc评分男性≤1分,女性≤2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根据患者基线年龄、性别,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和血管疾病的情况,将其分为CHA2DS2-VASc评分0分组、1分组和2分组。所有患者每6个月电话或门诊随访1次,终点事件为包括缺血性卒中和系统性栓塞在内的血栓栓塞事件。计算血栓栓塞事件的年化发生率,并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比较合并不同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与CHA2DS2-VASc评分0分组之间血栓栓塞风险的差异。结果共纳入2 862例低危房颤患者,女性915例(32.0%),年龄(55.0±10.7)岁。CHA2DS2-VASc评分0分组933例(32.6%),1分组1 401例(49.0%),2分组528例(18.5%)。随访期间(中位随访1.5年,共5 811.82人年)共发生33例血栓栓塞事件,整体年化发生率为0.57%(95%CI 0.40~0.80)。其中CHA2DS2-VASc评分0、1及2分组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数分别为8、11及14例,年化发生率分别为0.40%(95%CI 0.20~0.81)、0.39%(95%CI 0.22~0.71)及1.34%(95%CI 0.80~2.27)。CHA2DS2-VASc评分2分组(HR=3.53,95%CI 1.48~8.44,P=0.005)及其中年龄65~74岁的女性患者(HR=2.67,95%CI 1.63~4.38,P<0.001)的血栓栓塞风险显著高于CHA2DS2-VASc评分0分组。结论低危房颤患者中,年龄65~74岁的女性血栓栓塞风险较高,对于该类患者可能需要更积极地考虑口服抗凝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高辛用于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远期安全性。方法中国心房颤动注册研究在北京市31家医院前瞻性纳入房颤患者25 512例,排除行射频消融术,最终纳入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1 810例。根据是否服用地高辛分为服用地高辛组和未用地高辛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临床结果,并通过Cox回归分析进行校正。主要终点事件是全因死亡。结果随访中位数时间3.05年。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基线未用地高辛组相比,基线应用地高辛组明显升高冠心病合并房颤的全因死亡(HR=1.28,95%CI 1.01~1.61,P=0.038)、心血管死亡(HR=1.48,95%CI 1.10~2.00,P=0.010)、心血管原因住院(HR=1.67,95%CI 1.35~2.07,P=0.008)和复合终点事件(HR=2.02,95%CI 1.71~2.38,P<0.001)的风险。心力衰竭(心衰)亚组结果显示,地高辛未增加全因死亡风险,但明显增加心血管死亡(HR=1.44,95%CI 1.05~1.98,P=0.025)、心血管原因住院(HR=1.44,95%CI 1.09~1.90,P=0.010)和复合终点事件(HR=1.37,95%CI 1.01~1.70,P=0.004)风险。无心衰亚组结果显示,地高辛仅明显增加全因死亡风险(HR=2.56,95%CI 1.44~4.54,P=0.001)。结论地高辛明显增加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可能与增加无心衰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死因构成,并探究其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2011年8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心房颤动注册研究队列中服用抗凝药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在排除了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及1年内失访的患者后,共纳入2 248例患者。对入组的患者进行随访,入组后第3、6个月进行随访,之后每6个月随访1次。终点事件为死亡,包括心血管病死亡、非心血管病死亡及原因不确定的死亡。根据随访结束后患者存活状态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并使用Fine-Gray竞争风险模型分析心血管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 248例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年龄(67±10)岁,女性占比41.1%(923/2 248)。随访(42±24)个月,共有21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8/100人年。最常见死因为心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的55.0%(120/218),而心血管病死亡中首位死因为心力衰竭(心衰)恶化,占总死亡的18.3%(40/218),因缺血性卒中死亡者仅占总死亡的8.7%(19/218),因出血事件死亡者占总死亡的12.9%(28/218)。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05,95%CI 1.04~1.07,P<0.001),贫血(HR=1.81,95%CI 1.02~3.18,P=0.041),心衰(HR=2.40,95%CI 1.75~3.30,P<0.001),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HR=1.59,95%CI 1.21~2.13,P=0.001),心肌梗死(HR=2.93,95%CI 1.79~4.81,P<0.001)是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Fine-Gray竞争风险模型提示,年龄(HR=1.05,95%CI 1.02~1.08,P<0.001),心衰(HR=2.81,95%CI 1.79~4.39,P<0.001),缺血性卒中/TIA(HR=1.50,95%CI 1.02~2.22,P=0.041),心肌梗死(HR=3.31,95%CI 1.72~6.37,P<0.001)是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心血管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接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卒中在死因中占比较小,而心衰恶化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死亡原因。心衰、缺血性卒中或TIA、心肌梗死与房颤患者死亡率高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水平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数据来自多中心、前瞻性中国房颤注册队列研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连续纳入2011年8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市31家医院的NVAF患者18 703例,根据患者入院时是否合并糖尿病及其空腹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5组,分别为血糖正常组、糖尿病前期组、血糖控制严格的糖尿病组、血糖控制一般的糖尿病组和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组。患者入组后每6个月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主要随访终点为血栓栓塞事件,包括缺血性卒中和系统性栓塞;次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和血栓栓塞事件的复合终点。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空腹血糖水平与终点事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的18 703例NVAF患者年龄(63.8±12.0)岁,男性11 503例(61.5%)。其中血糖正常组11 877例(63.5%)、糖尿病前期组2 023例(10.8%)、血糖控制严格的糖尿病组1 131例(6.0%)、血糖控制一般的糖尿病组811例(4.3%),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组2 861例(15.3%)。已经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的4 803例患者中,严格控制血糖达标的患者共1 131例(23.5%),其中血糖过低(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4.4 mmol/L)的患者有328例(29.0%)。随访(51±23)个月,最长82个月,随访结束时984例(5.3%)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血糖正常组、糖尿病前期组、血糖控制严格的糖尿病组、血糖控制一般的糖尿病组和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组的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10/100、1.41/100、2.09/100、1.46/100和1.71/100人年(χ²=53.0,log-rank P<0.001);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6/100、2.17/100、4.08/100、2.58/100、3.16/100人年(χ²=72.3,log-rank P<0.001);血栓栓塞事件和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其余4组均较血糖正常组高(P均<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血糖正常组相比,糖尿病前期组(HR=1.23,95%CI 1.00~1.51,P=0.049)、血糖控制严格的糖尿病组(HR=1.32,95%CI 1.06~1.65,P=0.013)和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组(HR=1.26,95%CI 1.01~1.58,P=0.044)的NVAF患者血栓栓塞风险升高。结论空腹血糖升高或者过低可能是NVAF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AS和CHA2DS2-VASc评分两种卒中风险评估模型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全因死亡、血栓栓塞、大出血事件以及复合终点发生方面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从中国房颤注册研究(CAFR)中,选取年龄>18岁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CAS评分组和CHA2DS2-VASc评分组,并根据基线和随访过程中抗凝状态筛选出2组中依从评分规范抗凝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并定期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是否接受抗凝治疗以及终点事件。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血栓栓塞和大出血事件,复合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和血栓栓塞事件。分析CAS评分组和CHA2DS2-VASc评分组相关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两组相关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5 206例房颤患者,年龄(63.6±12.2)岁,女性2 092例(40.2%)。其中CAS评分组2 447例(47.0%),CHA2DS2-VASc评分组2 759例(53.0%)。CAS组左心室射血分数<55%、非阵发性房颤、口服华法林比例以及HAS-BLED评分低于CHA2DS2-VASC组,而既往糖尿病病史和抗血小板药物服药史比例高于CHA2DS2-VASC组,其余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82.8±40.8)个月,CAS评分组中有225例(9.2%)发生全因死亡,186例(7.6%)发生血栓栓塞事件,81例(3.3%)发生大出血事件,368例(15.0%)发生复合终点事件。CHA2DS2-VASc评分组有261例(9.5%)发生全因死亡,209例(7.6%)发生血栓栓塞事件,112例(4.1%)发生大出血事件,424例(15.4%)发生复合终点事件。两组患者在全因死亡、血栓栓塞、大出血事件以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值分别为0.643、0.904、0.126、0.599)。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也显示,两组患者在全因死亡、血栓栓塞、大出血事件以及复合终点发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R值(95%CI)分别为0.95(0.80~1.14)、1.00(0.82~1.22)、0.83(0.62~1.10)、0.96(0.84~1.11),P均>0.05。结论在中国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CAS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在预测全因死亡、血栓栓塞事件以及大出血事件方面效价相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腔内超声辅助房间隔穿刺术应用于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观察性研究。连续入选2020年7至9月于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入选患者年龄均≥18岁且心电图明确记录存在房颤。根据是否采用了心腔内超声辅助穿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心腔内超声辅助X线行房间隔穿刺组(超声组)和X线辅助下行房间隔穿刺组(X线组)。记录入选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阵发房颤比例、再次消融比例、CHA2DS2-VASc评分、既往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心脏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参数(包括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末期内径)。记录两组患者首次出针的情况并计算成功率以及房间隔穿刺时间、放射暴露时间及房间隔穿刺并发症等指标。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241例,其中超声组123例、X线组118例。入选患者的年龄为(62.5±8.0)岁,男性138例(57.0%),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135例(56.0%),再次消融的患者43例(17.8%)。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比例以及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患者的比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X线组比较,超声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61.7±4.9)% 比(63.0±4.4)%,P=0.022],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大[(48.0±2.9)mm 比 (47.0±3.4)mm,P=0.011]。超声组患者房间隔首次出针成功率高于X线组[94.3%(116/123)比79.7%(94/118),P=0.001],射线暴露时间短于X线组[(31.3±7.9)s比(124.8±35.7)s,P<0.001)],而房间隔穿刺时间较X线组长[(10.1±1.8)min比(8.2±1.3)min,P<0.001]。并发症方面,与X线组比较,超声组误穿心包的发生率较低[0比3.4%(4/118),P=0.039],穿间隔后一过性ST段抬高发生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3/123)比1.7%(2/118),P=0.999]。结论心腔内超声辅助房间隔穿刺术可有效提高房间隔穿刺准确度、缩短放射线暴露时间,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