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我国经济呈快速发展趋势,经济的发展带动各个行业的进步,尤其是我国的地铁行业。我国地铁行业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就,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开始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入地铁行业中,有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加入,实现地铁自动化,并为地铁行业注入智能化技术,在地铁行业中融入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要趋势,也是必要条件。现在,我国各个行业都开始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地铁行业也不例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推动地铁的建设,促进地铁行业的进步,本篇文章主要以电气自动化为中心展开论述,分析如何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入地铁行业中,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简介:摘要35kV及以下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往往会由于自然或者人为因素造成电气设备发生绝缘损坏、断线、过负荷等情况,使电网进入异常运行状态。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控制,就会引起电力系统震荡,供电稳定失衡,甚至使电网瓦解,并导致大面积停电,造成严重后果。为了防止事故发生,现代化35kV及以下电力设备上都安装继电保护装置,35kV及以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自动切除故障设备和消除异常情况的技术与装备,对电力系统的维护具有很大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骶前复发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直肠癌骶前复发的诊断为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后,肿瘤复发向后累及骶前软组织和(或)侵犯骶尾骨或骶神经根;根据临床症状(盆腔、背部或下肢疼痛;便血、排粪次数增多和异常分泌物)、体检会阴或盆腔肿块,结合影像检查结果和结肠镜病理组织学活检结果,经多学科协作团队(MDT)评估证实。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原发直肠癌不伴远处转移,且接受直肠癌根治手术者;(2)诊断为直肠癌骶前复发;(3)住院及门诊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根据上述标准,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直肠癌骶前复发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直肠癌骶前复发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72例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27例,男女比1.7∶1.0,中位复发年龄58(34~83)岁,中位复发间隔时间为2.0(0.2~17.0)年。48.6%(35/72)的患者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25.0%(18/72)的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骶前复发部位为骶前软组织36例(50.0%),低位骶骨(S3~S5)或尾骨25例(34.7%),高位骶骨(S1~S2)11例(15.3%)。采用根治性手术(经腹或经腹会阴联合切除、单纯骶骨切除及腹骶联合切除等)47例(65.3%),非根治性手术(结肠造口、减瘤手术)12例(16.7%),未接受手术治疗(姑息放化疗、营养支持治疗)13例(18.1%);33例(45.8%)接受放疗和(或)化疗(药物包括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卡培他滨、伊立替康等)。全组患者随访率100%,中位随访时间19(2~72)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4(1~65)个月,1年和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7.1%和3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时年龄(P=0.031)和手术治疗情况(P<0.001)与患者骶前复发的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根治性切除是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RR=0.140,95%CI:0.061~0.322,P<0.001)。结论直肠癌骶前复发较多发生于术后2年内,疼痛为常见临床症状,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的患者预后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P根除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膜及血清CRP、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片治疗,实验组加用抗Hp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血脂指标和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治疗前两组的CAIMT、CRP、血脂指标和HCY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CAIMT、CRP、TC、TG、HCY水平均明显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伴Hp感染患者治疗中,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Hp根除治疗,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状改善,患者的血脂、炎症因子指标等均显著缓解,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复发子宫颈癌患者行盆腔廓清术的围手术期情况及近期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8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盆腔廓清术的局部复发子宫颈癌患者共1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手术情况、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情况。结果(1)17例局部复发子宫颈癌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1岁(27~64岁);病理类型:鳞癌13例,腺癌2例,腺鳞癌2例;初次治疗时13例接受了放疗、4例未放疗。(2)17例局部复发子宫颈癌患者均行盆腔廓清术,其中行全盆腔廓清术(包括膀胱、部分输尿管、直肠及部分阴道)9例、前盆腔廓清术(包括膀胱、部分输尿管及部分阴道)8例,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中位手术时间为450 min(240~76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为2 200 ml(200~8 400 ml),中位术后住院时间为17 d(9~55 d),中位住院费用为83 857元(41 588~296 354元)。(3)17例行盆腔廓清术的患者中,16例出现早期并发症,最常见者为发热(14例);14例出现晚期并发症,最常见者为泌尿系统感染(12例)。(4)17例行盆腔廓清术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6.0个月(3~44个月);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9.0个月(2~44个月),其中13例初次治疗接受放疗患者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9.0个月(2~30个月),4例初始治疗未放疗患者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10.5个月(2~44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0);11例患者在盆腔廓清术后接受了辅助治疗,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12.0个月(2~44个月),6例患者未接受术后辅助治疗,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5.0个月(2~9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盆腔廓清术的手术范围大、术后并发症多、住院费用高,术后接受辅助治疗可改善部分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其临床价值和卫生经济学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性评价预防性原发灶切除在转移灶不可切除且原发灶无症状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与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及筛选。中文检索词包括:结直肠癌、直肠癌、结肠癌、转移性、Ⅳ期、4期、无症状性、原发灶切除、切除原发灶。英文检索词包括:colorectal cancer、colorectal neoplasms、colon cancer、colon neoplasms、rectal cancer、rectal neoplasms、metastatic、stage IV、asymptomatic、primary tumor resection。检索期限从建库至2021年3月31日。纳入比较转移灶不可切除且原发灶无症状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初始行原发灶切除或初始行全身治疗的所有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及非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0软件对提取的研究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4篇文章,其中随机对照研究1篇,非随机对照研究13篇。累计样本量2123例,其中原发灶切除术组(PTR组)1162例,全身治疗组96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TR组在1年生存率(HR=0.80,95%CI:0.67~0.95,P=0.01)、2年生存率(HR=0.81,95%CI:0.71~0.93,P=0.002)、3年生存率(HR=0.82,95%CI:0.72~0.92,P=0.001)、4年生存率(HR=0.86,95%CI:0.75~0.98,P=0.02)和5年生存率(HR=0.85,95%CI: 0.74~0.97,P=0.02)方面均明显优于全身治疗组;PTR组中位生存时间相较于全身治疗组延长了4.35个月(MD=4.35,95%CI:0.99~7.72,P=0.015)。结论当前低级别证据显示,对于转移灶不可切除且原发灶无症状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防性行原发灶切除术可能是一种潜在安全可行的治疗策略。未来仍需要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验证结果的稳定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移性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转化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确诊并治疗的31例转移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理完全缓解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因素,并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转移性胃癌分型与术后病理缓解程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31例患者中肿瘤位于贲门胃底部13例,胃体部8例,幽门胃窦部10例。有10例术前影像学评价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腹腔种植转移10例,肝转移2例,肾上腺和脾转移各1例,多发转移5例。转化治疗术后病理有8例(26%)原发灶完全缓解(pT0),16例(52%)区域淋巴结完全缓解(pN0),7例(22%)病理完全缓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OR:20.082,95%CI:2.141~188.315,P=0.009)是病理完全缓解的独立影响因素。pT0可以显著改善无疾病生存时间(P=0.021)。结论转移性胃癌中单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转化治疗效果较好,pT0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