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持续质量改进在中药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我院中药房药品管理情况(持续质量改进前),共4300件,将其作为对照组,另择取2023年月至2023年6月我院中药房药品管理情况(持续质量改进后)进行分析,共4320件,将其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药品管理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中药房药品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后,观察组的药品管理差错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呈现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中药房药品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中药房 药品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多种神经系统病变或损伤均可引起神经源膀胱,神经源膀胱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可引起尿路感染、肾积水等多种并发症,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神经源膀胱的治疗方法依据其不同的病理机制和分类而制订,近年来骶神经电刺激成为治疗神经源膀胱的热点。本文就神经源膀胱近几年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我国对神经源膀胱的诊断及管理水平。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诊治 骶神经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4~12岁不同类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手功能和语言交流功能分级水平及其相关。方法选取诊断及分型明确,年龄在4岁以上能够配合检查的脑瘫患儿318例(痉挛型双瘫132例、四肢瘫27例、偏瘫32例、不随意运动型54例,共济失调型41例、混合型32例),均进行粗大运动功能(GMFCS)、手功能(MACS)、交流功能(CFCS)的分级。用Spearman′s相关系数分析不同类型脑瘫的GMFCS、MACS和CFCS中每2个分类系统间的相关和总的关联。结果脑瘫类型不同,GMFCS、MACS和CFCS三种功能分级系统的功能级别分布也不同,痉挛型双瘫、偏瘫的总体功能障碍最轻,而痉挛型四肢瘫、不随意运动型功能受限最严重。三个功能分类系统的相同分级的总一致为39.31%(125/318)。三种功能分级呈中度相关,在不同脑瘫类型间的相关程度也不同。GMFCS水平与MACS水平在四肢瘫和不随意运动型患儿相关最高(rs四肢瘫=0.95;rs不随意=0.93, P<0.05),在偏瘫患儿中不具相关(P>0.05)。GMFCS水平与CFCS在偏瘫和四肢瘫儿童高度相关(rs偏瘫=1.00、rs四肢瘫=0.82,P<0.05),但是在双瘫患儿中不具相关(rs=0.15, P>0.05)。MACS与CFCS在四肢瘫和混合型患儿的相关最高(rs四肢瘫=0.86和rs=0.82, P<0.05),但是双瘫和偏瘫患儿中未发现相关(P>0.05)。结论脑瘫类型不同,三种功能分级系统的功能级别的分布不同,且三种功能分类系统在不同脑瘫类型的相关也不同,其联合应用可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提供更全面功能框架的描述。

  • 标签: 脑性瘫痪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 手功能分级系统 交流功能分级系统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强 龙章彪 钱敏 冯俊 郭潇潇 杨爱明 游燕 费贵军 专家登录方式(审校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1年第03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100730,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合肥230022,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100730,
  • 简介:摘要患者男,57岁,因腹泻10个月,头晕4个月入院。患者每天1~2 L水样便,不含脓血,禁食试验阳性,胃肠镜检查无异常发现,血红蛋白及白蛋白大致正常;同时伴有双下肢感觉异常以及显著的直立低血压症状。既往有多年的血糖异常及长期大量饮酒史。入院后经多科讨论,通过腓肠神经活检找到了淀粉样变的证据,并结合尿免疫固定电泳、血清游离轻链及心肌核磁检查,确诊为轻链型淀粉样变。予马法兰联合地塞米松化疗后病情缓解。

  • 标签: 腹泻 低血压, 直立性 腓肠神经 淀粉样变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胰腺炎的临床内科药物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胰腺炎患者20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西药组患者100例,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患者104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完全缓解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治疗后3个月随访复发率均显著优越于西药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治疗无效患者均转入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结论针对老年胰腺炎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进行中药灌肠治疗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胰腺炎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靠高,可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应用和治疗。

  • 标签: 泮托拉唑 联合用药 十二指肠溃疡 临床效果 奥美拉唑 安全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肿尿路感染(emphysematou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EUTI)的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诊断为EUTI的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同一时间段非气肿尿路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EUTI的影响因素。结果(1)24例EUTI及53例非气肿尿路感染被纳入本研究。与非气肿尿路感染相比,EUTI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较低(t=-5.245,P<0.001),血尿素氮(Z=-4.361,P<0.001)、血清肌酐(Z=-4.543,P<0.001)、血糖(Z=-2.608,P=0.009)及三酰甘油(Z=-2.408,P=0.016)水平均较高,而糖尿病(χ2=13.453,P<0.001)和慢性肾脏病(χ2=17.936,P<0.001)者均较多。血清肌酐升高是尿路感染者发生EUTI的影响因素(OR=1.011,95% CI 1.001~1.020,P=0.025)。(2)大肠埃希菌是24例EUTI患者中最常见的致病菌(14例,58.3%),其他致病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2例,8.3%)、屎肠球菌(1例,4.2%)、泛菌属(1例,4.2%)和混合菌(1例,4.2%)。大肠埃希菌感染的EUTI患者中有10例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3)预后不良组(n=4)和预后良好组(n=20)住院天数(Z=-2.457,P=0.014)、休克(P=0.002)、自身免疫疾病(P=0.022)、血白细胞(Z=-2.091,P=0.036)、血尿素氮(t=2.432,P=0.024)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未得出EUTI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血清肌酐升高是尿路感染者发生EUTI的独立影响因素,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且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比例高。

  • 标签: 尿路感染 气肿 肾功能不全,慢性 危险因素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黛力新联合胃动力药与单独使用胃动力药对功能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并对黛力新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收治的90例功能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将实验组给予奥美拉唑、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黛力新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为奥美拉唑、马来酸曲美布汀用药,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达93.3%,其中显效的患者33例占实验组患者人数的73.3%,有效的患者9例占实验组人数的20.0%,没有疗效的患者3例,占实验组人数的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其中显效患者24例占对照组人数的53.3%,有效的患者8例占对照组人数的17.7%,没有疗效的13例占对照组人数的29%。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消化不良患者的黛力新联合给药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相对轻微,适宜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黛力新 奥美拉唑,马来酸曲美布汀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清除幽门螺杆菌对胃窦部黏膜病理的改变影响与萎缩胃炎的影响,了解幽门螺杆菌对炎症程度、腺体萎缩与肠上皮化生的影响。方法选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7例萎缩胃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清除胃窦部幽门螺杆菌清除治疗,分析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并跟踪随访患者一年时间,了解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成功治疗64例,失败43例;与治疗前相对比,治疗成功患者的炎症、活动、萎缩程度与肠上皮化生均明显改善,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治疗成功患者的炎症、活动、萎缩程度与肠上皮化生程度相对治疗开始改善效果较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萎缩胃炎患者,采用清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法进行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胃黏膜的炎症程度与活动度,因此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该种方法治疗萎缩胃炎。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萎缩性胃炎 影响
  • 简介:摘要老年人瘀血阻滞症日趋常见,是困扰老年人健康的一大难题,笔者以大黄蛰虫丸为主方进行加减,选取28例老年瘀血阻滞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疗效,以求在老年瘀血阻滞症的治疗上窥斑见豹。

  • 标签: 大黄蛰虫丸瘀血体会
  • 简介:摘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口腔健康教育是一个告知,动员与帮助人们采纳和保持口腔健康实践与生活方式的过程,其目的是使人们认识并能保持口腔健康。它是以教育的手段促使社区居民主动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并倡导所需的环境,以推动这一目标实现。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口腔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急性血源骨髓炎的临床特征、致病菌种类、并发症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收住的107例急性血源骨髓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特征等临床资料,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分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组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组;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根据随访患儿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症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07例患儿中男62例、女45例。就诊年龄5.6(1.7,10.0)岁,其中>28日龄至3月龄 5例(4.7%)、>3月龄至5岁 46例(43.0%),>5~12岁 43例(40.2%),>12~18岁 13例(12.1%)。首发症状包括急性发热35例(32.7%)、肢体疼痛24例(22.4%)、发热伴肢体疼痛23例(21.5%)。75例(70.1%)病原菌培养阳性中,化脓链球菌、肠炎沙门菌及大肠杆菌各1例(1.4%),金黄色葡萄球菌72例(96.0%),其中MSSA组47例、MRSA组22例,仅外院培养阳性且无药敏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MRSA组感染患儿居住农村、接受手术治疗的比例均高于MSSA组[14例(63.6%)比 18例(38.3%),21例(95.5%)比33例(70.2%),χ2=3.87、4.23,均P<0.05]。无并发症组患儿65例,有并发症组患儿42例。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脓毒症19例(17.8%)、化脓关节炎17例(15.9%)、静脉血栓12例(11.2%)。有并发症组出现精神改变、食欲减低和(或)乏力、病原培养阳性的患儿比例及入院至手术时间均高于无并发症组[18例(42.9%)比9例(13.8%)、20例(47.6%)比12例(18.5%)、34例(81.0%)比41例(63.1%)、3.5(2.0,6.0)比2.0(1.0,4.0)d,χ2=11.38、10.35、3.89,Z=2.21,均P<0.05]。预后不良组有合并症、合并局部并发症、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组[10/15比34.9%(30/86)、7/15比17.4%(15/86)、14/15比61.6%(53/86),χ2=5.39,6.40、4.4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急性期C反应蛋白是并发症(OR=1.01,95%CI 1.01~1.02)和不良预后(OR=1.01,95%CI 1.00~1.02)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血源骨髓炎首发症状以急性发热、肢体疼痛、发热伴疼痛多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精神改变、食欲减退和(或)乏力、病原培养阳性、入院至手术时间长者易发生并发症。患并发症、合并局部并发症、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者预后差。急性期C反应蛋白高是并发症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骨髓炎 预后 儿童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线粒体是能量代谢中心,通过不断的分裂、融合和转运形成高度互联的线粒体动态网络。均衡的融合/分裂比和精确的分布定位与线粒体自身及神经元生理活动的稳定性密不可分。脓毒症相关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SAE)为脓毒症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确切诊断和治疗方法。近来研究表明线粒体动态网络失衡是SAE进程中的关键病理机制。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探讨SAE时线粒体动态网络的构成形式和介导的关键分子表达变化以及针对线粒体动态网络治疗SAE的研究进展,以期为SAE诊治提供新思路,为靶向线粒体疗法治疗中枢系统疾病提供新方向。文章主要阐述参与构成线粒体动态网络的3种形式——融合、分裂和转运,以及介导的关键分子,并进一步说明线粒体动态网络稳定及关键分子表达水平对神经元发挥生理功能的意义。

  • 标签: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线粒体动态网络
  • 简介:摘要:2022年7月12日,某公司接到投诉称,当日集中配送午餐导致多名员工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随后接公司多名员工反馈员工餐亦有上述症状。因央厨配送午餐、员工食堂午餐均为炸酱面,上述人员有共同就餐史,且发病时间非常集中,怀疑为食物中毒。

  • 标签: 央厨 质量事故 食物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单切口机器人辅助根治前列腺切除术(RARP)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采用改良单切口RARP治疗的33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平均66.7(58~78)岁;中位PSA 20.77(2.89,56.44)ng/ml;Gleason评分平均7.0(6.0~9.0)分,其中≤6、7、≥8分者分别为11、15、7例;前列腺体积平均48.4(25.0~200.0)ml;体质指数≤25、>25 kg/m2的患者分别为17、16例;既往有手术史16例。临床分期cT2a~2cN0M0期32例,cT3aN0M0期1例。33例手术均由同一名术者完成。所有手术均于下腹部行5cm左右单切口,采用经腹膜外路径行RARP。记录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病理及随访结果。结果本研究3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或增加额外单孔通道器械;16例(48.5%)术中筋膜内保留双/单侧神经血管束。手术时间平均61.3(38.0~120.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72.2(45.0~220.0)ml;膀胱颈尿道吻合时间平均211.7(8.5~15.7)min;切口长度平均5.2(4.6~5.8)cm。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9(7.0~15.0)d;术后排气时间平均1.0(0.5~3.0)d;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平均6.8(6.0~14.0)d;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分期pT2a~2cN0M0期21例,pT3aN0M0期9例,pT3bN0M0期3例;切缘阳性6例(18.8%);闭孔淋巴结活检均阴性(0/7)。术后6周28例(84.8%)PSA<0.2 ng/ml;术后1个月29例(88.9%)尿控满意(每日使用尿垫量≤1片/d);术后3个月性功能恢复1例(1/11,9.1%)。结论腹膜外改良单切口RARP,术后患者恢复快,短期瘤控及尿控效果较好,切口美观,不受特定专用多通道腹腔镜入路装置限制,可操作强;但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结论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机器人手术 单切口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镜超声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自身免疫胰腺炎和胰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因梗阻黄疸初次就诊并确诊,且同时接受EUS的133例自身免疫胰腺炎和113例胰腺癌患者资料纳入回顾分析,根据随机号码按1∶1随机分成训练样本和验证样本。在训练样本,将两种疾病患者的10项EUS图像特征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比较两者EUS特征表现的差异,构建自身免疫胰腺炎与胰腺癌鉴别的预测模型,然后在验证样本检验其预测效能。鉴于胰腺实质弥漫或局灶回声减低判定上存在一定主观,为避免偏倚,本研究特此设计了2个预测模型。结果Logistic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胰腺弥漫回声减低(OR=591.0,95%CI:98.8~>999.9,P<0.001)及血管侵犯(OR=11.9,95%CI:1.4~260.2,P=0.023)是鉴别自身免疫胰腺炎和胰腺癌有统计学意义的预测因子。排除胰腺弥漫回声减低和局灶回声减低后剩余的8项EUS特征,经Logistic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强回声灶/索条(OR=177.3,95%CI:18.7~>999.9,P<0.001)、主胰管扩张(OR=60.5,95%CI:6.2~>999.9,P=0.004)、胆管壁增厚(OR=35.4,95%CI:3.7~>999.9,P=0.009)、淋巴结肿大(OR=16.8,95%CI:1.7~475.2,P=0.038)以及血管侵犯(OR=22.7,95%CI:2.0~725.7,P=0.028)是鉴别两者有统计学意义的预测因子。2个模型鉴别自身免疫胰腺炎与胰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5和0.979。当取最佳诊断阈值时,2个模型的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90%;对于鉴别困难的局灶型自身免疫胰腺炎与胰腺癌,2个模型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均>90%,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8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2个模型对于自身免疫胰腺炎与胰腺癌鉴别的预测价值较高,根据EUS特征表现对自身免疫胰腺炎与胰腺癌作出鉴别是可行的。

  • 标签: 胰腺肿瘤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胰腺癌 内镜超声 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