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腹腔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32例,按照患者的意愿分为腹腔组和开腹组,每组66例,分别行腹腔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药物用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组患者出血、感染、腹腔脏器损伤以及胆管损伤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6%,显著低于开腹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临床疗效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将随机选取的126例结肠癌患者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例来源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观察者实施腹腔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远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的远期转移率及局部复发率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实施腹腔手术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结肠癌 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取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月份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40例患者实施非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桡骨远端骨折手术,设为实验组。全程关注患者的手术进程,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优良率较高,与对照组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腕关节活动度较优,与对照组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患者腕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有积极意义,且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 非手术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髋臼和骨盆骨折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选择改良Stoppa入路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对象选取于2013年-2016年期间本院收治制定外科手术手段治疗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从中选取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编序,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n=40,对应手术入路为常规入路和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平均时间12个月随访,记录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记录不同手术入路下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所得数据观察组患者具备优越性,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评估不同手术入路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具备优越性,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结论对髋臼和骨盆骨折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时选择改良Stoppa入路方式,在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均对患者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Stoppa入路 髋臼 骨盆骨折 手术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颅底区域颅内外沟通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影像学特点和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3月,山东省耳鼻喉医院收治的36例侧颅底区域颅内外沟通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例,女性22例,年龄20~67岁,中位年龄48岁。总结患者症状、影像学特征性表现、病理类型、病变的发生发展规律、手术治疗策略以及预后等。结果36例侧颅底颅内外沟通肿瘤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神经源性肿瘤23例(面神经鞘瘤8例、来源不明的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6例、舌下神经鞘瘤3例、跨耳囊型迷路内听神经瘤3例、侵犯中耳的听神经瘤2例、迷走神经鞘瘤1例),脑膜瘤10例,Di1-2期副神经节瘤3例。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其临床表现不同,影像学特征也有较大差异。一期手术切除16例,分期手术20例;分期手术患者中10例已完成二期手术,5例待行二期手术,另外5例患者一期术后颅内残存肿瘤较前明显缩小,或者颅内残存肿瘤退缩、外移,与脑组织间隙增宽,患者选择随访观察。肿瘤全切率与病理性质有关,神经源性肿瘤全切比例为15/17,脑膜瘤全切比例相对较低(5/8)。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脑脊液漏和术区感染,2例术后感染均为颅内感染,3例脑脊液漏均发生于非分期手术病例。结论侧颅底颅内外沟通肿瘤临床较为少见,病理类型以神经鞘瘤为主,其次为脑膜瘤和副神经节瘤。对于该类型肿瘤,如果术区合并感染以及颈部侵犯范围较广泛者,建议分期手术,可以降低术后颅内感染风险以及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并降低二期手术颅内部分肿瘤切除的难度,提高安全性。

  • 标签: 侧颅底 肿瘤 耳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榄香烯注射液在食管癌围手术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80例,按照计算机产生的随机序列号分为试验组(n=90)和对照组(n=90),试验组术中胸腔冲洗、淋洒留置榄香烯注射液并术后静脉滴注;对照组术中应用生理盐水胸腔冲洗。观察两组安全性指标、近期疗效指标、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远期获益指标。结果试验组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肌酐升高、转氨酶升高、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3.33%(39/90)、0(0/90)、5.55%(5/90)、6.67%(6/90)、4.44%(4/90)、0(0/90),对照组分别为53.33%(48/90)、1.11%(1/90)、2.22%(2/90)、4.44%(4/90)、7.78%(7/90)、1.11%(1/9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802,P=0.179;P=1.000;χ2=0.595,P=0.441;χ2=0.424,P=0.515;χ2=0.871,P=0.351;P=1.000)。试验组术后拔管时间为(173.36±41.09)h,术后住院时间为(14.82±4.35)d,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为(81.43±3.89)分,对照组分别为(175.76±40.46)h、(15.34±5.22)d、(80.49±2.67)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95,P=0.695;t=-0.726,P=0.472;t=1.890,P=0.061)。试验组引流液总量为(665.39±201.31)ml,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11%(1/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2.67±213.84)ml和8.89%(8/9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173,P=0.032;χ2=4.211,P=0.040)。治疗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1周复查,两组的CD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45±6.96)% vs. (53.71±6.54)%,t=1.728,P=0.087];试验组的CD4+、CD4+/CD8+、NK细胞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9.43±5.05)% vs. (25.92±8.06)%,t=3.501,P=0.001;1.30±0.21 vs. 1.23±0.20,t=0.229,P=0.028;(254.20±15.21)个/μl vs. (237.05±10.73)个/μl,t=2.741,P=0.007]。试验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分别为(1.37±0.18)ng/ml、(1.26±0.28)ng/ml、(0.89±0.17)ng/ml、(1.06±0.24)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0.42)ng/ml、(2.92±0.45)ng/ml、(2.38±1.55)ng/ml、(2.82±0.15)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3.928,P=0.014;t=19.728,P=0.011;t=17.924,P=0.006;t=16.625,P=0.003)。试验组患者1年复发率为2.22%(2/90),半年死亡率为1.11%(1/90),对照组分别为5.56%(5/90)和2.22%(2/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95,P=0.441;χ2=0.000,P=1.000)。结论榄香烯无瘤技术序贯治疗联合术后静脉滴注对于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有积极作用,可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可行。

  • 标签: 食管肿瘤 榄香烯 吻合口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