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髂内动脉栓塞联合灌注化疗在进展期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对血清VEGF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进展期宫颈癌患者7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研究组实施髂内动脉栓塞联合灌注化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治疗后VEGF、VEGFR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4.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VEGF-A、VEGF-C、VEGF-D、VEGFR-2、VEGFR-3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内动脉栓塞联合灌注化疗在进展期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血清VEGF水平,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中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7月到2015年06月惠山区医院门诊接诊80例疑似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和巴氏细胞学技术制片筛查,并通过阴道镜病理活检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不同筛查方法宫颈癌筛查结果比较,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宫颈炎、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筛出率与阴道镜病理活检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巴氏细胞学技术制片宫颈炎、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筛出率明显低于阴道镜病理活检筛出率(P<0.05),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与巴氏细胞学技术制片总检出率均明显低于阴道镜病理活检检出率(P<0.05)。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能够取得较高的检出率,并且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具有无创的优点,灵敏度较高,建议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ⅡA1期宫颈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确诊的120例ⅡA1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1~63(49.2±4.6)岁。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对照组患者行根治性手术。观察研究组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分期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高危因素、间质浸润情况以及脉管癌栓的差异;采用后期放射性损伤评分标准评估比较2组患者急慢性放射性损伤的差异;通过随访比较2组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的差异。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分期的降期率为95.0%(57/60),术后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占15.0%(9/60)。2组患者围手术期出血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30、0.137、0.100,均P> 0.05)。在术后高危因素的比较中,研究组患者淋巴结(+)、残端(+)、宫旁浸润的发生率分别为3.3%(2/60)、1.7%(1/60)、0(0/6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3%(5/60)、3.3%(2/60)、6.7%(4/6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5,P<0.05);研究组发生术后间质浸润的患者中,病理完全缓解率、间质浸润浅1/3的百分比分别为15.0%(9/60)、31.7%(19/60),高于对照组的0(0/60)、20.0% (12/60),间质浸润中1/3和深1/3的百分比分别为41.7%(25/60)、11.7%(7/60),低于对照组的50.0%(30/60)、30.0%(18/6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75 ,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脉管癌栓的发生率为26.7%(16/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7%(34/6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1.109,P<0.01)。研究组患者1~2级急慢性放射性肠炎、急慢性放射性膀胱炎和急性血液学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27~6.508,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5年PFS率、OS率分别为66.7%、80.0%,高于对照组的65.0%、78.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7、1.96,均P>0.05)。结论ⅡA1期宫颈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可有效减少术后高危因素和放射性损伤,但不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微波手术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栓治疗柱状上皮位移效果。方法以我院从2012年6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220例采用宫颈微波手术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栓(每晚休息时将阴道栓一枚放入阴道深部,6天为一疗程)治疗柱状上皮位移患者为例,将其作为实验组,200例单纯采用宫颈微波灼烧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治疗时间、排液时间和不良反应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时间、排液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宫颈微波手术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栓治疗柱状上皮位移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使用宫颈微波手术,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简介:目的探索不同类型宫颈糜烂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6月~2007年6月花桥人民医院将121例宫颈糜烂患者(单纯型19例,颗粒型26例,乳头型56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纳米银女士凝胶抗菌器、YAG激光手术器、纳米银女士凝胶抗菌器加YAG激光手术器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其疗效和副反应。结果纳米银女士凝胶抗菌器对单纯型宫颈糜烂的治愈率显著优于颗粒型及乳头型(P〈0.05及P〈0.01);YAG激光手术器械对单纯型宫颈糜烂的治愈率显著优于颗粒型及乳头型(P〈0.01);纳米银女士凝胶抗菌器联合YAG激光手术器组对颗粒型治疗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乳头型宫颈糜烂的治愈率在3种方法中最高(P〈0.01)。副反应以纳米银女士凝胶抗菌器最少。结论单纯型及乳头型宫颈糜烂以纳米银女士凝胶抗菌器联合YAG激光手术器治疗宫颈糜烂最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甲状腺微小癌(TMC)患者通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60例TMC病例(72个结节)6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病例(74个结节)作为研究样本,依次纳入到观察组、对照组,2组患者均对其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判定“金标准”,记录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TMC的诊断结果,并计算各项诊断效能值,对2组患者的各项超声特征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TMC的诊断准确度为95.00%,诊断灵敏度为93.33%,诊断特异度为96.67%;与对照组进行组间平行对比低回声/极低回声发生率、微钙化发生率、A/T≥1发生率、血流RI≥0.7发生率、后方衰减发生率以及血流分级Ⅱ~Ⅲ级发生率均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TMC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其诊断的效能值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胃镜下黏膜切除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胃上皮内瘤变及早癌标本的病理学观察结果,分析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并提出改善检查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7月进行胃上皮内瘤变和早癌检查的患者60例进行检查分析,患者均进行胃镜下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术前、术后病理诊断,对比其差异。结果内镜切除术前后病理结果存在差异,术后符合率较低。结论胃镜下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的诊断中,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低,术后级别升高,术前的病理诊断并不能完全显示黏膜病变性质,因此需要进行定期内镜随访并对患者进行病理活检,保证确诊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眼症患者接受环孢素滴眼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组(等分两组),分在研究组患者采用环孢素滴眼液治疗,分在参照组患者采用萘扑维滴眼液眼液,观察治疗效果,统计临床治疗有效率,记录用药前后Schirmer 试验、BUT各项数据,以此对比治疗有效性。结果:统计两组数据,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对比参照着显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Schirmer 试验及 BUT 结果对比,治疗前两组数据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数据差异明显,研究组数据较高于参照着(P<0.05)。结论:环孢素滴眼液的应用,有助于干眼症患者治疗有效率提升,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应用效果理想,具有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