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儿童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压力性损伤管理中护理敏感指标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20年神经外科4级手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原因,并以2021年神经外科4级手术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作为敏感指标进行监测,探讨儿童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结果:2020年神经外科4级手术共计200例,其中发生压力性损伤为12例,经过计算发生率为6.0%;2021年神经外科4级手术共计219例,其中发生压力性损伤为7例,经过计算发生率为3.1%,由此可见,2020、2021年神经外科4级手术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敏感指标能够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改善儿童神经外科手术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以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基于水当量直径(WD)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WD)及剂量长度乘积(DLP)为衡量指标的儿童头颅、胸部及腹盆部CT检查诊断参考水平(DRL)典型值,衡量本医疗机构CT检查辐射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头颅1 391例,胸部1 386例及腹盆部1 035例患者CT影像资料,分别记录其年龄、CTDIvol、DLP,手动测量最中间扫描图像的前后径(AP)、左右径(LAT)、兴趣区面积(AROI)及面积内CT值(CTROI),按照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学会(AAPM)报告方法,计算有效直径(d)、WD、转换因子(f16/32XSIZE)及SSDEWD;将各检查部位分别按照年龄及体型进行分组:按照年龄分为<1、1~、5 ~、10~、15~岁5组,各分组患儿数分别为:头颅252、320、400、380及39例;胸部188、320、399、398及81例;腹盆部75、310、310、300及40例。头颅基于LAT分为<12.5、12.5~、14~、15~、16~ cm 5组,每组患儿分别为151、222、319、399及300例;胸部、腹盆部基于d分为<15、15~、20~、25~、30~cm 5组,每组患儿分别为胸部275、527、400、165及19例;腹盆部403、410、184、34及4例。统计各分组内CTDIvol、SSDEWD和DLP的第75百分位数,将其作为DRL典型值;并比较CTDIvol和SSDEWD在衡量辐射剂量上的差异。结果按年龄分组,以CTDIvol为衡量指标的头颅、胸部、腹盆部DRL典型值分别为14.9~24.1、1.8~4.5和2.0~7.5 mGy;以SSDEWD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分别为14.7~18.9、4.2~6.9和4.7~11.8 mGy;以DLP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分别为260~505、40~185和65~435 mGy·cm。按d分组,以CTDIvol为衡量指标的胸部、腹盆部DRL典型值分别为1.8~6.8和2.2~9.2 mGy;以SSDEWD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分别为4.2~9.1和4.9~13.0 mGy;以DLP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分别为40~255和85~545 mGy·cm。头颅按LAT分组,以CTDIvol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为14.1~23.1 mGy;以SSDEWD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为14.3~18.5 mGy;以DLP为衡量指标的DRL典型值为240~475 mGy·cm。头颅除年龄<1岁、LAT<12.5 cm分组外,CTDIvol均大于SSDEWD,头颅CTDIvol为(18.63±3.24)mGy,SSDEWD为(16.38±1.81)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8,P < 0.001);胸部、腹盆部各分组CTDIvol均小于SSDEWD,胸部CTDIvol为(2.77±1.02)mGy,SSDEWD为(5.22±1.26)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89,P < 0.001);腹盆部CTDIvol为(3.36±1.82)mGy,SSDEWD为(6.27±2.44)mGy,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115.16,P < 0.001)。结论本医疗机构DRL典型值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合理且较低水平,SSDEWD较CTDIvol能更准确反映辐射剂量,亟需建立基于SSDEWD的DRLs。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城区某单位儿童群体的健康状况。方法2019年10—11月对北京城区某单位职工的558例0~13岁子女进行健康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耳鼻咽喉科、心肺等。对体格状况和检出率较高的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将体质指数(BMI)≥P85(P为与标准化生长曲线相比的百分位数)定为超重、≥P95定为肥胖。用率和构成比来描述儿童体检各项目相关数据,用χ²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组、性别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检出率较高的项目主要有:超重、肥胖、鼻炎、龋齿、包茎等。儿童体重、身高≤P10的比率分别是3.4%和2.7%,≥P97的比率分别是12.0%和7.0%,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分别是13.8%和13.3%;儿童总体和男童中体重≥P97、身高≥P97、BMI≥P95比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均P<0.05),男童中BMI≤P5比率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但体重≥P75比率却随年龄增长而减少(P<0.05);男童中体重≥P75比率显著多于女童(P<0.05)。儿童中鼻炎患病率为39.8%,其中过敏性鼻炎患病率为14.9%;儿童总体3.0~5.9岁组过敏性鼻炎患病率显著高于0.0~0.9岁、6.0~9.9岁组(均P<0.05),女童3.0~5.9岁组总鼻炎患病率均显著高于0.0~0.9岁、1.0~2.9岁、10.0~13.9岁组(均P<0.05)。儿童龋齿患病率(剔除0.0~0.9岁组)为26.0%,儿童总体3.0~5.9岁组龋齿患病率显著高于1.0~2.9岁、10.0~13.9岁组(均P<0.05),男童、女童的3.0~5.9岁和6.0~9.9岁组龋齿患病率均显著高于1.0~2.9岁组(均P<0.05)。男童包茎率为31.5%,1.0~2.9岁、3.0~5.9岁组比率均显著高于6.0~9.9岁、10.0~13.9岁组(均P<0.05)。未发现肥胖与非肥胖儿童的过敏性鼻炎患病率、龋齿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超重肥胖严重程度超出预期,过敏性问题日益凸显,龋齿防治亟待改进,男童包茎问题有待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突破性感染的临床特点,为指导儿童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2021年12月27日至2022年2月7日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97例3~14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儿,根据是否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分成未接种组、部分接种组和完全接种组,比较3组的临床资料。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97例COVID-19患儿中,男49例,女48例;轻型87例(89.7%),普通型10例(10.3%),无重型及危重型。学龄前儿童(3~6岁)未接种、部分接种和完全接种的比例分别为56.5%(13/23)、30.8%(12/39)和17.1%(6/35),进度缓于学龄儿童(7~14岁)的43.5%(10/23)、69.2%(27/39)和82.9%(2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4,P=0.007)。完全接种疫苗患儿发热的比例为17.1%(6/35),低于未接种疫苗患儿的43.5%(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28)。未接种、部分接种和完全接种疫苗组入院时核酸检测结果显示,新型冠状病毒开放阅读框(ORF)1ab基因循环阈值(Ct值)分别为33.77(26.87,36.58)、35.23(33.45,38.57)和37.12(34.91,3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76,P=0.021);核衣壳蛋白(N)基因Ct值分别为32.26(25.85,36.18)、35.12(33.18,37.96)和37.26(34.27,3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84,P=0.020)。完全接种组核酸检测ORF1ab基因及N基因Ct值均高于未接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9,P=0.007; Z=-2.39,P=0.017)。完全接种组的病毒转阴时间为(9.9±4.1) d,短于未接种组的(12.8±3.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P=0.009)。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突破性感染患儿以轻症为主,接种疫苗可缩短病毒转阴时间。与未接种疫苗患儿相比,完全接种疫苗患儿的临床症状较轻,病毒载量较低。
简介:摘要编制2~6岁儿童看护者养育行为量表,并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验证。招募1 350名2~6岁儿童看护者,采用条目区分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量表结构、维度、条目进行分析,采用同质信度、折半信度、重测信度对量表信度进行分析,采用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对量表效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量表共包含7个维度,45个条目。同质信度分析显示,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5;折半系数为0.899;重测信度分析显示,两次测试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总分),0.854(社交),0.832(语言),0.871(大运动),0.893(精细动作),0.862(认知),0.832(自理),0.872(感觉)。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内容效度检验显示,项目评分的kendall系数为0.813(P<0.01);结构效度分析显示,本量表各维度与总量表、各维度之间均相关,各维度平均方差提取值均大于该维度与其他维度的相关系数。整体而言,本量表信度、效度良好,可以作为2~6岁儿童看护者养育行为的评价和指导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DoseRight技术条件下采用自制海绵垫使患儿颈椎保持前凸位进行颈部CT检查对其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的连续采集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颈部CT检查的1~5岁患儿125例,将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61例,试验组64例,对照组患儿仰卧于扫描床上头部固定于CT头颅支架内,实验组患儿仰卧于扫描床上,颈部用自制海绵垫垫高,使患儿头颅后仰且肩部下垂,采用荷兰飞利浦Brilliance128iCT进行数据采集,从工作站剂量报表获得患儿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并计算患儿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ED)和水当量直径剂量估算值(SSDEWD),测量患儿第3颈椎中部层面椎旁肌肉区和甲状软骨层面甲状腺区域的噪声值及信噪比,对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依据颈部各结构的显示情况,采用5分制评分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试验组患儿椎旁肌肉区和甲状腺区噪声值均低于对照组(t=-6.93、-7.41,P<0.05)而信噪比均高于对照组(t=5.74、6.14,P<0.05);两组患儿颈部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实验组(4.32±0.70)优于对照组(3.70±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7,P<0.05);实验组患儿颌咽角度数和椎体显示数目均高于对照组(t=4.94、5.09,P<0.05);对照组患儿的CTDIVOL、和分别较实验组高22.1%、26.0%和27.1%(t=6.17、5.11、4.35,P<0.01)。结论在DoseRight技术条件下采用自制海绵垫使患儿颈椎保持前凸位进行颈部CT检查能够降低辐射剂量同时提高图像质量;采用来表示患儿的辐射剂量更加准确。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肿瘤患者留置胸腹管引流期间发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方法 成立小组,选定主题,现状把握、目标设定、拟定对策并实施、评价效果。 结果 患者在留置胸腹管引流期间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由活动前的10%降至0%。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的风险认知,降低了留置导管期间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健康教育体会。方法以我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全面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溃疡性结肠炎知识认知达标率;饮食控制、维持用药、调试心理、加强锻炼的依从性;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SCL-量表中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健康教育组患者对溃疡性结肠炎知识认知达标率高于常规组,P<0.05;健康教育组饮食控制、维持用药、调试心理、加强锻炼的依从性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SCL-量表中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SCL-量表中各项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全面健康教育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认知,改善不良情绪,提高遵医行为,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性结肠炎的治疗体会。方法对2011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16例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性结肠炎患者进资料回顾分析。结果16例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可产生毒素A和毒素B,侵入肠黏膜后引起细胞病变,导致一系列感染相关临床表现。免疫学机制在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2例,94.1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24例,70.59%,干预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组患者满意率为31例91.18%,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23例,67.65%,干预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神经束蛋白(NF)155 IgG4抗体阳性(抗NF155阳性)的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患者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确诊的6例抗NF155阳性CIDP患者,对每例均行周围神经运动传导、感觉传导、针极肌电图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指标与电生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胫神经运动传导各项检测异常率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1.08,P=0.011),各项检测异常中以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减慢和末端运动潜伏期(DML)延长最多见。下肢神经传导总异常率(30/32,93.8%)与上肢神经传导总异常率(22/22,100.0%)、感觉神经传导总异常率(52/54,96.3%)与运动神经传导总异常率(42/42,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1.43,P=0.508;χ²=1.59,P=0.503)。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肠神经感觉神经各项检测异常率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4.96,P=0.001;χ²=10.00,P=0.007;χ²=9.95,P=0.008),感觉神经传导异常以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未引出最多见。针极肌电图检查异常率为9/14,上、下肢肌肉异常率分别为4/8和5/6,主要表现为自发电位合并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升高。病程与尺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和负波面积均呈负相关(r=-0.84,P=0.036;r=-0.76,P=0.011);年龄与正中神经MCV和尺神经MCV均呈正相关(r=0.89,P=0.019;r= 0.95,P=0.003)。正中神经DML与CMAP波幅呈负相关(r=-0.63,P=0.049),胫神经F波潜伏期与胫神经DML、CMAP波幅和MCV显著相关(r= 0.90,P=0.039;r=-0.96,P=0.012;r=-0.96,P=0.010)。结论抗NF155阳性CIDP患者运动和感觉神经、髓鞘和轴索均受累。尺神经CMAP波幅和负波面积对病程判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年龄越小,上肢神经脱髓鞘程度越重。胫神经F波潜伏期不仅反映近端病变程度,还可反映远端神经脱髓鞘与轴索病变。
简介:目的研究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6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基于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和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进行分组,将其划分为病例各为3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还采取了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观察组优良率为93.4%,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优良率为76.7%,护理满意度为80.0%,二者所存差异具有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老年性脑梗塞的临床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来予以护理,所获疗效显著,不仅可提高患者治愈率,同时还可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显著地提升,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