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以深圳市宝安区院外心搏骤停(OHCA)真实世界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宝安区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实际覆盖情况,探索符合快速发展城市特点的AED配置优化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连续性纳入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深圳市宝安区心搏骤停数据库登记的资料。通过计算每个OHCA事件发生地点与能够获取到的AED之间的最小距离,设定最小距离≤100 m为AED可覆盖,最小距离>100 m为AED不可覆盖,分析公共区域和非公共区域的AED覆盖情况;并分析假设对部分OHCA热点区域各配置1台AED后AED覆盖率的变化。基于目前宝安区公共区域内学校、政府、运动场所、地铁、旅游景点、公园的AED不能满足24 h可随时获取的实际情况,假设公共区域内所有AED均满足24 h可随时获取,分析可随时获取AED对AED覆盖率的影响。结果最终共纳入525例OHCA事件,OHCA发生率在住宅小区和工业区最高,分别为54.5%(286/525)和14.3%(75/525)。深圳市宝安区现有252台AED,在AED覆盖范围内发生OHCA事件数为115例,即使基于所有AED满足24 h内可随时获取的理想状态,覆盖率也仅为21.9%(115/525);公共区域与非公共区域AED覆盖率分别为31.6%(37/117)和19.1%(78/408),存在分布不均,非公共区域AED覆盖率偏低。假设对发生2例以上OHCA事件的住宅小区和工业区分别配置1台AED后,非公共区域AED覆盖率则由配置前的19.1%(78/408)提高至28.2%(115/408),可基本满足OHCA事件发生时能随时获取AED。目前宝安区公共区域内部分AED存在24 h不可随时获取的情况,如能达到公共区域内所有AED均满足24 h可随时获取的理想状态,则整体区域AED覆盖率可从16.8%(88/525)提升至21.9%(115/525),公共区域AED覆盖率可从29.1%(34/117)提升至31.6%(37/117),非公共区域AED覆盖率则可从13.2%(54/408)提升至19.1%(78/408)。结论目前宝安区AED配置分布不均,非公共区域AED覆盖率偏低。针对类似深圳的快速发展城市AED的配置策略应是:在保证AED 24 h可随时获取的前提下,优先覆盖包括住宅小区和工业区在内的非公共区域;在公共区域内应满足24 h可随时获取。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深圳市宝安区社会急救培训导师团的人员构成情况。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参加深圳市宝安区社会急救培训导师遴选学员为研究对象,学员依序参加导师初选班和强化班,考核合格经综合认证后成为正式导师,收集学员的学历、职称、所属医院及科室等信息;学员为院前急救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的分入急诊组,属其他科室的分为非急诊组。结果7期初选班共1 270人参训,经27期强化班后共有1 131人获正式导师资格,440人属于急诊组(38.90%)和691人属于非急诊组(61.10%);其中213人(18.83%)来自三级医院,525人(46.42%)来自二级医院,254人(22.46%)来自专科医院,139人(12.29%)来自社康中心。非急诊组导师中来自内科(15.77%)、外科(10.14%)、儿科(8.11%)、妇产科(7.96%)、五官科(2.62%)、社康中心(20.11%)、医疗辅助科室(24.29%)、行政后勤(11.00%)等不同科室。导师团中护士(64.13%)是培训主力,学士(71.02%)为学历主体,初级(53.18%)和中级(30.47%)为职称主体。结论深圳市宝安区以医务人员为主体建立的社会急救培训导师队伍,具有良好学历背景及人才梯队,其中急诊人有能力且应主导并动员医疗机构不同部门的医护人员参与社会急救技能培训事业。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缺乏规范的急救培训模式,如何针对有限的培训资源,有计划地合理统筹安排急救培训普及工作是我国社会急救体系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在深圳市宝安区政府的主导下,推进社会急救网格化管理"宝安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宝安模式"急救体系的特点为"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专家指引,科技支撑,社会参与",能有效缩短急救半径,获得急诊医学界、媒体和政府的一致认可。社会公众急救"按需培训"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明确各地区社会公众急救培训需求,进而组织实施的符合当地社会现况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具体措施包括:①建立当地心搏骤停数据库;②分析心搏骤停数据库,明确培训目标人群和内容;③建立本地社会公众急救培训登记管理系统。在我国现有国情下,"按需培训"有助于合理利用培训资源,有计划地统筹安排社会公众急救培训。本文根据作者所在研究团队发起的"宝安模式"经验,针对社会急救培训中"按需培训"理论进行阐述,旨在为中国社会急救培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分享《深圳市宝安区中小学生分层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方案》的执行经验,并观察其培训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应急医疗救援培训中心进行急救培训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记录学生人数、出勤导师数量、心肺复苏(CPR)培训模型及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培训模型的使用次数。将培训学生按3个学龄层次由浅到深增加授课内容及深度:小学生包括正确拨打120、意外伤害识别小动画、AED和海姆立克手法演示、CPR训练,用时40 min;初中生包括正确拨打120、意外伤害识别及简单处置、CPR及AED的应用、CPR训练、跟学AED及海姆立克手法等,用时90 min;高中生包括正确拨打120、意外伤害识别及正确处置、院外心搏骤停(OHCA)的识别、CPR及AED的要点、CPR及AED操作练习、海姆立克手法及止血包扎等,用时120 min。课程结束后,小学生采用志愿考核;初中生仅小班制需考核,大班没有考核要求,仅进行展示;高中生则须全部强制性考核。收集不同层次学生急救培训基本情况,比较不同层次学生CPR及AED培训模型使用情况、急救相关比例分布情况、急救培训考核通过情况的差异。结果200期急救培训中共有12 896名学生和2 086人次培训导师参与,共使用8 557次CPR培训模型及8 493次AED培训模型,每场学生平均(65.27±5.61)名,需要(10.52±10.43)名培训导师和(43.09±19.06)个CPR培训模型及(42.77± 18.61)个AED培训模型。学生与培训导师的比例为1∶(6.07±1.47),学生与CPR培训模型的比例为1∶(1.54±1.02),学生与AED培训模型的比例为1∶(1.54±1.03);最终有10 494名学生参加考核,考核参与率为81.37%;10 114名学生通过考核,考核通过率为96.38%。分层分析显示:与小学生比较,初中生平均每场培训人次明显增加(名:69.94±8.77比58.69±6.12,P<0.05),高中生平均每场培训人次明显减少(名:57.35±5.79比58.69±6.12,P<0.05),初中生培训导师比例明显降低(5.94±1.39比6.48±2.02,P<0.05),初中生和高中学生的考核率明显升高〔81.07%(6 667/8 224)、100%(2 313/2 313)比64.18%(1 514/2 359),均P<0.05〕,通过考核率明显降低〔95.47%(6 365/6 667)、96.88%(2 241/2 313)比99.60%(1 508/1 514),均P<0.01〕,这可能与小学生考核难度较低和志愿性考核比例低等原因有关。结论分层次进行中小学生急救培训对提高培训效果具有可行性,课程设置内容应由浅至深,同时应配置足够培训导师和培训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