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早期识别具有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提高转诊效率以及缩短再灌注时间,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大血管闭塞组患者的特征并筛选出其中能够预测大血管闭塞的因素。方法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32例经脑卒中绿色通道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了大血管闭塞组(LVO组)和非大血管闭塞组(非LVO组)之间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LVO组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NIHSS评分和D-二聚体。进一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NIHSS评分和D-二聚体的预测截断值。结果43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年龄(68.5±12.4)岁,男性275例(63.7%),其中LVO组245例(56.7%),非LVO组187例(43.3%),两组在年龄、脑梗死出血转化、溶栓治疗、血管内治疗、合并心房颤动、基线NIHSS评分[14.0(6.0~20.0)分vs. 3.0(1.0~6.0)分,P<0.05]、入院时D-二聚体值[0.9 (0.4~2.3) mg/L vs. 0.3(0.2~0.5) mg/L,P<0.0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较高的NIHSS评分(OR=1.22,95%CI:1.17~1.27)和较高的D-二聚体值(OR=3.10,95%CI:2.14~4.47)是大血管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NIHSS评分联合D-二聚体值对大血管闭塞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0.85(0.81~0.8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提示NIHSS评分>6.5分和D-二聚体>0.57 mg/L是预测大血管闭塞的临界值。结论基线较高的NIHSS评分和D-二聚体值具有早期预测大血管闭塞的价值,NIHSS评分>6.5分及D-二聚体>0.57 mg/L的患者应该及时转诊至高级卒中中心进行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剑突下与经肋间单孔胸腔镜胸腺切除术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胸外科行单孔胸腔镜全胸腺切除术治疗的308例胸腺上皮性肿瘤患者。术前均经影像学临床诊断为胸腺上皮性肿瘤,临床分期MasaokaⅠ-Ⅱ期,不合并肌无力症状。按照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胸腺切除术组(剑突组)和肋间单孔胸腔镜胸腺切除术组(肋间组),其中剑突组77例,男40例,女37例,年龄32~80岁,平均(58.0±11.8)岁;肋间组231例,男114例,女117例,年龄25~78岁,平均(54.8±11.4)岁。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基线资料进行匹配,对比分析两组术后短期和长期疼痛指标。结果全组无死亡,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胸腺切除术,无中转开胸。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共62对患者匹配成功,匹配后两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肺功能、合并症、病灶直径、病理类型、Masaoka分期、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剑突组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额外追加镇痛次数、术后疼痛持续时间≥3个月的患者比例均低于肋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剑突组患者术后出现肌无力症状,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其他均未出现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全胸腺切除术安全可行。相比肋间入路而言,剑突下入路具有不损伤肋间神经、术后疼痛(短期和长期)更轻的优势。
简介:摘要:本文以某型号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为例,在简单说明其运行问题的基础上,以技术改造、运行改进为切入点,阐述了尾气塔氯化氢排放的优化、炉体破裂问题的防控、防爆膜爆裂停炉事故的防控、下酸温度的控制等一系列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运行的改进措施,旨在推动氯化氢合成炉运行质量与安全性的提升。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房地产建筑工程项目市场需求在飞速增长,这也导致市场竞争的增加,但是,预期的结果不能仅仅通过降价或提高价格来实现。许多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已经认识到好的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使他们能够合理有效地分配自己的资源,确定更明确的目标。同时,好的管理也可以更好地刺激企业的发展。本文就精细化管理在房地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复杂袖式肺切除的手术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2016年至2019年共完成单孔胸腔镜袖式肺切除术(不包括楔形成形术和单纯血管成形术)167例,其中主要是上叶和下叶袖式肺切除术共141例;分析比较少见且难度更大的单孔胸腔镜袖式肺切除术26例,统称为"复杂袖式肺切除术"。纳入标准:超出一叶的袖式肺切除(两叶袖式肺切除或肺叶+肺段袖式肺切除),累及隆突的袖式肺切除,肺段的袖式肺切除,右中叶袖式肺切除。排除标准:胸腔镜辅助和开胸袖式肺叶切除,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单孔胸腔镜下常规肺叶(上叶和下叶)袖式肺切除术。纳入患者:右肺上中叶或中下叶袖式肺切除7例,左下叶+舌段袖式肺切除6例,累及隆突的袖式肺切除6例(其中袖式右肺上叶+隆突切除重建2例、袖式全肺切除1例、右主支气管节段切除+双隆突重建1例、袖式左肺上叶切除+隆突重建1例、袖式右肺中下叶切除+隆突成形1例),肺段的袖式切除4例(固有段切除2例、舌段切除2例),右中叶袖式肺切除3例。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病理分别是肺鳞状细胞癌15例、错构瘤4例、肺腺癌3例、腺样囊性癌1例、类癌1例、恶性淋巴瘤1例、淋巴结外窦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术中出血量50~1 000 ml,平均出血量(169±205.94)ml;平均手术时间(190.3±72.6)min,四分位间距150~232.5 min;术中清扫淋巴结站(5.86±0.99)站,均包含隆突下淋巴结;清扫淋巴结数目6~29枚,平均(14.04±5.41)枚;手术日引流量(265.41±173.98)ml,总住院时间(10.38±4.87)d,术后住院时间(4.96±1.90)d。恶性肿瘤中16例(16/19)接受术后化疗。长期随访:术后1例失访;2例术后余肺肿瘤复发、1例吻合口狭窄、1例术后进行放(化)疗后出现支气管食管瘘、1例术后乳糜胸。术后随访时间(15.6±10.7)个月。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至今,1例术后1年广泛转移死亡,其他患者均存活。结论单孔胸腔镜下完成复杂袖式肺切除是胸部微创技术的有益探索和重要进步,选择合适病例且熟练掌握胸腔镜技术的前提下可以使患者获得更佳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