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代动力化前路方形区螺钉系统(dynamic anterior plate-screw system for quadrilateral area,DAPSQ)的标准化置钉方法及其稳定性。方法截取6具防腐保湿处理的全骨盆标本,制作左侧髋臼高位双柱骨折模型,随机行第二代DAPSQ或前路重建+1/3管型固定。将标本装载于Zwick Z100电子万能试验机,模拟坐位以200 N、300 N、400 N、500 N、600 N、700 N、800 N垂直载荷加载,分别测试完整骨盆组、DAPSQ固定组和管型固定组轴向压缩位移、髋臼前后柱应变值变化,并计算刚度。结果随垂直载荷从200 N增加至800 N,三组标本轴向压缩位移均呈增加趋势(F=68.581,P<0.001;F=91.795,P<0.001;F=33.819,P=0.002)。管型固定组在各级载荷下轴向压缩位移均大于完整骨盆组和DAPSQ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完整骨盆组和DAPSQ固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0 N垂直载荷下完整骨盆组整体刚度为(220.72±70.33)N/mm、DAPSQ固定组为(185.68±48.49)N/mm、管型固定组为(135.83±60.58)N/mm,管型固定组骨盆整体轴向刚度低于完整骨盆组和DAPSQ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5,P=0.003;t=6.443,P=0.001),而完整骨盆组和DAPSQ固定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38,P=0.086)。在200 N~800 N各级载荷下,三组前柱测量点应变值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00 N~800 N各级载荷下,管型固定组后柱测量点应变值均大于完整骨盆组和DAPSQ固定组(P<0.05),而完整骨盆组和DAPSQ固定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重建+1/3管型固定相比,第二代DAPSQ固定髋臼双柱骨折模型后骨盆轴向压缩位移更小,轴向刚度更大,髋臼后柱应力的变化更接近完整髋臼应力分布情况,具有更为安全、可靠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 标签: 髋臼 骨折固定术,内 骨螺丝 骨板 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第1代与第2代动力化前路方形区螺钉内固定系统(DAPSQ)治疗髋臼T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采用手术治疗的28例髋臼T形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为(43.5±9.1)岁;采用第1代DAPSQ固定治疗。B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为(42.5±7.0)岁;采用第2代DAPSQ固定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患髋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8例患者术后获12~60个月(平均35.0个月)随访。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93.9±33.3)min]和术中出血量[(830.8±177.4)mL]显著少于A组患者[(231.3±40.0)min、(1 043.3±190.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A组优8例,良5例,差2例;B组优8例,良4例,差1例。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erle d'Aubigné & Postel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A组优9例,良3例,可2例,差1例;B组优9例,良2例,可2例。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和患髋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A组和B组分别有2、1例患者发生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结论与第1代DAPSQ相比,第2代DAPSQ可显著缩短髋臼T形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二者临床功能相当。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钢板联合重建接骨治疗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27例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23~61岁[(45.9±10.9)岁]。均采用微型钢板联合重建接骨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2 d采用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系统评估患侧髋关节功能。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Brooker分级评估异位骨化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48个月[36(24,36)个月]。手术时间为123~242 min[(165.4±29.8)min];术中出血量为170~550 ml[(358.3±111.3)ml];9例需要术中输血,输血量为300~500 ml[(377.8±66.7)ml]。住院时间为12~29 d[(21.4±4.7)d]。骨折愈合时间为12~24周[(16.3±3.0)周]。术后2 d 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评价:优21例,良3例,差3例,复位优良率为89%。术后3个月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为9~16分[(13.1±1.9)分],6个月为10~18分[(15.4±2.0)分],末次随访时为12~18分[(16.9±1.8)分](P<0.01);术后3个月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改良Merle D'Aubigné- Postel评分优0例,良7例,可11例,差9例,优良率为26%;6个月优3例,良19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为81%;末次随访时优18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5%(P<0.01)。术后无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随访过程中未见内固定松动移位和骨折复位丢失并发症发生。发生创伤性关节炎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并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异位骨化3例,其中Brooker分级Ⅰ级2例,Ⅱ级1例,均未对髋关节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结论微型钢板联合重建接骨治疗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的固定效果可靠,复位效果好,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髋臼 骨折,粉碎性 骨折固定术,内 微型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锁定接骨治疗老年内翻型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46例老年内翻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60~84岁[(71.9±5.7)岁]。均为新鲜骨折。25例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髓内钉组),21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接骨固定(接骨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周及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缓解程度,术后1,3个月及1年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术后2 d及1年的颈干角,判断有无颈干角丢失。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32个月[(19.7±6.6)个月]。髓内钉组切口长度[(7.1±0.6)cm]、手术时间[(60.8±5.2)min]、术中出血量[(64.4±8.4)ml]及骨折愈合时间[(10.0±1.0)周]均显著短于或少于接骨组[(13.6±0.9)cm、(80.2±8.1)min、(151.0±15.2)ml、(11.0±1.5)周](P<0.05)。随术后时间延长,两组VAS均显著降低,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1周及1个月髓内钉组VAS[(2.8±0.2)分、(1.1±0.2)分]均显著低于接骨组[(4.0±0.2)分、(1.5±0.1)分](P<0.05);术后1,3个月髓内钉组Constant-Murley评分[(59.9±6.9)分、(79.1±6.8)分]均高于接骨组[(50.1±8.5)分、(73.6±8.4)分](P<0.05),但术后1年髓内钉组Constant-Murley评分[(89.1±5.3)分]与接骨组[(86.4±6.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髓内钉组Constant-Murley评分优10例,良15例,优良率为100%;接骨组优8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为91%(P>0.05)。髓内钉组术后2 d及1年颈干角[(140.2±2.9)°、(139.6±2.3)°]与接骨组[(139.6±3.2)°、(138.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后1年颈干角均较术后2 d略有丢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1例肩峰下撞击,并发症发生率为4%(1/25);接骨组1例出现螺钉切出,2例肩峰下撞击,2例骨折延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24%(5/21)(P<0.05)。结论与锁钉接骨相比,交锁髓内钉治疗老年内翻型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快、疼痛减轻、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