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作者: 陈露 陈伟 田晓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超声科 400014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重庆市儿科学重点实验室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 400014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重庆市儿科学重点实验室 40001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趾列切除治疗儿童的临床效果及其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趾列切除治疗患儿手术前后足部尺寸变化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趾列切除征(1项或多项):(1)跖骨累及;(2)前足肥厚明显;(3)伴有并趾;(4)进展型趾;(5)受累足趾序列靠后;(6)患儿及家属强烈要求切除趾列。术后随访24~40个月。采用跖骨间宽度比和跖骨扩散角来评价患足的严重程度及手术前后的尺寸变化。采用趾调查问卷评价临床效果。根据临床结果分析前述趾列切除征对儿童的适用性。手术前后跖骨间宽度比以M(P25,P75)表示,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分析;手术前后跖骨扩散角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患儿15例(15足),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7~66个月,平均22个月;右足5例,左足10例。因跖骨受累切除趾列者9例,其中1例伴有并趾畸形;因前足增厚严重切除趾列者1例;因受累趾顺序靠后切除趾列者1例;因伴有并趾畸形切除趾列者3例;因患儿及家属强烈要求切除趾列者1例。15例中,第2趾列切除者8例,第3趾列切除者5例,第2、3趾列同时切除者2例。共有4例进展型趾。15例患儿术后足部体积均较术前明显缩小,跖骨间宽度比从1.14(1.07,1.29)降至0.91(0.84,1.01)(P=0.002),跖骨扩散角从(33.27±8.13)°降至(15.25±8.54)°(P<0.01)。所有患者术后左、右足均可穿同码鞋,其中9例不需鞋垫,其余6例患足较对侧正常足稍大,正常足侧需穿鞋垫。术后趾调查问卷评分为(9.2±0.8)分。结论趾列切除能最大限度缩小患足体积,达到较好的功能及外观重建效果。前述趾列切除征对儿童适用性良好,患儿可根据患足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及特点、患儿和家属的意愿选择趾列切除。

  • 标签: 足畸形 巨趾症 趾列切除 外科 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帕金森病(PD)运动并发风险分层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症状、延缓运动并发等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9年11月到2020年6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专病门诊或住院的PD患者,已接受药物治疗但未发生运动并发,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8数(PDQ-8 SI)>18.59。基线时,采集人口学特征、PD病史,左旋多巴用量(LD)、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完成PDQ-8、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Ⅱ和Ⅲ、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HAMD-24)、简易智能状态测验(MMSE)、匹茨堡睡眠指数(PSQI)和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的评估,评价PD患者运动并发发生风险,依次分为症状波动和异动高、中、低危组,分层制定用药方案。在随访6、12个月时复测上述指标;在随访3、9个月时记录用药信息、运动并发(症状波动和异动)和药物不良反应,完成PDQ-8评估。结果251例PD患者完成1年随访,男135例,女116例。基线时,年龄[M(Q1,Q3)]为66(60,71)岁,PDQ-8 SI[M(Q1,Q3)]为31.2(21.9,40.6)分。15.9%(40/251)患者处于症状波动高危,7.2%(18/251)处于异动高危;不同风险组的发病年龄、病程、治疗时程、UPDRS-Ⅱ和Ⅲ评分、H&Y分级、PDQ-8 S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2个月时,总人群PDQ-8 SI为12.5(9.4,18.8)分,ΔPDQ-8 SI为-15.6(-21.9,-9.4)分,ΔUPDRS-Ⅲ为-9(-16,-4)分,较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症状波动高危组ΔUPDRS-Ⅱ与症状波动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动高危组ΔPSQⅠ、ΔLD和ΔLED与异动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症状波动发生率为9.56%(24/251),异动发生率为5.97%(15/251)。结论PD运动并发风险分层治疗方案,在提高PD患者生活质量、兼顾改善运动症状和延缓运动并发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 标签: 帕金森病 运动并发症 风险评估 生活质量 疗效评价 随访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pelin-13对糖尿病相关性肌少大鼠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喂养雄性自发性2型糖尿病Goto-Kakizaki大鼠建立糖尿病相关肌少大鼠模型,同时每天给大鼠腹腔注射apelin-13(0.1 μmol/kg),实验时间为12周;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测量大鼠的饮水量、摄食量和体重,同时检测大鼠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血脂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称量大鼠腓肠肌的湿重,观察腓肠肌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模型+apelin-13组大鼠的饮水量在第8和12周均显著降低(F=7.17、7.91),摄食量(F=5.84、6.12)和体重(F=5.76、6.07)在第8和12周均显著增加(均P<0.05),空腹血糖水平在第8和12周均显著降低(F=8.07、8.24,均P<0.05),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第12周均显著降低(F=5.17、7.94、10.27、8.32、6.94、11.31,均P<0.05),大鼠腓肠肌的湿重显著增加[(0.63±0.04)g比(1.02±0.05)g,t=4.32、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apelin-13组大鼠腓肠肌中PI3K和p-Akt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t=7.32、8.07,均P<0.05)。结论Apelin-13对糖尿病相关肌少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骨骼肌中PI3K和p-Akt的表达有关。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肌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骨伤手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观察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疼痛物质、炎症反应递质指标、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疼痛物质、炎症反应递质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行中医骨伤手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腰疼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骨伤手法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是血液中炎性细胞的计数之比,反应了外周血中炎症系统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两者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NLR在骨关节损伤患者中增加,可预测术后死亡、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疼痛等并发的发生。本文拟对NLR在骨关节损伤及并发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NLR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关节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罹患低位直肠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案与腹腔镜保肛手术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7年06月至2020年05月选取低位直肠癌疾病需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的共计80例患者,随机做分组处理,对照组对所纳入的40例运用本科室日常工作中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对所纳入的40例运用腹腔镜保肛手术,就各项护理措施开展前后,两组所呈现出的治疗有效率评估值、并发评估值展开细致观测,并对比。结果:经对治疗有效率加以测定,观察组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经对并发加以测定,观察组2.50%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在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期间通过予以腹腔镜保肛手术,患者不适症状改善的同时并发减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水平。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传统开腹手术 腹腔镜保肛手术 治疗效果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