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矽肺是由吸入二氧化硅引起的肺部弥漫性纤维化病变,是发展中国家高发的职业疾病之一。迄今尚无明确的药物能够缓解或逆转矽肺所造成的肺部损伤。因此,尽早预防、诊断和治疗肺部纤维化十分重要。研究表明,慢性炎性环境对肺纤维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是一种在免疫应答中促进微环境炎性的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IL-1β的释放在矽肺发病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旨对矽肺发展病程、IL-1β产生的信号通路及两者的关系进行系统阐述。

  • 标签: 矽肺 白细胞介素1β 炎性小体 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 肺结节 纤维化 炎症 细胞因子
  • 作者: 姚孟维 陈卓 何骁 龙皎月 郭韡 邢伟 徐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年第09期
  • 机构: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科,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2,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科,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2;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重庆 400038,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北京 100088
  • 简介:摘要目前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已造成了全球大流行。尽管科研人员已经对2019-nCoV展开了深入研究,并解析出了分子结构,进行了进化树分析,但对于其具体的致病机制还缺乏足够认识,导致目前尚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药物与手段。由于2019-nCoV感染会引发过度炎症反应,进而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脓毒症是其致死的主要并发症,因此,在抗病毒和对症治疗的同时减轻炎症反应,才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间充质干细胞(MSCs)不仅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功能,还能发挥再生修复的作用,修复受损肺组织,可以考虑作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分析2019-nCoV的主要致病机制以及发展为ARDS的过程,并结合MSCs的研究现状,探讨其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意义与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充实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细胞因子风暴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尽管有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仍然易复发且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其中以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浸润为特征的鼻息肉更容易复发且疗效更差。本文就Eos在CRSwNP复发中的作用,特别是局部炎症微环境对鼻息肉复发的影响做一综述,为提高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减少复发提供参考。

  • 标签: 鼻窦炎 鼻息肉 嗜酸性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对氧糖剥夺(OGD)诱导的PC12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神经细胞株PC12,随机分为Sham(对照)组、OGD组、LMWH组及阻断剂组,其中阻断剂组又分为:Eritoran+OGD组、LMWH+Eritoran+OGD组、ST2825+OGD组、LMWH+ST2825+OGD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PDTC)+OGD组及LMWH+PDTC+OGD组;建立OGD细胞模型,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MyD88和核因子κB(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S100β的浓度变化。结果OGD组第1、2、3天的细胞活性较Sham组明显降低(P<0.05),LMWH处理后,可显著提高PC12细胞OGD后第2、3天的细胞活性(P<0.05),但较Sham组低。与Sham组相比,OGD组中TLR4、MyD88及NF-κB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F=144.9,710.5,79.51,P<0.01),当用LMWH处理后三种物质mRNA表达量下降,与OG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LR4/MyD88/NF-κB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Eritoran、ST2825、PDTC均可强化LMWH的抗炎作用。TLR4、MyD88及NF-κB的蛋白表达量同基因相一致。OGD组IL-1β、IL-6、TNF-α和S100β的表达显著高于Sham组(P<0.05);LMWH组其表达被抑制,与OG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Eritoran、ST2825和PDTC分别阻断TLR4、MyD88和NF-κB,炎症因子和S100β的浓度明显降低,但仍高于Sham组(P<0.05)。结论OGD会导致PC12细胞病理性损伤,S100β含量增多,炎症反应加重;应用LMWH可以改善细胞活性,下调炎症反应程度,对细胞有保护作用,同时使用TLR4/MyD88/NF-κB通路各个环节的抑制剂后,OGD上调炎症因子的作用皆被不同程度地抑制,提示LMWH可能通过TLR4/MyD88/NF-κB通路调节OGD诱导的PC12细胞的炎症反应。

  • 标签: 肝素,低分子量 TLR4信号通路 再灌注损伤 PC12细胞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33b靶向调控多聚嘧啶通道结合蛋白1(PTBP1)调控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的行为机制。方法选取乳腺癌及癌旁组织标本83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同时选取乳腺癌细胞系(MCF-7)、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iR-133b和PTBP1 mRNA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MCF-7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miR-133b模拟物(mimic)组、miR-133b inhibitor组、miR-133b mimic+PTBP1沉默组和miR-133b inhibitor+和PTBP1沉默组,噻唑蓝(MTT)实验与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MCF-7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变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PTBP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33b对PTBP1的靶向调控机制。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进行分析。结果miR-133b和PTBP1 mRNA在乳腺癌组织(0.94±0.18、4.28±0.27)及乳腺癌细胞的表达水平(1.09±0.22、3.65±0.19)分别明显低于和高于癌旁组织(2.12±0.09、t=4.343,P<0.05;1.37±0.21、t=6.006,P<0.05)及MCF-10A细胞(1.99±0.11、t=5.223,P<0.05;1.15±0.09、t=5.774,P<0.05)。miR-133b和PTBP1均与TNM分期(1.204±0.057、3.865±0.172,χ2=6.217,P<0.001)和淋巴转移(0.489±0.041、1.632±0.147,χ2=7.031,P<0.001)等明显相关,而与年龄(0.601±0.052、2.008±0.187,χ2=0.261,P>0.05)、分化程度(0.592±0.057、1.994±0.187,χ2=0.274,P>0.05)和病理分级无关(0.587±0.059、1.921±0.172,χ2=0.257,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33b mimic组增殖率[(35.43±1.74)%、(8.43±0.35)%,F=166.465,P<0.05]、迁移、侵袭细胞数(109±10.562、77±5.751,t=4.663,P<0.05;128±11.624、81±7.251,t=7.453,P<0.05)、bcl-2(2.78±0.32、0.76±0.11,t=4.122,P<0.05)和PTBP1表达(3.45±0.33、0.89±0.26,t=3.154,P<0.05)明显降低,G1期阻滞明显延长(F=276.872,P<0.05),bax表达明显增加(1.22±0.12、3.39±0.46,t=9.123,P<0.05),miR-133b mimic+PTBP1沉默组变化更为明显(1.22±0.12、7.71±0.23,t=6.009,P<0.05),miR-133b inhibitor组明显逆转上述指标变化(1.22±0.12、0.76±0.11,t=3.334,P<0.05),miR-133b inhibitor+PTBP1沉默组逆转更为明显(1.22±0.12、0.33±0.11,t=5.098,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显示miR-133b可靶向调控PTBP1。结论miR-133b靶向调控PTBP1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

  • 标签: 微小RNA-133b 调控多聚嘧啶通道结合蛋白1 乳腺癌 增殖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对氧糖剥夺(OGD)诱导的PC12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神经细胞株PC12,随机分为Sham(对照)组、OGD组、LMWH组及阻断剂组,其中阻断剂组又分为:Eritoran+OGD组、LMWH+Eritoran+OGD组、ST2825+OGD组、LMWH+ST2825+OGD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PDTC)+OGD组及LMWH+PDTC+OGD组;建立OGD细胞模型,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MyD88和核因子κB(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S100β的浓度变化。结果OGD组第1、2、3天的细胞活性较Sham组明显降低(P<0.05),LMWH处理后,可显著提高PC12细胞OGD后第2、3天的细胞活性(P<0.05),但较Sham组低。与Sham组相比,OGD组中TLR4、MyD88及NF-κB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F=144.9,710.5,79.51,P<0.01),当用LMWH处理后三种物质mRNA表达量下降,与OG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LR4/MyD88/NF-κB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Eritoran、ST2825、PDTC均可强化LMWH的抗炎作用。TLR4、MyD88及NF-κB的蛋白表达量同基因相一致。OGD组IL-1β、IL-6、TNF-α和S100β的表达显著高于Sham组(P<0.05);LMWH组其表达被抑制,与OG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Eritoran、ST2825和PDTC分别阻断TLR4、MyD88和NF-κB,炎症因子和S100β的浓度明显降低,但仍高于Sham组(P<0.05)。结论OGD会导致PC12细胞病理性损伤,S100β含量增多,炎症反应加重;应用LMWH可以改善细胞活性,下调炎症反应程度,对细胞有保护作用,同时使用TLR4/MyD88/NF-κB通路各个环节的抑制剂后,OGD上调炎症因子的作用皆被不同程度地抑制,提示LMWH可能通过TLR4/MyD88/NF-κB通路调节OGD诱导的PC12细胞的炎症反应。

  • 标签: 肝素,低分子量 TLR4信号通路 再灌注损伤 PC12细胞 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