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生命教育是佛教教育一个重要面向。作为当代一种重要佛教形态,"人间佛教",尤其是星云大师所开创台湾佛光山"人间佛教",在生命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理论和实践,为有效解决当代人所面临生命困惑提供了宝贵经验。面对当代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大学生自杀问题,"人间佛教"理应在大学生生命教育领域有所作为,也能够有所作为。大学生自杀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他们对生命本身究竟为何缺乏正确了解却是问题症结所在。"人间佛教"应该帮助大学生了解生命"空性"见,从而激发生命正能量,帮助他们度过生命灰暗期,重新树立生活信心。

  • 标签: 人间佛教 生命教育 大学生 自杀
  • 简介:所谓"家庭精舍",顾名思义,就是私人家庭"精舍"或佛教化,所体现是"佛家庭"理念,这个理念乃是"世出世间不二""人间佛教"思想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家庭"运动在当代中国方兴未艾,越来越多"佛家庭"在中国城乡出现,虽然还远谈不上普及,但也构成了当代中国家庭文化中一道独特风景.

  • 标签: 中国佛教 精舍 家庭 家庭精舍 佛化家庭
  • 简介:儒学佛学都在关注“人”,但其所关注角度是不一样,这一点在儒家颜元《存人编》和佛家宗密《华严原人论》中表现得很明显。在《存人编》中,颜元探讨“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其答案是只有实践了儒家“人伦”关系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人;而在《华严原人论》中,宗密则探讨“人本质究竟是什么”,其答案是“人本来是佛”。可以看出,颜元着眼于人实践形态,是要对人作出一个符合儒学价值判断,而宗密则着眼于人本来形态,是要对人作出一个符合佛学事实判断,两者这种差别体现了儒佛两家“人学”思想不同进路,即儒学实践进路和佛学形而上学进路。

  • 标签: 颜元 宗密 儒学 佛学
  • 简介:如来藏(真如)思想是中国佛教一个根本理论,它在《大乘起信论》和《大乘止观法门》中都被作了深刻而系统阐述,但是在这两个经典文本中,如来藏(真如)思想有不同内涵,分别对应于中国佛教两个面向,其中《大乘起信论》立“只具净法”“不空真如”以追求烦恼心和清净心区隔,而《大乘止观法门》则立“兼具染净二法”“不空如来藏”以追求烦恼心和清净心圆融。虽然“不空真如”和“不空如来藏”在佛学理论上有着不同诉求,但是在中国佛教修行实践过程中,两者又会有机地统一起来,即修行过程面向“不空真如”而修行结果则面向“不空如来藏”。

  • 标签: 《大乘起信论》 《大乘止观法门》 “不空真如” “不空如来藏” 中国佛教
  • 简介:文本零散性使其表面上看来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易学史上所诠释出来意义却丰富多彩,那么这许多意义究竟是从哪里来呢?意义来源有三个方面,即(一)天地赋予以意义,这就是的天地意义;(二)符号(卦爻符号和文字符号)之间逻辑关系会产生意义,这就是的逻辑意义;(三)人类将自己认识投射到上而形成投射意义.这三大意义及其来源有着中国式独特学理,即使是专门研究文本意义西方解释学对之亦不能完全加以解释.

  • 标签: 易经 天地 卦爻符号 解释学
  • 简介:易学是中国学术史上一大显学。学界对于易学史研究已取得了相当成就,但这一成就背后却还留存着一个遗憾.那就是我们易学史研究疏忽了易佛关系这一大课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我们没有研究在佛教传入中国前期,为什么佛教在儒学和道学相沟通同时却不与易学相沟通;(二)我们没有重视宋明以后存在大规模易佛沟通现象。本文以素描方式勾画出了一幅被学者们忽略了易佛关系图,有理有据地对疏忽易佛关系研究状态提出了警策,并以太虚大师易学思想为例,说明了易佛关系是不应该被疏忽

  • 标签: 易学 易学史 佛学 易佛关系 太虚大师
  • 简介:禅宗是中国最为彻底佛教宗派,学界以往在谈论禅宗中国特色时候都是将眼光集中于其对儒家和道家吸收上,而没有关注作为中国文化“群经之首”《易经》及其易学在禅宗中国过程中作用。实际上,作为禅宗宗派之一,曹洞宗在佛学理论上最大特点就是在禅宗“不立文字”框架下援引《易经》元素以及易学思想来阐释禅学,其历代祖师前赴后继“依易说禅”,自成一统。曹洞宗不用印度佛学概念而用中国本土易学来言说禅学,这是曹洞宗对于佛教中国一大贡献,而且这对于我们今天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如何运用周易道理来进一步发展包括佛教在内中国文化有着深刻启迪意义。

  • 标签: 禅宗 易学 曹洞宗 中国化 不立文字
  • 简介:中国佛教也象中国哲学一样普遍使用“体用”范畴以建言立论。虽然中国佛教中“体用”论中国哲学中“体用”论存在着某种关联,但两者却有本质不同,即中国哲学中“体用”论是“体——用”二元结构,而中国佛教中“体用”论则是“体——相——用”三元结构。《大乘起信论》将“体——相——用”三元结构“体用”论作为一个独立佛教原理推了出来,而随着《大乘起信论》之影响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各宗派——尤其是华严宗和天台宗——遂开辟出了各自深广“体相用”论域,此诚为中国佛教一大理论特色。

  • 标签: 中国佛教 体用 体相用 《大乘起信论》 华严宗 天台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