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院前急救加CT室静脉溶栓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率、再通率及死亡率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计划选取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开展调查,收治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急诊治疗)和研究组(院前急救加CT室静脉溶栓治疗)各有30例,就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超早期时间窗内接受溶栓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采用院前急救+CT室静脉溶栓治疗模式,在院前急救的基础上尽快进行CT室静脉溶栓治疗,提高血管再通率,恢复患者缺血半暗带脑组织血流,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缺血性脑卒 院前急救 CT室静脉溶栓 溶栓再通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侧裂入路,经皮层入路显微手术对HICH的应用价值。方法:所选的是2022年1月—2023年6月接收的32例HICH患者,分两组,各16例;经皮层入路显微手术是常规组的方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为试验组方法,分析治疗的结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有差异(P<0.05)。结论:为HICH患者施行侧裂入路显微手术的治疗效果优于经皮层入路显微手术,该手术所带来的创伤非常轻微,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经侧裂入路 经皮层入路显微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康复治疗学专业是我国康复治疗师人才的主要来源,其专业教育具有实践性强、技能要求高等特点。但目前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毕业能力与岗位能力要求衔接性欠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校院医教协同统合性不强等问题。基于此,上海杉达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深度校院合作,建立"2+1+1"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基地,并以临床为导向实施课程整合,同时深化院校共管长效机制,共建共塑双师型教师队伍,有效提升了专业建设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缩短了从学生到康复治疗师的角色转变过程,为应用型康复治疗人才培养提供了经验与参考。

  • 标签: 康复 康复治疗学 应用型人才 校院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理实一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用于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产妇剖宫产术的效果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21年6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术的HIV产妇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分级、麻醉相关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P)]、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麻醉效果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麻醉显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麻醉恢复时间较短(P<0.05);麻醉后5 min(T2)、切皮时(T3)、术毕即刻(T4),研究组MAP、HR较对照组低(P<0.05);术前、术后24 h,两组CD3+、CD4+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36),与对照组5.56%(2/36)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 min、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应用于HIV感染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均不会对产妇免疫功能、新生儿情况产生较大影响,但腰硬联合麻醉方案能获得更理想的麻醉效果,减轻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且具有安全性。

  • 标签: 剖宫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盐酸罗哌卡因 细胞免疫功能 血流动力学
  • 作者: 盛逸澜 刘浩 段周瑛 瞿强 李剑华 陈文华 余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80,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物理治疗学系,美国德克萨斯州北部登顿市 1155,上海杉达学院国际医学技术学院康复治疗学系,上海 201209,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80 上海杉达学院国际医学技术学院康复治疗学系,上海 201209
  • 简介:摘要在发达国家美国,康复科已是较成熟的医学相关学科,其教育培养体系、从业资格认证、学科分化等较为规范。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大健康产业的进展,康复相关行业的人才培养、专业化进程有待大力推进。康复治疗学重点针对功能障碍进行干预,而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往往需回归解剖结构,本文则基于解剖学重要性、应用价值,结合相关数据比较,浅探中国与美国的康复治疗学专业(物理治疗方向)差异,旨在为我国康复治疗相关专业发展提供借鉴与思考。

  • 标签: 解剖学课程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河西学院学生的口腔健康情况,口腔保健知识了解以及口腔保健意识及行为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得出结论,提出相应建议。以加强大学生群体对口腔保健的重视程度,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河西学院 200名 1-3年级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情况,口腔保健知识,口腔保健行为的调查。结果:正确刷牙时长的有 65例( 32.02%),提示在河西学院学生对于每天坚持 3-5分钟的刷牙时长的人群仅占少部分。与此同时,了解正确刷牙方式的为 102例( 50.25%),不了解正确刷牙方式的为 101例( 49.75%),有接近一半的同学并不了解正确的刷牙方式。在关于认为自己目前的口腔卫生状况如何的问题中,有 145例( 71.43%)认为口腔卫生状况一般,仅有 17例( 8.37%)认为自己口腔卫生状况很好。结论:河西学院学生口腔保健卫生认知普遍缺乏,口腔保健行为较差。

  • 标签: 口腔保健 知行度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胸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30例。A组实施采用术中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及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B组实施超声引导下使用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比较两种麻醉效果:两组患者术中心率、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两组患者术毕清醒时间、烦躁程度,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尿潴留、恶心呕吐、瘙痒、呼吸困难、嗜睡),术后连续观察呼吸功能。结果A、B组患者的术中心率、无创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毕的清醒时间少于A组;术毕30 min B组患者烦躁程度低于A组。B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尿潴留、恶心呕吐、瘙痒、嗜睡)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患者术后1、3 d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1、3 d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与A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1、3 d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实施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麻醉效果良好,既能减轻患者围术期各种不良反应,也能使患者呼吸功能尽快恢复,术后疼痛减轻,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超声 多发肋骨骨折 胸椎旁阻滞 疼痛
  • 作者: 陈文华 许海尔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5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23期
  • 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生命与健康产业研究院重症医学科 310000,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生命与健康产业研究院老年医学科 310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住院治疗并需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126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胃管组和鼻肠管组,每组63例。鼻胃管组患者给予鼻胃管营养支持方式治疗,鼻肠管组患者给予鼻肠管营养支持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找出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鼻胃管组与鼻肠管组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其他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营养评估、肠内营养开始时间、置管时间、是否进行机械通气是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鼻胃管组患者的院内总感染发生率高于鼻肠管组患者,置管前重度营养不良、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为入院后48 h内、置管时间≥7 d、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高,若患者无特殊情况,可选择鼻肠管营养支持方式进行治疗,患者需入院48 h后再进行营养支持,且置管时间不宜过长。

  • 标签: 肠内营养 院内感染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3例纵隔肿瘤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行全上腔静脉置换术,根据3D-CTBA重建影像技术进行术前手术规划,确定上腔静脉、左无名静脉、右无名静脉的形态、直径、受累范围和纵隔病灶的大小、部位。充分术前准备,麻醉干预。按照3D-CTBA重建结果,术中精准分离肿瘤周围组织,切除被侵组织肿瘤病灶和受累的上腔静脉、左无名静脉、右无名静脉部分。完整切除纵隔肿瘤,应用合适材料(人工血管、自体心包)行上腔静脉、左无名静脉、右无名静脉血管吻合重建。平均病灶直径7.5 cm,平均手术时间306 min,平均术中出血183 ml。术后病理诊断侵袭性胸腺瘤2例,胸腺癌1例。3例患者上腔静脉梗阻症状均得到改善,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至今均生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肉毒毒素注射后不同时间介入系列石膏固定治疗痉挛型脑瘫伴马蹄足患儿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3例痉挛型脑瘫伴马蹄足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儿均给予基础康复治疗(包括足跟步行、踢球训练、单脚站立、立位平台上下训练、平衡训练等),观察组同时于小腿三头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2周后行系列石膏固定治疗,对照组则于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即刻介入系列石膏固定治疗。2组患儿均石膏固定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6个月时分别运用改良Tardieu量表(MTS)、三维步态分析、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及自制问卷对患儿肌张力、步态、运动功能及护理情况进行评测。结果治疗后2个月、6个月时2组患儿MTS评分(伸、屈膝时踝跖屈肌R1,R2及R1-R2差值)、三维步态首触地时踝关节角度、支撑期和摆动期最大踝关节背屈角度、GMFM-88量表D区(站立)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个月时观察组MTS评分(伸、屈膝时踝跖屈肌R1,R2及R1-R2差值)、支撑期最大踝关节角度[(8.57±7.38)°]、GMFM-88量表D区评分[(88.79±21.19)分]及治疗后6个月时MTS评分[伸、屈膝时踝跖屈肌R1,R2及R1-R2差值]、支撑期最大踝关节角度[(5.53±9.16)°]、GMFM-88量表D区评分[(83.52±20.64)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2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首触地踝关节角度、摆动期最大踝关节背屈角度、步长、步速、GMFM-88量表E区评分与对照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肉毒毒素注射后延迟2周介入系列石膏固定较注射后即刻行石膏固定能更有效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踝跖屈肌张力及痉挛状态,改善踝关节活动范围与功能,减轻系列石膏固定引起的不适与疼痛。

  • 标签: 痉挛型脑瘫 马蹄足 A型肉毒毒素 系列石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超声雾化吸入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20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102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超声雾化吸入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患者在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超声雾化吸入药物治疗,相较单纯实施抗生素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化患者在患病和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生理舒适程度和生存质量,提升我国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与处置工作的技术发展水平,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予以广泛运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 治疗效果 护理对策
  • 简介: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并发疼痛,对正在积极治疗的患者,疼痛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能耐受各种必需原检查和治疗,减少疼痛的痛苦,延长寿命。也可以增加患者的活动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临终时也能相对减少痛苦。癌症患者疼痛的原因包

  • 标签: 多虑平 炎痛喜康 联合用药 药物治疗 癌症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