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信息处理技术是现代社会的基础,它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和分析。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信息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已经成为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 标签: 深度学习 信息处理技术 应用与挑战
  • 简介:摘要:智能变电站建设已经成为了电力事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供电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积极引入新的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在原有的传统设备发挥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智能化技术,加快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进度,同时供电企业要在开展作业中充实自身的规范制度,定时定期地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提升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增加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的安全性和电力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 标签: 智能变电站 变电运维 安全 设备维护
  • 简介:摘要:双减要求教师遵循减负增效的教育准则,主动回归教学正轨,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确保学生实现熟能生巧和事半功倍。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始将教学重心转移到学科作业设计上,精心设计探究性作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掌握科学高效的数据学习技巧。本文则结合双减政策下一年级小学生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的意义分析具体的设计对策,以期为双减政策的顺利落地以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双减”政策 一年级数学 探究性作业 设计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推进,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着新的要求,如何充分发挥教科书的应用价值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生物教师必须要灵活应用生物教科书中的插图进行“说图”教学,让学生在分析插图的过程中寻找细节,帮助学生掌握其中存在的知识要点与本质,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层次。基于此,本文围绕高中生物的“说图”教学分析展开探讨,以期为生物教师提供有效教学思路。

  • 标签: 高中 生物 说图教学 对策
  • 简介:摘要 新课标对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依据这一标准,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教学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激发学生增强写作的兴趣,鼓励学生对写作产生积极性,引导学生怎样来写好作文。

  • 标签: 兴趣 阅读 积累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推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需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必须要明确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丰富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情境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式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易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围绕情境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展开探讨,以期为生物教师提供有效教学思路。

  • 标签: 高中 生物 情境教学模式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术中晶状体后囊切开术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老年性白内障伴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80例(80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4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术,术中行一期晶状体后囊切开术;对照组40眼相同手术但术中未行后囊切开术。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随访期末,试验组术后未发生后发性白内障;对照组12眼(30.00%,12/40)发生后发性白内障(P<0.001)。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01)。结论一期晶状体后囊切开术预防后发性白内障效果良好。

  • 标签: 切开术,后囊,晶状体 白内障,后发性 玻璃体切除术 超声乳化术,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晶状体前后囊切开术治疗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CC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20年12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及硅油填充术4 500例(4 500眼)术后发生的囊袋收缩综合征12例(12眼)的临床资料,治疗采用23 G玻璃体切除器头进行前囊后囊咬切及硅油取出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视力、CCS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CCS发生率为0.27%(12/4 500),均发生在术后2~3个月。术中前囊及后囊切开成功率为100%,未发生由于实施前囊及后囊切开而导致的前囊或后囊开口撕裂等并发症。12例视力均得到提高。随访期末,无CCS复发或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结论晶状体前后囊切开术治疗囊袋收缩综合征的效果良好。

  • 标签: 综合征,收缩,囊袋 切开术,前囊,后囊 超声乳化术 植入术,晶状体,人工 玻璃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中心采用统一处理方法处理口腔器械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口腔器械260件,采用随即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口腔器械采用常规处理方式,观察组口腔器械采用优化处理方式。对比两组口腔器械清洁率等相关指标;对对比两组口腔器械处理效果。结果:两组器械湿包率和清洁率,观察组分别为99.23%,98.46%,均高于对照组的94.62%,93.08,差异显著,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口腔器械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粪类圆线虫感染相关肾损伤,并结合文献探讨粪类圆线虫相关肾损害的常见病理类型、发病机制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患者肾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改变,利用免疫病理、光镜及电镜检查了解肾小球病理类型;通过消化道内镜及活检了解消化道黏膜病理改变及病原体形态,分析肾脏及消化道病理改变与临床病理的联系。结果患者男性,26岁,以肾病综合征为首发表现,肾活检病理改变符合肾小球微小病变,伴间质灶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同时患者存在不明原因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IgE水平增高。临床予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2个月后,蛋白尿转阴,但患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头痛及消化道出血,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急诊胃镜显示患者胃体及十二指肠广泛充血、糜烂。胃黏膜活检见黏膜内多量细长、"S"形弯曲的蚴状病原体,患者同时存在双肺感染,脑脊液大肠埃希菌阳性及脐周皮肤紫色皮疹。患者确诊为重症粪类圆线虫感染。经过抗感染及驱虫治疗后,头痛及消化道症状消失,复查内镜未见寄生虫虫体。随访2年至今,未见肾病综合征复发。结论粪类圆线虫感染可以肾病综合征为首起症状而消化道症状轻微,伴有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IgE水平增高,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前需排除寄生虫感染,特别是在流行地区或存在可疑接触史的患者,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粪类圆线虫 肾病综合征 嗜酸粒细胞增多
  • 简介: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发展,培养小学中低段学生数学复习能力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从教育产生以来,有关复习的各种方法都在进行不断的尝试和革新,虽然各种数学复习方法都一定程度的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不免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更好的提升小学中低段学生数学复习能力,本文就研学后教下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中低段学生数学复习能力来进行探讨,期望见解可以为未来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能力做出一定的贡献。

  • 标签: 研学后教 思维导图 小学中低段 数学教学 复习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经各种方法治疗后仍不能降低眼压者30例(30眼)为临床试验组,经治疗后眼压降至正常者60例(60眼)为对照组。两组均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的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两组眼压得到有效的控制。手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平均消退时间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2.5±4.5)d及(4.2±2.3)d。术后6个月,试验组手术成功率为90.0%(27/30);对照组为93.3%(56/6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9,P=0.889)。两组均未发生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大泡性角膜病变、视网膜脱离或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但术后反应持续时间较久。

  • 标签: 高眼压 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小梁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水冲法抛光后囊预防超声乳化术后后囊浑浊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202例(240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100例(120只眼)采用水冲法抛光后囊和对照组102例(120只眼)采用传统抛光法。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后囊浑浊发生及处理。结果两组术中均未发生后囊破裂等并发症。术后残余皮质的发生率,试验组为0.83%(1/120),低于对照组的9.17%(11/20)(χ2=8.772,P=0.003)。术后12及24个月,试验组后囊浑浊发生率为3.30%及8.33%,低于对照组的10.83%(13/120)及27.50%(33/120)(χ2=5.128,14.988;P<0.05)。术后24个月内实施了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者,试验组9只眼(7.50%)少于对照组29只眼(24.17%)(χ2=12.507,P<0.05)。结论水冲法抛光后囊预防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后后囊浑浊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超声乳化吸出术 手术后并发症 白内障,年龄相关性 抛光,后囊 浑浊,后囊
  • 简介:摘 要:本文基于北京师范大学于2016年9月13日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果,论证了“学生阅读,能够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塑造其一生的人文情怀”,进而探索了让孩子从阅读到“悦”读转变的教育方法路径。理论和方法相联系,孜孜以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涵养学生一生的人文情怀。

  • 标签: 小学语文 阅读 人文情怀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一例罕见的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并发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探讨疾病临床、影像学及病理改变特征和诊疗思路。方法收集和报道患者临床资料、磁共振成像(MRI)及肾脏病理检查结果、治疗措施和效果。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总结和探讨PNH并发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其发病机制。结果患者被诊断PNH 30余年,外周血PNH克隆阳性,尿比重1.012,尿pH值6.0~7.0,尿蛋白(+),尿糖(3+),尿红细胞(2+),血肌酐259 μmol/L,血乳酸脱氢酶800 U/L。MRI示T1及T2加权像双侧肾皮质信号降低。肾脏病理检查示慢性小管间质病变,普鲁士蓝染色及电镜检查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有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积。经小剂量泼尼松控制溶血发作及对症治疗,患者肾功能长期稳定。结论PNH合并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起病隐匿且易被忽视。MRI和肾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早期确诊、早期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血红蛋白尿,阵发性 肾功能不全,慢性 肾炎,间质性 磁共振成像 肾脏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技术评估移植肾纤维化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0例拟行移植肾穿刺活检的患者,活检前行常规超声和SWE检查。分析肌酐、弓形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剪切波弹性值与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根据活检病理结果,分为轻度纤维化组[移植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interstitial fibrosis/tubular atrophy,IFTA )0~Ⅰ级,5例]和中重度纤维化组(IFTA Ⅱ~Ⅲ级,29例),比较两组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二维超声征象、弓形动脉RI和剪切波弹性值有无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指标诊断移植肾纤维化的准确性,并计算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轻度纤维化组和中重度纤维化组间肌酐(P<0.001)、肾小球滤过率(P<0.001)、弓形动脉RI(P=0.022)和剪切波弹性值(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肌酐(rs=0.488,P<0.001)、肾小球滤过率(rs=-0.452,P<0.001)、弓形动脉RI(rs=0.228,P=0.042)、剪切波弹性值(rs=0.584, P<0.001)与IFTA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显示,当弹性值为21.7 kPa时,诊断移植肾中重度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2%、74.5%、61.0%、89.7%。结论剪切波弹性值与移植肾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SWE能较好地区分移植肾轻度纤维化和中重度纤维化,为无创评估移植肾纤维化程度提供了潜在可能。

  • 标签: 剪切波弹性成像 肾移植 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个家族性青少年高尿酸血症肾病(familial juvenile hyperuricemic nephropathy,FJHN)患者家系进行临床、病理及基因检测分析,提高对该罕见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FJHN先证者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对先证者行肾组织常规病理检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组织Uromodulin(UMOD)蛋白的表达。收集先证者及其亲属外周血,采用双链DNA探针基因捕获和高通量测序法检测包含UMOD在内的泌尿系统疾病相关基因。结果先证者家系中受累个体共7人,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7例受累家族成员中1例3岁幼儿尚未发现任何临床指标异常,其余6例患者均表现为高尿酸血症伴肾功能障碍,其中3例进入终末期肾脏病,2例死于尿毒症。先证者肾脏病理检查表现为肾小管间质慢性病变合并肾小球局灶性硬化,不伴有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先证者肾组织小管上皮细胞内有UMOD蛋白强阳性信号聚集,与正常对照及非FJHN导致的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比较具有诊断特异性。包括先证者在内共4个受累者进行了基因测序检测,均发现UMOD基因杂合突变c.377G>A,为位于UMOD基因3号外显子的一种新的错义突变。结论本家系中受累患者呈典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伴早期肾功能受损,肾脏病理表现为非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有UMOD蛋白的异常积聚,基因检测证实存在新UMOD基因位点突变,FJHN诊断明确。提示对临床上不明原因的高尿酸血症伴特征性病理改变患者,肾组织UMOD蛋白荧光染色是发现FJHN的一种简便方法,有利于减少临床漏诊。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染色体畸变 家族性青少年高尿酸血症肾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 Uromodulin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扁桃体切除术对治疗肾移植术后IgA肾病(IgAN)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8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行移植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IgAN的患者201例,其中18例患者进行了扁桃体切除术。收集该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及移植肾存活时间及移植肾功能情况。结果18例受者中男13例,女5例,年龄(36.0±10.9)岁。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存活。2例患者分别在扁桃体切除术后10个月和14个月移植肾失功后恢复透析治疗。扁桃体切除术前患者血肌酐94(78,133)μmol/L,扁桃体切除后3个月、1年和2年血肌酐分别为95(74,139)μmol/L,106(87,158)μmol/L和95(81,147)μmol/L(P=0.206)。扁桃体切除术前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为0.31(0.16,1.38)g,扁桃体切除术后3个月、1年和2年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0.34(0.10,1.42)g、0.33(0.11,0.56)g和0.25(0.10,0.50)g(P=0.104)。移植肾失功的2例患者,分别是肾移植术后9年和4年因为血肌酐升高、蛋白尿和血尿行移植肾穿刺活检确诊IgAN,病理提示球性硬化和节段硬化分别为7/24、5/24和1/6、2/6,间质纤维化与肾小管萎缩(IF/TA)均为30%,该2例患者分别是在确诊IgAN后461 d和1 077 d后才行扁桃体切除术。结论肾移植术后IgAN行扁桃体切除术能帮助维持肾功能稳定,防止蛋白尿加重。病理提示肾小球硬化或IF/TA较明显的患者,扁桃体切除术效果不佳。

  • 标签: 扁桃体切除术 肾移植 肾小球肾炎,Ig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肾移植受者BK病毒肾病(BKV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8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肾移植受者172例。根据移植肾病理穿刺结果分为急性排斥反应(AR)组68例、BKVN组73例以及移植肾功能稳定(STA)组31例。采用流式细胞术计数各组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绝对数,并且比较各组受者间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及绝对计数。结果BKVN组CD19+B细胞比例8.5%和绝对数0.094×109/L均明显低于AR组13.2%和0.202×109/L(P=0.005、0.003)和STA组14.8%和0.198×109/L(P=0.005、0.003);BKVN组CD3+CD8+T细胞比例36.9%明显高于AR组31.2%(P=0.013)。除此之外,三组之间淋巴细胞、CD3+T细胞、CD3+CD4+T细胞以及CD16+CD56+自然杀伤细胞比例和绝对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受者CD3+CD4+/CD3+CD8+T细胞比例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KVN和急性排斥反应受者间T细胞相关的亚群无差异,但前者CD19+B细胞显著降低。

  • 标签: 肾移植 淋巴细胞亚群 急性排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