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内容摘要】 笔者认为,学生习作的指导方式,除了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习作指导的契机更是无处不在。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巧于捕捉,教与学就会洋溢着无限的快乐。在习作指导过程中,如果可以内外兼修,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珍惜一切可以珍惜的体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可以慢慢接近《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部分所提倡的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自主表达这一要求。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护理中实施心理支持的成效,及其对患者满意度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间本院急诊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评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负面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中融入心理支持能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负面情绪,应在临床护理中加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等对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HC)发生乙型肝炎(乙肝)再活动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规范慢性HBV感染者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0年建立的江苏省慢性HBV感染者队列,通过2012-2020年的6次随访,分析IHC发生乙肝再活动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超重、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对乙肝再活动的影响。结果2 527例IHC随访至2020年,共随访17 730人年,平均随访时间为7.0人年,共发生乙肝再活动98例,累积发生率3.9%,发病密度为5.53/1 000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线HBV DNA是IHC发生乙肝再活动的独立危险因素,与≥60岁年龄组相比,40~49岁组(aHR=2.16,95%CI:1.20~3.90)及20~29岁组(aHR=5.48,95%CI:2.07~14.48)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升高;与基线时HBV DNA<100 IU/ml者相比,存在低病毒水平者(HBV DNA=100~1 999 IU/ml)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升高(aHR=1.67,95%CI:1.11~2.52);按照年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50岁年龄组中,暴露于≥2个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者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高于无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者(aHR=2.73,95%CI:1.08~6.96)。结论江苏省社区人群中IHC仍有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尤其是青壮年和低病毒活动水平的IHC;对于≥50岁且合并≥2个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IHC,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升高。对这部分人群应加强监测和管理,对于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者应及时启动治疗,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