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探讨膀胱测压传感装置在腹壁整形术围手术期的效果。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行全腹壁整形手术女性患者16例,年龄26~54岁,平均37.5岁,体质指数29~34 kg/m2。用膀胱测压传感装置监测腹壁整形术患者围手术期膀胱内压以间接测量腹内压。记录腹壁整形术患者术前0.5 h、术中腹直肌分离矫正后即刻、术后24 h腹内压测量值,术后1个月随访患者满意度。16例患者腹内压间接测量值术前0.5 h 3~7 mmHg,术中腹直肌分离矫正后即刻维持9~12 mmHg,术后24 h腹内压值较矫正术后即刻有下降,1例患者术后48 h内出现轻度呼吸困难,予以吸氧后症状好转;2例患者术后48 h出现轻度腹胀,予减少输液量后症状好转。10例患者对腹部整形效果较满意,6例非常满意。膀胱测压传感装置可监测围手术期患者腹内压,提高腹壁整形术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经验眼科医师对严重病理性近视(PM)黄斑病变国际分类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检查的严重PM黄斑病变患者102例171只眼纳入研究。详细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等临床资料。从事PM诊疗与研究的6名不同临床经验医师(A、B、C、D、E、F)分别独立对患者彩色眼底像进行判读并对严重PM黄斑病变进行PM荟萃分析(META-PM)分类和萎缩(atrophy)-牵拉(traction)-新生血管(neovascular)相关新型分类系统(ATN分类)中萎缩(A)分类进行分类;依据ATN分类中牵拉(T)分类标准,对OCT图像进行判读并分类,其中T0再细分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存在和脉络膜薄变、脉络膜新生血管伴部分RPE和脉络膜萎缩、RPE和脉络膜萎缩等3类。板层黄斑裂孔无法采用ATN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定义为TX。采用Kappa(κ)检验分析医师A、B、C、D、E与F间分类结果的一致性。κ值≤0.4为一致性较低,0.4<κ值≤0.6为一致性中等,κ值>0.6为一致性较强。结果102例171只眼中,男性20例37只眼(19.6%,20/102 ),女性82例134只眼(80.4%,82/102);年龄(61.97±8.78)岁;眼轴长度(30.87±1.93)mm;等效球镜度(-16.56±7.00)D. META-PM分类和ATN分类中萎缩(A)分类结果,医师A、B、C、D、E与医师F的一致性分别为73.01%、77.19%、81.28%、81.28%、88.89%;κ值分别为0.472、0.538、0.608、0.610、0.753。ATN分类中牵拉(T)分类T0、T1、T2、T3、T4、T5分别为109、18、11、12、9、8只眼;TX者4只眼。结论不同临床经验医师对严重PM黄斑病变分类的一致性存在差异,随临床经验的积累其一致性会逐渐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腹壁整形术后腹直肌前鞘鞘内置管连续泵注罗哌卡因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全腹壁整形手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术后不同的镇痛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行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给药,舒芬太尼100 μg +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泵注速度为2 ml/h,连续泵注48 h,锁定时间15 min,Bolus:0.5 ml;研究组术后行腹直肌鞘内下行置管,连续泵注0.262 5%罗哌卡因生理盐水混合液100 ml,泵注速度为2 ml/h,连续泵注48 h,锁定时间15 min,Bolus:0.5 ml。研究组的置管方式:直视下于腹直肌前鞘内单侧放置导管,于脐平面以下2 cm做切口,导管进入该切口后,向下延长3 cm左右达弓状线以下,导管另一端从脐周穿出,连接镇痛泵。记录术后24 h、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恶心、躁动、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个月的患者满意度。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6例患者,男9例,女47例,年龄27~53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1~2级,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6~33 kg/m2,腹直肌分离范围为3~7 cm。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48 h的疼痛VAS评分降低[(3.9±1.5)分vs. (5.2±1.4)分,P<0.05],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2.9±0.3)次vs. (3.9±0.4)次,P<0.05],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30/30)vs. 42.3%(11/26), P<0.05]。结论经腹直肌前鞘鞘内置管连续泵注罗哌卡因可以有效减轻全腹壁整形术后腹壁的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导致的不良反应,提高住院期间患者舒适度和术后1个月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一个以威海市立医院为基础的肺癌纵向队列,用于了解该院肺癌就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情况。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威海市立医院诊断为肺癌的5 2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大数据平台获取所纳入患者的诊断程序、病理学、治疗、复发日期以及死亡日期等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和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5 246例患者中位年龄63岁,男性占51.94%,吸烟者占18.28%,非小细胞肺癌占比89.88%,其中腺癌82.88%,小细胞肺癌占比7.97%。Ⅰ期病例2 497例(47.60%),Ⅱ期294例(5.60%),Ⅲ期781例(14.89%),Ⅳ期1 450例(27.64%),分期未知224例(4.27%)。以肺癌确诊时间为起点,死亡时间或最后随访时间为终点,威海市立医院肺癌队列的患者平均5年生存率52.77%,中位生存时间5.37年。通过生存曲线分析,肺腺癌预后最好(5年生存率为65.53%),小细胞肺癌预后最差(5年生存率为15.51%)。结论威海市肺癌患者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肺腺癌预后相对较好。威海市立医院肺癌队列作为一个以医院为基础的专病纵向队列,纳入病例数充足、提取信息量大,客观反映了威海地区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情况,具备有效性和区域特性。
简介:摘要探讨经膀胱监测法预防腹壁整形术后高腹内压的效果。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吸脂与体型雕塑中心收治全腹壁整形手术女性患者14例,年龄28~52岁,平均35.5岁。用经膀胱监测法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第1天腹内压测量,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14例全腹壁整形术患者术前腹内压3~6(平均4.4) cm H2O、术中即刻10~17(平均14.9) cm H2O、术后第1天7~12(平均9.1) cm H2O。除2例患者术后第1天呼吸困难,经吸氧后缓解外,其余12例患者未出现并发症。经膀胱监测法对腹壁整形手术有较好的手术保证,可预防术后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肿胀液在全身麻醉吸脂术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集女性吸脂患者149例资料,年龄18~63岁,平均28.9岁。在全身麻醉结合含布比卡因局部麻醉肿胀液作用下完成不同部位吸脂术。结果布比卡因使用量1.14~1.87 mg/kg未显示明显毒性,布比卡因联合利多卡因组在所试各种吸脂量范围未显示不良反应。布比卡因组及其布比卡因联合利多卡因组肿胀液镇痛效果优于利多卡因组,术后当天无明显疼痛感,而利多卡因组肿胀液术后当天疼痛感明显;布比卡因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利多卡因组患者缩短一半;使用含布比卡因的肿胀液术后患者恢复快、愈合好、并发症少。结论布比卡因及其布比卡因联合利多卡因肿胀液具有镇痛时间长、麻醉效果好、术后无痛苦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