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气象的“一流装备”标准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动态的、相对的。从狭义上理解,主要体现在装备自身采用的技术手段、总体功能、性能指标、自动化程度、运行可靠等方面;从广义上诠释,还应包括装备的总体布局规模、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应用效益等方面。通过对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总的结论是:目前我国气象装备在性能、功能、规模、效率等方面的整体实力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总体上达到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目前国际先进水平。主要结论是:气象卫星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一代天气雷达跻身国际先进行列;高空气象探测装备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地面气象观测装备达到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大气成分观测网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WMO-GAW)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观测装备进展迅速;技术保障装备部分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高性能计算机接近国际一流水平;通信网络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文中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主要发展思路和任务及保障措施。

  • 标签: 气象装备 新一代天气雷达 性能指标 自主知识产权 高空气象探测 地面气象观测
  • 简介:在大量规划和多项专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流气象技术的内涵,分析了我国气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总结了现阶段的发展思路及阶段重点任务和目标,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建议。

  • 标签: 气象技术 现代化 气象事业 发展
  • 简介:在统计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一流台站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概括,阐述了建立一流台站标准模式的必要,总结了“十一五”时期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成就、分析提炼了重要经验,查找了差距,尝试对一流台站的阶段标准进行了设计,探索了“十二五”时期一流台站的建设思路。

  • 标签: 基层气象台站 标准模式 “十一五” 统计分析
  • 简介:利用2013年12月1—9日淮安市气象观测资料、空气污染监测资料和探空资料,对2013年12月初中国中东部地区一次大范围持续重度雾霾过程的气象要素、PM2.5浓度和大气边界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淮安地区持续雾霾过程高空为偏西气流,冷空气弱且850hPa有暖平流输送,为雾霾持续的背景条件。在此次持续雾霾过程中,PM2.5日平均浓度均大于0.075mg·m^-3,与能见度呈反相关关系;高质量浓度的PM2.5长时间堆积使低能见度维持,随着湿度的增大或减小,雾霾交替出现。边界层中低层维持的逆温层结不利于大气湍流、水汽垂直交换及污染物垂直扩散,为雾霾长时间维持提供了良好的热力条件;混合层高度低且上升运动弱,为此次持续雾霾过程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

  • 标签: 雾霾 PM2.5 逆温 混合层高度
  • 简介:应用常规与非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PM2.5浓度监测资料,对2013年1月20~24日山西区域一次持续雾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本次雾霾天气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2013年1月20日14时至23日11时,由于相对湿度的变化导致了3次轻雾转大雾过程;23日14~20时,由于PM2.5浓度的增大经历了1次轻雾转霾的天气过程。(2)地面弱的气压场和较小的风速以及PM2.5浓度的上升和相对湿度的增大为本次持续雾霾天气过程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3)边界层逆温的存在是雾霾低能见度过程形成的必要条件,边界层有逆温层而不出现雾霾天气的条件是:相对湿度〈50%,PM2.5日均值浓度〈75μg·m-3;逆温层下相对湿度的大小是区别雾和霾天气的指标。(4)相对湿度和PM2.5是决定能见度大小的关键因子,其对能见度的影响体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当相对湿度〈90%时,PM2.5浓度对能见度的作用强于相对湿度,是影响能见度变化的主要因子,但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其对能见度的影响相对增强,当能见度降至1km以下时,相对湿度成为影响能见度变化的主要因子。

  • 标签: 持续性雾霾 阶段性特征 关键因子
  • 简介:论述了现代气候变化科学对人类新型发展观的贡献,中国对"发展"的新觉悟与国际发展观的演进相会合,从战略层面提高了对应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有力推动了巴黎气候大会的成功。本文归纳了《巴黎协定》所确立的新气候机制的4个要点和会后国际气候谈判面临的5个需要及时深化研究的新问题。中国确立的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目标,对创新我国发展路径具有战略意义,本文论述了这些发展目标的科学。"十三五"是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期,提出了需要抓紧做好的5个方面的工作。强调低碳与改善大气质量有很强的协同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外两个大局是互相促进、互相支持的,做好国内的事是根本。

  • 标签: 气候变化 巴黎协定 低碳发展 新阶段
  • 简介:1理由1.1现有的预报服务会商记录本中,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主要为:(1)仅适合日常性天气预报的会商。(2)某些项目不需记载,有些项目又无法记载,或记载不便。(3)一些重要天气(如春播大播期、汛期、伏秋旱等重要农事预报服务,党、政机关及用户提出的一些重要天气咨询,临时发生的短时灾害天气,有时一天发生多次灾害天气等),不便于用现有的天气预报服务会商讨论、记载。

  • 标签: 天气预报服务 重要天气 灾害性天气 天气咨询 天气实况 雷达回波
  • 简介: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夏威夷大学和牛津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利用他们开发的高解析度全球气候模型,首次在实验室成功再现了2015—2016年发生的平流层赤道准两年周期振荡(QBO)的崩溃。该模型有助改善热带和中纬度地区的季节天气预报。

  • 标签: 全球气候模型 周期性振荡 天气预报 平流层 赤道 研究开发机构
  • 简介:1997年持续干旱少雨,8月6日麟游县的丈八、阁头寺、桑树塬3座固定火箭点,在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指挥下,抓住有利时机,进行了一次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火箭6枚。作业区内普遍增雨10mm以上,经济效益300多万元。这次增雨为火箭增雨防雹试验示范基...

  • 标签: 火箭增雨 宝鸡市 雷达回波 发射火箭 降雨量 人工增雨作业
  • 简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发的“中尺度灾害天气分析与预报系统(RAFS)”2008年6月14日首次在全国天气会商中亮相,并于6月15日按业务运行方式进行试验。根据RAFS平台监测与预报产品做出了未来1~3天的预报意见,提出了我国雨带未来几天内可能的变化趋势。

  • 标签: 预报系统 天气会商 天气分析 中尺度 灾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简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启动,世界各国兴起了建立和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热潮,尤其通过国际互联网把世界上成千上万的计算机联为一体,在网络空间的原野上,虚拟空间正在淡化着地理空间,网络环境正在孕育着信息经济。气象档案蕴藏着丰富的技术信息、记录信息等宝贵的信息资源,并以其记录信息原始和真实,成为信息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在信息环境下,各种信息存储技术、新型文献载体、大容量数据库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气象档案信息的社会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快速的信息交流,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在一定的范围内充分共享,成为信息环境下气象档案利用的新趋势。

  • 标签: 气象档案 信息控制权 资源共享 档案信息资源 计算机网络 国际互联网
  • 简介:1.黄瓜、西红柿生长发育气象条件及地膜效应研究完成单位:天水市农业气象试验站主要研究人员:舒宝通、涂宏兰内容提要:本成果通过多个田间试验点观测,对露地黄瓜、西红柿的气候生态特征、热量指标、果实增长与气象条件关系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对黄瓜地膜覆盖的气

  • 标签: 露地黄瓜 气象科研 农业气象试验站 主要研究人员 点观测 田间试验
  • 简介:联合国的有关报告指出,过去10年全球发生的气象灾害,导致30多万人丧生,造成经济损失超过8000亿美元。20世纪的观测事实表明,全世界70%的自然灾害和气象相关。专家研究发现:欠发达地区比发达地区更容易产生自然灾害。同等级的自然灾害,

  • 标签: 气象灾害 灾害防御 欠发达地区 自然灾害 联合国 事实表
  • 简介:防雷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存在有其自身的特征,特别是防雷行政处罚的“自由”和“宽泛”,有必要对防雷法律法规的行政处罚规定中的自由裁量进行细致的划分,以统一防雷行政处罚的尺度,有利于行政处罚的规范性。本文就防雷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特征、划分的必要、原则和方法及难点,并对防雷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救济制度进行了阐述。

  • 标签: 自由裁量权 行政处罚 防雷 法律法规 特征
  • 简介:讨论自由裁量的必然和合理性及对防雷执法的指导意义,分析了行政自由裁量滥用的具体特征和防雷执法中自由裁量行使不当的若干表现,探讨了在防雷执法中,为防止自由裁量的滥用,必须加强自我控制及自我控制的手段和措施,明确了防雷执法中合理适度的使用自由裁量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自由裁量权 自我控制 执法 防雷 行政 特征和
  • 简介: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973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航空装备研究所、天津大学、凌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军某航空部队开发的机载下投式探空飞机已正式试飞,并在6km、7km和8km3个不同高度试投放机载下投式探空仪取得圆满成功。

  • 标签: 探空仪 机载 投放 试飞 飞机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简介:雷电危险度是反映雷电灾害危害程度的综合指标,本文利用大连地区ADTD型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雷暴日观测资料、雷电灾害调查资料、1679个防雷被检单位的检测数据及地形地貌等资料,基于可拓学综合评估方法对大连地区雷电灾害危险度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从影响雷电危险度等级的雷电活动特征、防灾减灾能力及待评估现状3个方面选取了12个评估指标,基于现场调查建立了大连地区雷电危险度可拓学综合评估体系。利用关联函数和物元理论判定了雷电危险度的经典域与节域,基于熵值赋法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系数,对大连地区雷电危险度进行了等级划分,并通过实例验证雷电危险度等级综合评估方法的合理性。

  • 标签: 可拓学 熵值赋权法 雷电危险度 评估
  • 简介:冬小麦生育及其最终产量的形成,都离不开与之相关联的各种环境条件。在目前控制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能力相当有限的情况下,环境气象因素对冬小麦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更为直接、频繁和面广。实践证明,不同年型农业气候条件的优劣是造成产量丰欠年景差异的最基本原因。本文试图以当地基本气象条件的不同情形与冬小麦产量丰欠差异互相适应的关系,应用贝叶斯准则对平凉地区冬小麦主要生育阶段和产量进行气象年

  • 标签: 冬小麦产量 生育阶段 气象条件 产量形成过程 年型 最终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