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了快速、准确地判断油质类型,利用岩石热解分析、热解气相色谱细分分析参数及其衍生参数,包括主峰碳数、∑C21/∑22^1和(S0+S1)/S23个主要参数,建立了3种原油性质判断图板方法——主峰碳数与∑21、∑C22.关系图板法、(S0+S1)/S2与∑C21/∑C22+关系图板法和主峰碳教与(S0+S1)/S2关糸图板法。通过在渤海A油田的应用效果证实,利用地化衍生参数图极剖断油质类型的方法在储集层原油性质判断上娶有独特的优势,应用效果更好。该技术应用简单,判断符合率高,且不受区域位置、构造位置、油源等差异器件的影响,在新探区的勘探作业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简介: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技术是从2007年才提出并建立起来的,目前该技术仍处于试验和应用研究阶段。为了促进该项技术加速完善和成熟,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建立相应的解释评价方法可有效解决PDC钻头、空气钻井等钻井工艺的推广应用所造成的常规岩屑录井方法难以准确识别岩性等难题。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区块26口井岩屑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技术的试验性应用.初步建立了基本岩性识别和地层划分的解释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元素含量变化与岩性变化具有很强的相关性,X射线荧光元素分析技术可作为录井岩性识别和地层划分的新手段,同时定量的元素分析数据为岩性、物性、地层的定量解释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
简介:苏里格气田含气砂体具有规模小、厚度薄以及储集层隐蔽性强的特点,给气层的识别与解释评价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针对此情况.在尝试应用常规气测解释方法结合已试气结论与采气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常规解释方法的局限性。通过对62个所钻地层全烃、测井自然伽马和盖层与储集层钻时比值以及试气或呆气层产能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以全烃、钻时比为主,以测井自然伽马为辅并结合岩屑录井手段的综合解释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综合识别与解释评价图板以及解释评价步骤。该综合解释方法在后续208层录井解释应用中,解释符合198层,符合率为95.2%,更重要的是该方法可有效识别气层的产能类型,不仅为该气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对于录井进入不同地区作业,如何借助原有解释评价方法建立适应该地区的解释评价方法提供了可借鉴的途径。
简介:岩石脆性评价是致密油储集层“七性”评价中的重要内容,是表征岩石在外界直力作用下形成缝网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建立基于矿物成分的岩石脆性评价方法,通过开展三轴应力实验及X射线衍射分析,获得岩石力学参数及矿物成分、含量,根据岩石力学参数求取弹性脆性指数,以此为标准,开展脆性指数与单一矿物及组合矿物含量相关性研究,研究表明:脆性指数与单一矿物的相关性较差,与石英、方解石含量呈正相关,与斜长石、黏土矿物含量呈负相关;脆性指数与组合矿物石英+方解石含量呈正相关,相关性较好。在此基础上.以大庆探区扶余油层组30块岩石样品为实验分析对象,建立了矿物成分的岩石脆性评价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见到了较好的效果。
简介:钻柱振动声波录井技术DVL(DrillstringVibro-acousticLogging)经过多年的室内研究和现场验证,已经取得了可喜成果,为了进一步完善其解释评价方法,该课题尚需要在现场试用中不断地深化应用研究,近期又一次开展了现场试验。简介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配套硬件构成和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特点。结合现场应用实例.阐述了DVL技术发展最新的理论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给出了DVL技术分析中的相关分析法和信号能量计算法;列举了频聚法、能聚法和归一化数据处理方法的理论公式和其应用方法。通过应用实例证实,依据DVL频谱图、频聚和能聚曲线、能量和相位差曲线,能有效地识别地层岩性,划分地层和油藏。同时在钻具工况的分析、辅助识别上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DVL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简介:以研究应用综合录井参数在钻进中对溢流的预报方法为目的,基于对综合录井参数异常与工程异常类型相关性的认识,总结出钻进过程中溢流的预报方法为:从钻头→井筒→钻井液出口→池体积依次展开监测与预报。通过对现场已发生工程异常实时图的分析,综合观察钻时、悬重、钻压、转盘扭矩、转速、立管压力、泵冲数参数的变化,判断是否钻入储集层和异常高压过渡带;通过分析悬重、立管压力、泵冲冲数、出口流量、总池体积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判断在钻遇储集层和异常高压过渡带后是否发生井侵。当钻井液性能发生微变时,说明地层流体已开始侵入井筒,是疑似溢流的明显标志;当全烃峰值持续上升达到某一值或饱和状态无下降趋势时,说明地层流体在不间断地侵入井筒,即发生溢流的明显警告;当钻井液性能发生明显变化,全烃峰值持续上升达到某一峰值或饱和状态无下降趋势时,出口流量上升和总池体积增加说明溢流已经发生。依此展开溢流监测与预报工作,既有利于指导现场操作人员提高溢流预报准确率,也有利于拓展相关井控程序开发人员对录井参数的应用思路。
简介:为了降低苏里格气藏苏25区块新井建产地质风险,提升区域Ⅰ+Ⅱ类井钻井比例,针对该区气藏“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地层压力、低含气丰度、含气砂体厚度和分布变化大”的特点,需要开展井位优化部署方法研究。在系统整理试气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累计产量与无阻流量、套管压力、油管压力、静止压力、流动压力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发现,求产初期地层流压与平均年产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原有区域井位优选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井底流压与单井平均年产量的相关关系,把求产初期地层流压与换算好的单井平均年产量分别绘制成等值线图并进行叠合,提出了区域“流压-平均年产量”井位部署方法。经过实际应用,该方法实施效果良好,Ⅰ+Ⅱ类井钻井比例明显增加,提高了单井控制储量和气田的采收率。
简介:苏里格气田S11区块储集层表现为"低渗、低压、低丰度"特征,气井数量多、平均单井产量低,生产中普遍出现产水现象,因而对气井的管理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同时需要气井分类更加精细化,为S11区块气井管理提供合理、科学的依据。根据气井生产特点将气井分为正常生产阶段、产水阶段和间开生产阶段,并结合静态分类将气井细分为9类,对每类井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在正常生产阶段通过合理定期调整配产措施及短时关井恢复,可以延长稳产期;在产水阶段,对产水井制定合理排水采气措施后,实现大幅度增产;在间开生产阶段,通过优化间开制度、优选排水采气工艺措施,可以尽快复产、上产保证区块持续稳定开发。
简介:油气水层解释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由于单一的录井资料都有其局限性,如何把各种录井资料结合起来是有效解释评价的关键。针对此问题,笔者提出了油气层计分解释评价方法,通过对辽河油田897口井的1408个稀油储集层各项资料统计,确定了辽河油田稀油储集层各项特征参数统计计分标准;在此基础上,借助该计分方法原理对辽河油田东、西部凹陷稀油区块近500个稀油层的计分分析,确定了油气层计分方法解释划分标准和解释原则,其在辽河油田东、西部凹陷稀油区块6年的实际应用表明,试油符合率达到85%以上。油气层计分解释评价方法作为辽河滩海葵东区块油气层综合解释评价的主要参考手段,2005-2008年闻在15口井的251层的解释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试油符合率达到90%以上。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各项录井资料特征参数的显示特征,为今后新区块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评价手段。
简介:为了实现准确识别和评价油气显示、达到指导优选试油层位和制定测试方案的目的,鄂尔多斯盆地环江区块自2013年底引进岩石热解地化录井技术。根据环江区块已经完成试油井资料统计,利用岩石热失重法原理计算地化孔隙度(φ)、岩石含水量(W水)等参数,结合热解烃总量(ST)、轻重比(S1/S2)分别从储集层的物性、含水性、含油性、原油性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初步建立了环江区块含油性与含水性解释评价标准。同时,运用地化孔隙度与热解烃总量的乘积、岩石含水量建立了解释评价图板,并对多口生产井进行了验证,解释结果与试油结果吻合率在80%以上。应用效果表明,岩石热解地化录井对储集层精细评价可以满足现场生产需求,为测试层段优选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