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以Sc2O3粉末为原料通过氟化、钙热还原反应以及蒸馏工序,制备了高纯的金属钪。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氟化、提纯后产物单一,无其它杂质峰出现。通过ICP—AES分析,金属钪成分达到Sc-164040国家标准,其相对纯度可达到99.99%。通过控制工艺流程,氟化、钙热还原、蒸馏的转化率分别为99.2%、93.4%及80.1%。

  • 标签: 钙热还原 蒸馏提纯 金属钪
  • 简介:采用设定粒度范围的铝硅合金粉末与氟铝酸钾钎剂粉末混合后压坯、烧结、加热挤压成丝的工艺,制备了铝基复合焊丝。研究了压制压力、烧结、加热挤压对粉坯密度及丝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0-50MPa范围内粉坯的密度随冷等静压压力的升高,从初始零压的1.06g/cm3急剧升高到1.97g/cm3;加压到50MPa以上,粉坯的密度增加变缓慢。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加压烧结可使粉坯达到理论密度的93%以上;加热挤压粉坯可得到密度达到理论密度的97%的铝基复合焊丝,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铝硅合金粉末 氟铝酸钾粉末 复合焊丝 药芯焊丝 冷等静压 烧结
  • 简介:介绍了黏结钕铁硼的发展现状及制备工艺过程。从影响黏结永磁体性能的各个因素出发,包括磁粉的制备、成型工艺、黏结剂及助剂的选择、磁体的防腐等方面介绍黏结NdFeB永磁体的发展。

  • 标签: 黏结NdFeB 制备工艺 进展
  • 简介:本文报导EDXRF测定SKS熔炼炉渣的试验情况,同时讨论了标准试样的制备问题。

  • 标签: EDXRF SKS 标样
  • 简介:目前国内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规模化的有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锰系材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对环境无污染,锰酸锂具有尖晶石和层状两种结构,而层状LiMnO2具有无毒、安全、理论容量高等优点,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以专用的MnO2与电池级Li2CO3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对材料进行合成,得到了合成层状锰酸锂的最佳条件为:原料中锂锰摩尔比为1.03∶1,氩气保护气氛下,合成温度为800℃,合成反应的恒温时间为10h。材料在0.1C的初始充电比容量为235.6mAh/g,放电比容量可达148.4mAh/g,0.1C下放电时,材料循环20次时,材料的放电比容量约为160mAh/g;当材料在0.2C放电时,放电比容量120mAh/g以上。但纯相的LiMnO2材料高倍率充放电性能较差,目前距离商业化还有一定的距离。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锰酸锂 层状 高温固相法
  • 简介:根据其应用来控制纳米粉末的形貌是制备纳米粉体十分关键的技术特征,本文讨论了沉淀法制备纳米粉末的特点及其形貌控制的措施,并对形貌控制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沉淀法 制备 纳米粉体 形貌控制 生长基元
  • 简介:简单介绍了碳酸锂的性质,对碳酸锂的需求和用途作了简要描述。重点介绍了盐湖卤水制备碳酸锂的方法和工艺。并展望了盐湖卤水生产碳酸锂的前景。

  • 标签: 碳酸锂 制备 盐湖卤水
  • 简介: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超细镍粉的制备方法及进展,分别就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制备超细镍粉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标签: 超细粉末 镍粉 制备
  • 简介:稀土具有独特的4f电子层,特别是一些具有变价的稀土元素,其单质或化合物显示出光、电、磁等性能,是高性能材料的重要原材料。例如金属钐广泛用于钐钴永磁材料,镨钕镝铽用于钕铁硼永磁材料,钆铒用于磁制冷材料等。金属的纯度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因数之一。大部分稀土金属与氢反应生成三氢化物而破裂粉化,

  • 标签: 金属镱 制备技术 钕铁硼永磁材料 高性能材料 高纯 钐钴永磁材料
  • 简介:采用硅氟酸溶液浸出铅阳极泥,介绍了试验原理及过程,以铅浸出率为考察指标,在试验基础上探讨温度、时间、硅氟酸浓度、液固比、搅拌速度、循环次数对铅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60℃、时间60min、硅氟酸浓度93.6g/L、液固比10:1、转速为500r/min、酸液循环15次条件下,铅浸出率可稳定在68%以上,浸出液经净化处理后制备的硫酸铅纯度可高达99%以上.

  • 标签: 铅浸出率 硅氟酸 循环浸出 硫酸铅
  • 简介:采用固相法,利用掺杂技术合成钻酸锂(LiCoO2),研究了稀土复合掺杂对材料的影响,用XRD、SEM、激光粒度分析(LPS)、BET和充放电测试,对材料进行了分析。相对未掺杂的材料,在同样工艺条件下合成的LiCoO2具有更完整的结晶度、更大的中粒径,较高的压实密度;在25℃循环(1C,3.0-4.2V)100次,容量衰减减少了2.51%,在85℃/4h高温存储测试中,容量保持率和容量恢复率分别提高了2.85%、5.34%。

  • 标签: 稀土 钴酸锂(LiCoO2) 高压实 复合掺杂
  • 简介:本文主要进行了二价铜在溶液中用亚硫酸根将其还原成一价铜,并用氯离子作为沉淀剂制取氯化亚铜的研究。氯化亚铜生成过程中会产生H+,反应体系pH对氯化亚铜产品收率影响最大,所以过程中可通过滴加碳酸钠来控制体系酸度,并根据还原反应发生的速度控制碳酸钠的滴加速度来中和体系中的生成的酸,保持体系pH在2.0~3.0,使氯化亚铜产率达到92%以上。

  • 标签: 亚硫酸钠 硫酸铜 氯化亚铜 还原法
  • 简介:刺状氧化锌是一种特殊形貌的晶须,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刺状氧化锌的性质、应用及制备方面的研究成果。

  • 标签: 氧化锌 晶须 冶金
  • 简介:以固化剂、糊精、NaCl和其它误差项为正交试验四因素合成陶粒,通过对筒压强度、堆积密度进行直观分析及筒压强度方差分析得较佳试验方案为固化剂:0.5%,糊精:0.3%,NaCl的添加量对陶粒影响较小。通过重金属渗出率的测试,各重金属的含量未超出GB5085.3—2007,符合投入生产并应用于生活标准。

  • 标签: 污酸渣 陶粒 固化剂 正交试验
  • 简介:采用化学共沉淀法来制备ITO纳米粉末,探讨了反应终点pH值(分别为7,8及9)和煅烧温度(分别为350℃,650℃,750cc及850℃)对ITO粉体性能的影响,借助TG—DSC、XRD、SEM、HRTEM、FT-IR等分析手段对粉体进行了表征。得到如下结论:在液相中加入硅酸钠,反应温度为60℃,反应终点pH值为8,老化制度为60min,煅烧制度为750℃/2h的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ITO纳米粉不含SnO2相,呈显著的单相结构,是一种立方结构的In2O3固溶体;粉体粒径在30—60nm之间,比表面积为34.26m^3/g,形貌为近球形,颗粒均匀,且分散性能良好,在波数840—3164cm。范围内对红外光的反射率高达66%~94%。

  • 标签: 纳米粉末 化学共沉淀 前驱体 ITO
  • 简介:金属注射成形(MIM)用的金属粉末,采用不同的制备工艺生产的粉末有不同的特点。本文对雾化法和挟基法制备MIM用的粉末工艺流程进行解析,重点介绍了金属粉末密度、粒度分布、化学成分、形貌、含氧量对MIM工艺的影响。

  • 标签: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 生产工艺 粉末性能
  • 简介:对氯化铋水解法制备珠光氯氧铋进行了研究,通过控制氯化铋和酸化稀释水的比例、加入方式、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制得了分散均匀的片状珠光氯氧铋,质量达到了化妆品级标准。

  • 标签: 氯化铋 水解 珠光氯氧铋
  • 简介:以Na2SnO3·3H2O为原料,有机试剂(正戊醇、正丁醇、环己烷)为分散剂,同时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以氢氧化锡沉淀为前驱体,用水热法制备了粒度均匀的SnO2超细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测定了该粉体的晶型和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SnO2为四方晶系金红石结构,颗粒均一性高,粒径分布介于0.8μm~1.0μm之间,且粒子尺寸随着溶液中有机试剂的加入而减小.

  • 标签: 锡酸钠 二氧化锡 超细粉体 水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