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提出时空实则源自人类对变化的感知,这一新观点;本文通过比较论述的方法;得出,时间为基于钟表时间的知觉时间,为人类在对地球转动的感知和计量上,对可感知变化其变化速度的感知和计量。空间为基于刻度空间的知觉空间,为单位时间内,人类在对自身规格的感知和计量上,对可感知变化其变化程度的感知和计量;而当变化超越人类感知极限时,知觉时间与知觉空间都将失去意义,时空亦不复存在。

  • 标签: 变化,感知,知觉时间,知觉空间
  • 简介:摘要:时空大数据延展了信息化采集、存储、管理、计算和服务等方面智能化能力,面向不同部门、不同层级政府管理和决策支持的数据应用需求,构建统一的时空大数据基准体系,实现时空大数据的全面汇聚与整合,建立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追溯链条,形成时空大数据资源池。本文在时空大数据治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三维场景上构建了时空数据交互,通过综合三维建筑模型、倾斜摄影模型、720全景影像和时空数据专题,实现了总体态势、运行监测和决策分析三个应用。

  • 标签: 时空大数据 三维 时空数据交互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南疆气象局提供的1980~2019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5年滑动平均法对南疆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南疆气温的平均值为10.3℃,气候倾向率为0.325℃/10a,增加趋势较为显著;春、夏、秋、冬四季的平均气温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尤以春季增温趋势最为显著,其次秋季,夏季和冬季增温幅度相对较小,说明春季和秋季的增温对年平均气温的贡献最大;1980~2019年南疆地区降水量整体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2.195mm/10a,增加趋势较为显著;1987年以前南疆地区降水量偏少,属于“暖干型”气候;从1987年往后南疆地区的降水量普遍增多,气候由“暖干”向“暖湿”型进行转变;南疆地区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这段时间的降水是全年降水量的76.5%,秋季和冬季降水量相对较少。

  • 标签: 南疆地区 气温 降水
  • 简介:摘要:运用面向对象方法的方法,对Geodatabase数据模型进行扩展,研究了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的结构化存储技术,实现了历史数据的回溯和海域使用数据的变化跟踪等功能。结合天津市海域使用动态管理的需求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Gcodatabase扩展数据模型研究成果很好地解决了宗海的历史回溯、变化跟踪、时态关系计算等问题。海域动态管理技术研究对海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海域使用 面向对象方法 时空数据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永州市11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91-2020年降水数据,归纳整理分析地形作用对永州降水时空分布的影响。结论如下:①永州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有明显的南多北少现象;②永州降水时间分布不均,降水集中期主要为3-6月,期间容易造成洪涝灾害,雨季结束后又容易形成夏秋干旱。

  • 标签: 永州 地形影响 降水分布
  • 简介:摘要: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新路径和新形态,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先行。文章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首先介绍了时空大数据平台的相关概念,针对智慧嘉兴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过程中的软硬件支撑环境、数据模型、服务平台以及平台应用方面进行了总结,希望能为其他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智慧城市 时空大数据 云平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数据中台作为一套管理机制,立足战略资产的角度管理数据,最大限度地挖掘数据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颁布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一份数据资源规划蓝图,表明了数据资源获得了来自国家层面的重视。推动时空数据建设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数据发展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开展了关于地理信息时空数据中台的有关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数据中台基本框架,其次,深入讨论了地理信息时空数据中台的设计,包括总体框架、模块设计以及应用流程等,最后,介绍了几种关键技术,包括多源异构数据采集与存储技术、快速制图表达引擎技术、三维模型轻量化技术、时空大数据管理技术、数据中台技术、物联中台技术、端-边-网-云协同计算技术等。

  • 标签: 地理信息 数据中台 关键技术 时空数据
  • 简介:【摘 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时空大数据平台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既容纳了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的数据资源,又是其他信息交换共享与协同应用的载体,为其他信息数据在三维空间和时间交织构成的四维环境中提供时空基础,实现基于统一时空基础下的规划、布局、分析和决策。本文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情况,介绍了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需求、总体建设框架、应用体系、资源体系和标准规范等方面,探讨平台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

  • 标签: 时空 大数据 平台 数据共享
  • 简介:摘要:关中平原地理位置特殊,其中土壤剖面温度变化对干旱区包气带剖面温度对土壤中水汽热运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观测数据对关中平原土壤剖面温度场分布及日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从机理上对土层温度随着深度增加而发生的振幅衰减和相位滞后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同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包气带剖面温度进行建模,并对模型进行验证。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媒体能够对读者的阅读历史进行读取,并据此确定读者所感兴趣的阅读内容,而后对页面的展示内容进行智能化推送,这极大地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体验,然而除了内容偏好之外,读者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阅读需求也各有不同,所以必须要将新媒体阅读的优化与读者时空纬度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要了解新媒体对读者阅读习惯的影响,并利用大数据分析读者时空纬度的阅读规律、明确差异化和人性化发展思路、应用定制化的智能系统,真正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 标签: 读者行为 时空纬度 新媒体 阅读体验
  • 简介:摘 要:利用2003-2019年夏季6-8月临汾市17个气象观测站逐时降水资料,运用常规气象统计方法,分析了临汾市夏季小时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临汾市夏季降水呈现出山区高于平川,东山高于西山,中部盆地最少的特征;临汾市夏季降水量和降水时数的年变化呈减少趋势,小时降水强度呈弱增加趋势;临汾市夏季小时降水量、降水频次及降水强度的日变化均呈现“一主一次”的双峰型分布,降水量的双峰均较强;临汾市夏季小时降水日变化区域差异明显,各县市降水频发于03:00-09:00和16:00-20:00,07:00-09:00和15:00-18:00是强降水活跃时段,11:00-13:00和20:00-24:00为降水较弱时段。

  • 标签: 夏季小时降水 降水时数 降水强度 日变化
  • 简介:【摘 要】本文对近10年九江市雷电活动规律和雷电灾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揭示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与雷电灾害规律,为加强区域防雷减灾规划、提高民众防雷意识和制定雷电防护技术路线提供参考。

  • 标签: 九江市 雷电灾害 时空特征 研究
  • 简介:摘要:利用晋城市2019年5个气象站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阐述了晋城市的分布规律,包括雾日数的月变化、季变化特征,为防治大雾天气造成的危害、改善生存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信息。结果表明:2019年晋城市全市雾的月变化不尽相同。城区雾日数的月变化气候倾向率为0.0909,说明2019年晋城市雾日呈现出缓慢上升的状态,且以多峰结构为主;2019年晋城市共出现雾日8d,尤以冬季出现频率最高,占50%,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分别占25%,夏季没有雾天出现,说明晋城市雾日的季节性变化较为突出。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区域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对于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皖东滁州市7个气象站点1960-2018年的降水数据,运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气候倾向率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皖东滁州市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滁州市年降水量具有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但不同区域变化幅度不同。总体上看,滁州市天长市年降水量变化相对较小,其他区域具有从东南和西北向中间逐渐减小的变化特征。

  • 标签: 降水 时间变化 降水倾向率 滁州市 皖东
  • 简介:摘要:我国的川藏地区的雷电以及大风灾害天气较大,设计的地形种类较多。同时由于高原地区站点分布密度并不高,再加上地形等方面的限制,对川藏地区的雷暴湖活动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基于此,本文统计和分析2010年—2017年期间的天气报、地面观测情况和探空资料等,统计和分析川藏铁路地区的高原和盆地雷暴大风的特征和环境资料进行分析,为当地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雷暴大风天气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川藏铁路 雷暴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 简介:摘要:根据青海省海南州近40年冰雹灾情统计和调查资料,分析了海南州雹灾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雹灾发生频次自70年代逐渐上升趋势,80年代出现高峰值,,2011—2020年年平均、月冰雹日数,基本比1981—2010年呈减少趋势,年平均近10年兴海平均增加1.6天。日降雹主要集中发生在14—20时,雹灾高峰区与冰雹发生高值区不一致,成灾率9月最大,与冰雹日数近10年各地增加的实际相吻合。出现频数最多的是直径20-30mm之间的冰雹,≤30mm的雹灾≥80%。随着冰雹直径的增大成灾率也随之增大,当冰雹直径≥40mm,成灾率达到100%。海南境内冰雹影响的主要发源地和路径七条。

  • 标签: 雹灾 时空分布 海南
  • 简介:摘 要:利用1951-2017年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81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大暴雨降水量及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90~94%地区年大暴日数随时间的变化不明显,没有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约1%地区的年大暴日数随时间减少。5~9%地区的年大暴日数随时间增加,都通过显著性检验。1-12月,90~99%地区的大暴雨日数百分比随时间变化不明显,没通过0.05显著性检验,0~5%地区的大暴雨日数百分比随时间减小,0~5%地区的大暴雨日数百分比随时间增加,通过0.05、0.01显著性检验。

  • 标签: 西南喀斯特地区 大暴雨 时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