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资源水利是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制约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漳州市水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坚持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出开发和利用漳州市水资源的有效措施和对策.

  • 标签: 水资源 开发利用 对策
  • 简介: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基于可持续发展思路,提出以经济、社会与环境为目标的水资源配置模型,运用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中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出规划年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并对优化配置方案缺水量和协调性进行分析,说明优化配置结果是合理的,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优化配置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 石羊河流域
  • 简介: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河水灌区盐碱化的原因在于灌溉用水过量,地下水位上升,使潜水蒸发表土积盐加剧。防治灌区土壤盐碱化,应当对灌溉水量进行调控,使根层土壤盐渍度不超过作物耐盐度、地下水埋深在适宜动态。黄淮海平原,河南人民胜利渠、陕西泾惠渠、新疆五家渠等灌区的实践表明,实行井渠结合,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是防治灌区盐碱化、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益的根本途径。建议适当减少引黄水量,黄淮平原可不引黄发展井灌;在河水灌区积极开发利用地下水;在灌区对地表水、地下水优化调度,合理利用

  • 标签: 灌区 土壤盐碱化 次生盐碱化 地下水埋深 地表水—地下水关系 防治
  • 简介:文章介绍了皮山县自然地理、气候特征及河流水系水文特性,在皮山县地表水资源评价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评价区内降水、地表水资源特点。针对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提出了农业用水量所占比重过大,用水效率相对偏低;地表水资源开发过度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综合管理薄弱等问题。并对该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及加强市场运作的水资源配置模式等建议。

  • 标签: 地表水资源 利用 分析
  • 简介:本文以1991~2000年为计算时段,以独立流域为单元,对辽阳市地表水资源开发率、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率和水资源利用消耗率进行分析计算,以反映辽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并提出措施建议。

  • 标签: 水资源 开发利用 程度 分析
  • 简介: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区域性,水资源分布及水土资源配置也存在明显差异。水资源开发利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保障,但也存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紧缺和浪费并存、水资源质量下降等现象。正确认识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及变化趋势,对合理高效开发利用水资源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水资源开发 水资源利用 供水量 地下水过量开采 水资源管理
  • 简介:现已基本探明固原北川地下水可开采总量4457.74万m3/年,矿化度小于3克地下水开采量2978.36万m3/年。目前开采利用总量3320万n13/年,灌地16.6万亩,已处于超采状态,且部分地区布局不合理,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建议今后应全面规划、统筹安排、调整布局,地下水开采利用总量控制在3000万m3/年以内,其中:500万m3/年优先解决城市供水及人畜饮水,2500万m3/年解决农田灌溉用水。农田灌溉机井数量应控制在800-900眼,灌地12.5万亩左右。在己形成的中河~彭堡井灌区、银平公路以东清水河河床两侧头营’四营井灌区、沈家河’头营井库结合灌区、银平公路以西头营~七营井渠结合灌区四大灌区,农田灌溉应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及节水灌溉技术,以低压管灌、微灌、喷灌为主,小畦灌溉为辅,杜绝大田漫灌。

  • 标签: 地下水资源 开发与保护 固原北川
  • 简介:秦岭北麓地处秦岭分水岭以北、渭河以南的陕西省境内属黄河流域,人口密集,是我国北方水资源紧缺的地区之一。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区域地下水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文章对秦岭北麓近年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分析,对存在问题做进一步探讨,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区域地下水资源状况。

  • 标签: 秦岭北麓 地下水资源 开发利用
  • 简介:固原市作为宁夏的半壁河山,地处黄河流域干旱片带,水资源量少质差、南多北少是当地水资源突出的特点.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有限的地表、地下水资源均依赖天然降水补给,地下水埋藏深,地表水调节能力差,特别是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利发展环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固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在此针对固原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途径措施.

  • 标签: 水资源 开发利用 途径 措施
  • 简介:本文以1993年为现状水平年,选择了反映社会经济情况、水资源数量情况、供水及工程情况、需求水、用水及节水情况、水质情况五大类别,13个评价指标,初步对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八个流域片和72个二级分区进行了水资源紧缺程度和缺水类型的综合评价。

  • 标签: 水资源 综合评价 指标
  • 简介:黄河水是三角洲地区的重要资源,也是胜利油田开发的生命线,由于所处地域关系,又是水资源相对比较紧张的河流,它的水资源利用率是全国大河最高的,二十世纪90年代,黄河连续数年出现断流,给地处黄河最下游的河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黄河水资源实行了统一调度,虽然有效解决了黄河断流问题,但三角洲地区引水仍难以保障,对此要充分予以关注。

  • 标签: 三角洲 黄河 水资源 利用 对策
  • 简介:为分析我国各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程度,研究人员选择水资源量、社会经济、供水、需水、缺水和水环境6个方面共24项指标,建立了水资源紧缺程度综合评价模型,对80个流域二级区的现状(1993年)、2000年、2010年3个水平年进行了评价。对评价结果的分析表明,海河、汾河、渭河流域以及山东半岛是我国水资源最紧缺地区;水资源量不足是造成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紧缺的主要原因;南方山丘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供水能力不足、工程建设滞后是造成水资源紧缺的重要原因;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水环境恶化已成为水资源越来越紧缺的重要影响因素。至201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程度将呈递增趋势。

  • 标签: 水资源供需平衡 水资源评价 评价指标 权数 隶属度
  • 简介: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安徽省淮河流域城乡生活和工业需水量增长迅速,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在此分析了区域水资源条件、开发利用形势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紧张局面的对策和措施。

  • 标签: 水资源利用 形势 对策 淮河流域
  • 简介:珠江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3344亿m~3,居全国七大江河的第二位,产水模数则居第一位。目前水资源利用率仅约12.5%,珠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很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需求量将以较大的速度增长,水体污染也在发展,珠江干流的南盘江、北江上游、珠江广州河段及北盘江、柳江、

  • 标签: 水资源保护规划 珠江流域 编制与实施 流域机构 枯水期 流域水资源保护
  • 简介:本次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在不同水平年需水预测的基础上,首先将需水量方案供水方案相结合,形成可行的供需组合方案,并结合分析定卅I市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及可能的投资水平,对供需方案进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评价,最终推荐合理的供水方案和相应的需水方案。

  • 标签: 节水 分质供水 优水优用 可持续性
  • 简介:本文分析了鞍山市水资源供需现状,从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经济承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方面分析预估了该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对该市水资源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其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统一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鞍山市 水资源 承载能力 建议
  • 简介:根据平凉市能源化工产业的现状发展规划,分析了当地水资源利用量、特点及其开发利用潜力,得出了该区水资源利用量为65040万m^2。提出了在节水治污并开发当地水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外调水工程和适度调整煤化工产业发展布局的建议。

  • 标签: 水资源 能源化工 影响对策
  • 简介:通过科学编制水资源规划,合理确定水资源开发利用限度、生态最低需水量,统筹规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明晰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建立取水许可总量指标体系,全面实施水资源论证制度,强化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加大配置水源工程建设,充分发挥配置水源工程在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中的调节作用。

  • 标签: 水资源 配置 需水量 预测 分析
  • 简介:海河流域32万km~2,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但水资源贫乏。全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19.4亿m~3(含地表水263.9亿m~3,地下水275.1亿m~3,重复水量119.6亿m~3)。全流域人口1.18亿,人均水资源量353m~3,是全国人均量的1/6(1994年数)。由于水资源短缺,全流域工农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从1980年的1/8,下降到1994年的1/11;水污染日趋严重,70条主要河流总长4280km,水质劣于Ⅲ类的占80%,其中Ⅴ类及劣于Ⅴ类的占53%;地下水严重超采,地面下沉,有的漏斗已连成一片。为使全流域社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应尽快解决水资源短缺及环境问题。

  • 标签: 持续发展 水资源 缺水 污染 影响 水资源供需平衡
  • 简介:文章将TOPSIS法和突变级数法进行耦合,利用TOPSIS法将现有对象的相对优劣进行排序,并结合突变级数法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计算,将其应用到某市2013年的水资源脆弱性综合评估中。结果表明,某市2013年评价等级为中等脆弱,实际情况一致。这两种方法的交叉耦合,结合了各自的优点,使评价结果更加趋于合理。

  • 标签: TOPSIS综合评价法 突变级数法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