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广州李坑垃圾焚烧厂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厂周边土壤及甲基分布特征,并探讨两者质量比分布相关性。结果表明: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质量比为56.0-103.2ng/g,平均值为78.92ng/g,高于广州市白云区土壤平均质量比72.0ng/g;甲基质量比为0.146-0.978ng/g,平均值为0.630ng/g;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中甲基质量比占质量比0.25%-0.97%,两者质量比相关系数为0.807。

  • 标签: 环境学 生活垃圾焚烧 周边土壤的总汞 周边土壤的甲基汞 分布特征
  • 简介:为了解青岛市不同功能区居民暴露情况,在青岛市城阳区、李沧区、崂山区和即墨市收集223名居民头发样品,发含量用冷蒸气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表明,青岛市不同功能区居民质量比范围为0.02—28.75mg/kg,均值为0.06mg/kg。在223份样品中,有23份发质量比超过了美国环境保护局制定1mg/kg限值,占总数10.31%,说明青岛市存在人群发生暴露健康风险。即墨市和李沧区居民质量比高于城阳区和崂山区居民质量比。在各影响因素中,发质量比与性别、食鱼频率没有相关关系,与年龄成正相关关系,有饮酒习惯居民质量比明显高于没有饮酒习惯居民质量比。

  • 标签: 环境科学 发汞 青岛 健康风险
  • 简介:为加强校园周边安全,青岛市在169所中小学校周围安装了交通安全智能管理系统,这是岛城首次大规模安装智能监控装置。但在有的路口,监控却把很多司机"闪"得不知所措——只要车辆在红灯时右转,就会

  • 标签: 保护校园 周边安全 安智能
  • 简介:摘要:只有加强核电外围土壤放射性核素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才能够确保土壤放射性核素监测数据具有足够精准度。在核电外围土壤放射性核素监测工作中,质量控制应该贯穿于检测工作全过程当中,以真正达到控制监测质量质目标。本篇文章通过研究核电外围土壤取样过程质量保障和质量控制中相关要求,分析测量工作质量控制方法,以提升土壤放射性核素监测质控效果。

  • 标签: 核电外围 土壤放射性核素 监测质控
  • 简介:为了研究华北平原北部区域不同类型站点光化学前体物共性与差异,在华北平原北部地区西南-东北主导风向上选取间距大于100km3个站点,即中国气象局(CMA)、上甸子(SDZ)和固城(GCH)依次代表北京城区、华北本底地区和相对污染农村地区,进行了近地面NOx和CO观测。结果表明,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CMA、SDZ和GCH3站NOx体积分数年均值依次为(42.4±21.8)×10-9、(13.8±5.5)×10-9和(26.9±15.2)×10-9,CO体积分数年均值依次为(1.13±0.37)×10-6、(0.67±0.17)×10-6和(1.11±0.62)×10-6。3站NOx月均值体积分数及CMA、GCH两站CO月均值体积分数呈现出冬季高夏季低特点,而SDZ站CO6月均值体积分数(1.03×10-6)为一年中最高。SDZ站NOx和CO体积分数在中午12时前后出现一个低谷,比CMA和GCH站提前3~4h,此后呈上升趋势,体现了午后西南风输送对SDZ站影响。尽管不同源排放和大气输送影响导致3站NOx和CO体积分数在日变化特征上有所差异,但3站NOx和CO日平均体积分数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相关性,体现了区域性污染和气象条件共同影响特征。

  • 标签: 环境学 北京 NOx CO 区域性污染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核能利用给人类提供了一定便利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危害。尤其是土壤放射性污染已经成为了社会密切关注的话题。由于土壤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身体,以此危害人类生命安全。针对以上情况,世界各国科研工作者都在积极寻找方法来解决土壤放射性污染问题产生。本文正是通过对放射性污染土壤进行全面综合性分析,并且重点介绍生物修复放射性污染土壤概念和研究进展。

  • 标签: 生物技术修复土壤放射性污染的研究进展
  • 简介:根据Fisher最优分割理论,研究其应用于土壤环境监测优化布点可行性。以福建省闽江河口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为实例,用Fisher法计算不同分类方式下最小误差函数,确定最优分割方法,确定优化布点方案。结果表明,原布设8个监测点用Fisher法优化为3个典型点位,可客观反映闽江河口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结果。

  • 标签: 环境学 Fisher法 最小误差函数 优化布点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简介:氮测定过程中,空白测试是必不可少分析试验.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空白值经常存在偏高情况,加大了系统误差.如何降低分析空白实验值,保证分析样品精密度和准确度,成为测定过程关键之一.本文从试剂影响、器皿影响、操作过程影响及环境影响等方面全面分析,并以实验数据予以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空白值手段和措施,以指导实验室操作实践.

  • 标签: 环境工程 总氮 过硫酸钾 空白实验 水质分析
  • 简介:很多建筑施工行业生产安全事故背后,都存在过程监督不到位、验收把关不严等问题。例如,2016年11月25日,国务院安委办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指出,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特别重大坍塌事故,从初步掌握情况看,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压缩工期、突击生产、施工组织不到位、管理混乱等有关。

  • 标签: 建筑施工行业 安全管理 承包单位 生产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工作 视频会议
  • 简介:利用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2株石油降解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凝结芽孢杆菌)修复油污土壤,采用紫外光谱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法对油污土壤修复过程中水溶性有机物(DOM)变化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紫外光谱分析中接种外源微生物前后油污土壤DOMSUVA25。值和ABS285值均有不同程度减少,说明DOM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含有的芳香族和不饱和共轭双键结构减少,其芳构化程度降低;2)随着油污土壤生物修复进行,与未接种石油降解菌土壤相比,投加降解菌油污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物芳香族类蛋白质含量呈降低趋势,紫外区类富里酸呈增加趋势。荧光光谱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接种外源微生物可明显减小石油污染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物芳构化程度。

  • 标签: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石油污染土壤 微生物降解 水溶性有机物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 简介:为了解湛江地区农业土壤及主要作物(可食用部分)中砷含量和分布特征,共采集了106个土壤表层样品和43个农作物样品(包括蔬菜、水果、甘蔗和稻谷),并评价了农作物食用安全风险。结果表明,湛江地区农业土壤中砷平均质量比为4.04mg/ks,符合国家土壤1级标准(GB15618—1995)样品占98.1%,与国内外不同地区土壤砷平均含量相比,湛江地区土壤中砷平均含量相对较低。湛江地区各区域土壤受砷污染程度大小依此为:雷州、廉江、霞山、赤坎、徐闻、麻章、坡头、遂溪、吴川;4种主要土壤利用类型受砷污染程度大小依此为:水田、果园土、甘蔗地、菜地。湛江地区种植主要农作物蔬菜、水果(含甘蔗)和稻谷可食部分砷平均质量比总体较低,分别为0.470×10^-1mg/kg、0.440×10^-1mg/kg和0.179mg/kg,均符合我国有关蔬菜、水果及粮食卫生标准(GB18406-2001),与我国土壤砷清洁地区统计数据相当。湛江地区蔬菜、稻谷和水果3大类作物可食部分通过“土壤-植物-人体”途径年平均摄入量为39.45mg/(人·a),约占允许摄取限值(547.50mg/(人·a))7.2%,可见,食用湛江地区出产蔬菜、水果和稻谷等农产品砷安全风险不大。

  • 标签: 环境学 土壤 农作物 分布特征 食用安全
  • 简介:安全培训是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性措施之一,也是重点工作之一。由于核电工程建设周期长,现场工作人员多,参建单位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流动大,因此,对核电工程承包单位工程项目部来说,想做好安全培训,难度很大。

  • 标签: 安全培训 承包单位 核电工程 企业安全管理 工程项目部 建设周期
  • 简介:为研究湘江长沙段洲滩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土壤中重金属(Cu、Cd、Pb、Zn)质量比,应用BCR三步连续提取法对土壤中重金属化学形态进行了分析,采用改进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污染程度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Cu、Cd、Pb和Zn平均质量比分别为36.40mg/kg、12.87mg/kg、164.41mg/kg和431.21mg/kg,土壤Cd、Zn污染严重,污染水平超过II级土壤水平。土壤中各重金属均以极高比例可提取态存在,因而重金属在土壤中不稳定,Cd、Zn弱酸提取态质量比较高,容易释放,具有较强潜在环境危害。4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递减趋势为Cd、Pb、Cu、Zn,Cd为极强生态风险元素,Cu、Pb、Zn为轻微生态风险元素。研究区域所有采样点改进潜在生态风险指数MRI均高于1200,属于极强生态风险级别。4种重金属中,Cd平均风险贡献率为98.21%,是最主要污染物。因此,Cd污染应引起环境部门高度重视。

  • 标签: 环境学 湘江 洲滩 菜园土壤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评价
  • 简介:根际土壤微生物是植物修复及其强化修复技术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有助于深入探索修复机制,从而进一步提高修复效率。微生物生态效应反映土壤生态变化,对于有效评估强化调控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根际微生物生态效应研究基础上,综述强化调控措施与根际土壤微生物可能存在相互影响,并分析利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评估强化调控措施施用风险可行性。

  • 标签: 环境学 强化措施 植物修复 根际微生物 分子生物学技术
  • 简介:为了检测转DREB(干旱应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香花槐(Robiniapseudoacaciacvidaho)枯落物对土壤生态影响,模拟林木落叶与土壤互作自然过程,以转DREB基因及非转基因香花槐枝叶为材料,将枝叶与土壤以一定比例混匀,统计转基因香花槐和非转基因香花槐枝叶降解过程中土壤主要微生物群落数量变化动态,通过探讨土壤中卡那抗性细菌菌落变化来了解转化载体上抗性标记基因,npxII漂移,从而了解外源基因环境释放安全性。结果表明,在培养初期(3d)和第54d,转基因香花槐落叶细菌菌落数小于非转基因香花槐落叶细菌菌落数,但无显著差异(P〉0.05)。枝叶土壤中放线菌菌落数量在前21d高低波动,但总体无显著差异(P〉0.05)。在处理第3d,含转基因香花槐枝叶土壤霉菌菌落数量高于非转基因香花槐枝叶土壤;在第17d和第36d含非转基因香花槐枯落物土样霉菌菌落数量高于转基因土壤,且第17d差异显著(P〈0.05)。转基因植株和非转基因植株对土壤中3种微生物种群均没有显著影响。此外,转基因枝叶处理土壤的卡那抗性细菌菌落数量整体低于其非转基因枝叶处理土样,但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转基因香花槐枯落物未对土壤主要微生物产生显著影响。

  • 标签: 生态学 转基因香花槐 枯落物 生物安全性 标记基因 环境
  • 简介:以青菜和马铃薯为供试蔬菜,在建立蔬菜中三聚氰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基础上,采用N15同位素稀释法,通过在土壤中添加三聚氰胺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三聚氰胺在土壤降解动态及两种蔬菜吸收效应。结果表明,土壤中三聚氰胺降解速率随着土壤中三聚氰胺质量比增加而变慢,20d以后,降解曲线平缓,速度缓慢,残留时间延长,其降解动态符合Logistic方程。同位素稀释法证实两种蔬菜均可以吸收土壤三聚氰胺。当土壤中含有50ms/kg和100mg/kg三聚氰胺时,马铃薯吸收量分别比青菜高4.4和2.1倍。青菜根部对三聚氰胺吸收高于茎叶。高质量比三聚氰胺对蔬菜生长具有明显抑制效应。

  • 标签: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蔬菜 土壤 三聚氰胺 降解 吸收
  • 简介:为了解覆煤及粉煤灰回用土壤砷含量及赋存形态分布特征,选取贵州省兴仁县某村农耕旱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逐级化学提取法对土壤样品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砷质量比为15.71~169.55mg/kg,波动范围较大;土壤砷质量比最高值为169.55mg/kg,远远高于土壤砷质量比自然背景值(15mg/kg)、世界土壤砷平均质量比(6.0mg/kg)及我国土壤砷平均质量比(9.2mg/kg);对照样土壤砷质量比为15.71mg/kg,也略高于土壤中砷质量比自然背景值(15mg/kg)。研究区土壤砷污染问题已较为严重,这除与该地区地层中砂岩及粉砂岩砷质量比较高所导致土壤砷背景质量比偏高有关以外,最主要原因是覆煤广泛存在及粉煤灰大面积回用农田所致。该研究区土壤中砷主要以残渣态存在(72.16%),其次为硫化物结合态(15.45%)、铁锰氧化物结合态(5.89%)、有机态砷(3.06%)、碳酸盐结合态(2.51%),水溶态和可交换态砷均较低(0.93%)。研究区土壤砷量较高,但迁移转化能力较弱,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危害程度尚有待讨论。

  • 标签: 地球化学 覆煤 土壤 粉煤灰 赋存状态
  • 简介:为了探究新建电子废弃物拆解厂附近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与同源相关性,对上海某新建(2012年)电子废弃物处理厂附近土壤重金属进行了分析,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土壤中As、Cd、Pb、Cu、Zn5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地累积污染指数法对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除Zn外,该场区附近土壤As、Cd、Cu、Pb质量比最小值均大于当地化工区土壤背景值,其中As和Cd质量比更高,分别为国家二级标准(GB15618—1995)1.7倍和1.68倍。评价区土壤重金属风险指数为392,属于强生态风险,其中Cd潜在风险指数达到了285,具有很强生态风险;As风险指数为83,具有强生态风险;Pb、Cu和Zn具有轻微生态风险,应用地累积污染指数法得到了相似的结果。通过重金属相关性分析得出,5种重金属相互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可初步判断均来自电子废弃物拆解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电子废弃物拆解过程污染控制。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电子废弃物 土壤重金属 污染评价 相关性
  • 简介:建立了番茄果实和土壤中氟吡菌胺残留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用乙腈水溶液提取样品中氟毗菌胺,以C18柱为分析柱、乙腈-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电喷雾正离子源、外标法定量。氟吡菌胺在0.05~1.00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6964.10x-143.28,决定系数为0.9968。向对照番茄果实、对照土壤中分别添加氟吡菌胺标样,使其添加量分别为0.10mg/kg、0.40mg/kg和2.00mg/k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43%~103.32%和92.75%~104.4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8%~4.9%和3.4%~4.4%。番茄果实和土壤中氟吡菌胺定量限分别为1.0μg/kg和1.7μg/kg,检出限分别为0.3μg/kg和0.5μg/kg。

  • 标签: 环境学 氟吡菌胺 残留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番茄 土壤
  • 简介:研究钼矿尾矿区周边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态风险。选取20个钼矿尾矿区周边受污染菜地土壤样本,用HNO3-HF-HClO4处理后,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土壤样品中Mo、Pb、As、Hg、Cr、Cd、Zn、Cu、Ni全量并分析其存在形态,进行生态风险预警评估。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分布为残余态〉有机结合态〉氧化结合态〉酸可提取态(Ph、Zn氧化结合态〉有机结合态,Hg有机结合态=酸可提取态〉氧化结合态);菜地土壤生态风险指数IER=80.62,其预警类型为重警;主要重金属污染为Cd、Hg、Cr污染并伴有Zn、Ni、Cu污染;Hg酸可提取态所占比例较大,可能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重金属污染可能来自尾矿石中重金属释放,并与污灌及化学农药使用有一定关系。研究为清除或减轻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和改良已污染土壤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尾矿区 菜地 土壤污染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分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