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有较多的优点。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有利于增强体质,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身心,缓解学习压力,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对教师而言有助于改善教学水平。对学校来说,有助于创新学校的体育组织形式。但是就目前大课间体育的组织方式来看,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其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提出相应的看法,希望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发展有一些帮助。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活动;问题;对策引言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开展阳光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深远。如今青少年学生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因此缺乏对体育锻炼的重视。通过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让青少年学生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他们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同时,通过丰富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该活动众多优点表明解决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势在必行。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1.对青少年学生的意义。青少年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除了要有过硬的文化知识储备,还需要一个强壮的身体。到了学校几乎都是坐在教室,繁重的课业使他们锻炼身体的时间很少。所以,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于他们强身健体,改善身体各器官状态,放松处于紧张状态的自己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2.对学校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学校是否能开展多元化的体育活动也有所关注。学校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对于学校建设阳光体育学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有重要的作用,还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而言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学校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校自身也有着重要作用。二、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大课间体育活动本身是一项对学生、教师以及学校都有利的活动,但是由于学校各个层面的人员重视程度不统一,学校开展该活动的形式存在一些不合理性,这些原因综合起来便导致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起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1.学校层面不够重视。近些年随着教育部对大课间体育的重视,甚至成为考核学校品质的标准,许多学校陆续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但是学校对此投入力度还不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在硬件设施方面,许多的学校由于学生人数和活动场地不成比例,学生活动场地受到限制,学生活动施展不开。由于大课间体育活动还需要足够的体育器材供学生使用,而许多学校由于体育器材配备不足,有的同学喜欢的体育项目没有相应器材,从而学生的积极性降低,这也导致了大课间体育活动效果达不到。在软件设施方面,有些学校不够重视,很少宣传大课间体育活动,没有相关的教育政策,也很少向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强调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直接导致学校部分师生的懈怠情绪。学校层面都不重视,如此一来,下面各层人员都不会引起注意。2.青少年学生的懈怠。本是作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最大的受益者,但是青少年学生对于这项活动的热情较低,甚至觉得是占用他们下课时间,产生抵触心理。由于青少年在校自由活动时间较少,而大课间时间长,许多同学会选择在这一时间段自由活动。一些同学还存在这懒惰心里,从心理上排斥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此外,还有一部分同学虽然参加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但是不够重视,对于学校制定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上心,这就导致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质量较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3.教师存在的问题。如今,许多学校以升学率为衡量文化课老师教学质量的准则,所以有的老师不得不占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时间来为学生灌输该科知识。而大课间时间更是长达半小时之久,成为有的老师补充讲解知识的时间段。此外,还有很多老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一些误解。不少的老师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应该参与的活动,和他们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在此时间段,操场上除了体育老师的身影,几乎看不见文化课老师。由此一来,学生的懈怠心理会觉得老师看不见自己在做什么,便应付了之。4.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单一。通过各方的努力,如今大多数学校都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但是,各个学校开展的形式有所差异,有的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特别单一,由此一来,参与的学生便会觉得没有意思,丧失了积极性。有的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只是单一的跑操。将各个年级的学生组织在操场上,以班级为单位跑操,长此以往,学生们便会出现厌烦,认为这只是一项没有趣味性的活动。有的学校是通过体育课学习一套广播体操,然后大课间体会活动时一起做操。这样一来,许多学生觉得自己在体育课就是学的这个,大课间体育活动还是做操,没有新的形式,学生便会厌倦心理。由此以来,因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单一,学生们没有积极性,对于参加此活动产生抵触心理,那么该活动便失去了让学生锻炼和放松心情的意义。三、大课间体育活动出现问题的对策只有将大课间体育活动出现的问题一一解决,才会凸显它的意义所在。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能起到改善作用。而每个学校又有差异性,还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学校制定相应办法。要从根本上改善大课间体育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就需要学校层面高度重视起来。针对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扩大运动场地,使学生人数和体育活动场地成比例。若是学校没有条件扩大场地,可以让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化,比如跑操、跳绳、踢毽子、乒乓球等等运动方式都可以起到锻炼效果,每个年级轮流每个体育锻炼项目,不仅让青少年学生得到锻炼,学生也有了多种选择,提高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趣味性。针对软件设施的问题,学校层面应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相关的政策让广大师生参与其中,并强调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不仅是培养学习良好的学生,更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2.调动青少年学生的积极性。青少年学生是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最直接的受益者,让其主动积极的参与该活动,享受其中的乐趣需要一些办法。学校通过改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单一形式,增加体育活动供学生选择,提高其趣味性。班主任老师应主动鼓励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也可和学生一起参与其中,和同学们一起享受其中的乐趣。如此一来,学生便会觉得老师和自己的距离拉近,主动参与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3.老师转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观念。要想大课间体育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需要学校层面、学生的努力,更需要文化课老师的配合。老师应做到不占用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讲课,把属于同学们的时间还给他们。同时,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一来可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和他们进行课下的互动,同时学生看到文化课老师和他们一起参与,许多学生便会认真对待该活动,是大课间体育活动得到较好的效果。4.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化。针对该问题,学校层面可要求体育组老师创新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而体育组老师可发放问卷给学生,了解他们喜欢的体育活动,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开展学形式丰富的活动。比如,如果整个学校的学生一起跑操,体育组老师可以变换跑操形式,而不是一直围着操场跑。每个学生对体育的耐受也有差异,还可根据每个项目分配该项目人数到班级,让同学们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相应的体育项目。这样一来,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便会多样化,同学们积极参与,从而该活动的预期效果。结语综上所述,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和学校本身都有着积极作用。依据目前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青少年学生不仅仅是会学习文化知识,更是强身健体,身心健康。参考文献1周万征.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体育师友,2011,34(04)70-712刘勇.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8)49.
简介:体育活动不但可以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而且对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都有显著作用。近年来,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活动形式开始在中小学中越来越普及,其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各种资料的查阅,就现在中小学大课间的体育活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关键词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策略引言根据近几年来对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正在持续下降,国家也就青少年体质问题推动并实施了阳光体育运动,而大课间体育运动正是一种促进中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方式。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灵活性强、时间长、参与量大等特点,为师生共同进行体育活动提供了条件,对促进师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培养师生感情,建设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都有着重要作用。一、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缺乏创新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各个学校的硬性要求不多,学校可以自行选择体育活动形式,而许多学校明显存在着形式主义,没有从学校自身出发,对学校现有的资源和设施不加以利用,而是还仅仅进行传统的课间操模式,大课间体育活动呈现出内容不充实,学生参与积极性差,活动形式古板单一等特点。并且许多教师的思维依旧仅仅停留在文化教学上,对体育活动没有足够重视,对学校场地的利用明显不足。(二)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足长时间以来,大部分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部门都将目光停留在学校的教学成绩提高上,对体育活动的推行力度大都不高,在体育上的资金等投入远远少于对教育的投入,导致很多学校的基础活动设施老旧甚至是缺失,并且对各类活动场地的建设投资不足,学生没有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这就从客观上抑制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等体育活动正常地开展。另外,学校不能就现有的器材和场地进行科学有效的利用,没有将太多的精力投入到体育活动形式的建设中,甚至一些学校以各种各样的借口叫停了诸多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而且随着近年来学生数量的增加,相关部门没有对学校内的设施进行换新和增加,造成了学生有进行体育活动的意愿却没有基础设施条件的局面,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三)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首先是学校的设施问题,现在的中小学对体育活动设施基本上都缺少定时地检查和维修,这就造成许多设施的老化甚至是损坏,给体育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其次是学校的设施利用不合理,比如一些学校为了减少设施占地面积而将各种设施集中安置在一起,或者是将各种不同运动的场地不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导致“四不像”场地的出现,所以学生们在这些设施或者场地上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再者对学生科学使用体育器材的教育不够深入,导致学生们不能合理利用这些设施,比如说现在新闻上被提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锻炼时受伤的问题,除了设施本身的问题,还有很大一部分问题来源于学生本身,对各个设施的认知不足,不能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使用体育器材。同时,学校为了避免自己承担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受伤的责任也减少了各式各样体育活动的开展,这就使得学生们的体育活动机会越来越少。二、科学进行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策略(一)充分利用现有器材推行创新体育活动学校应该提高对现有器材的利用率,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和器材资源,推行适合本校的具有创新性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不能只是和其他学校机械地比较,要因地制宜地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同时,学校要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思想认识,将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学校基本的活动形式,要把大课间体育活动和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鼓励并督促全体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应集思广益,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的意见,包括学生和教师都参与到其中,对一些可行的宝贵意见进行投票,最终推选出极具学校特色并且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型大课间体育活动。同时,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去鼓励和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落实,并且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一些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进行表扬,在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对教学工作的展开也可以积极作用。(二)加深对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视文化教育不应该建立在牺牲体育锻炼的基础上,教育局等领导部门应该在学校的体育活动器械和场地建设上加深重视,加大对学校体育活动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并且在管理范围内的中小学提出相应的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要求,使各个学校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产生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得大课间可以在中小学中广泛地开展。学校领导也应该建立科学的系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体系,加深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人员的培训。大课间体育活动落实的程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管理者的能力,没有一个具有能力的管理者和科学系统的管理系统是不可能高质量地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但是很多学校都没有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投入太多精力,甚至一些管理人员只是“兼”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而其专职工作确实教学或者其他方面,导致大课间体育活动粗制滥造,应付公事,不能起到其最基本的作用。所以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者的培训,并根据不同学校的现实情况分别培训,培养出最适合本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者。建设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系统时应注意尽量让学生参与其中,一来可以更好地吸收学生们的意见,使得大课间体育活动更加合理有效,再者方便于管理体系的管理,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们的管理能力。(三)减少大课间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隐患学校应该对体育器材地养护起到足够的重视,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员对学校内的设施进行定期的保养,检查和维修,对于一些已经老旧损坏的器材应直接拆除换新,不要为了减少学校的开支而对其简单修理或者禁止使用,更不能视而不见,不管不顾。学校也应该将各种体育器材合理摆置,注意各个器材的使用要求,对器材的安置给予足够的空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使用体育器材的危险性。加深学生对各种器材的认知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体育教师承担应有的责任,并且学校对体育教师的选择上应该加大要求,应该选择那些具有足够专业素养的教师,在授课的同时为学生讲解各类体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学生在自由使用体育器材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四)建立大课间体育活动应急预案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条件,制定大课间活动应急预案可以对一些突发事件起到防制作用,并且可以提升在一些意外事件发生后的应变能力,明显减少学生和教师的受伤几率。比如在地震后那些经常进行地震逃生演习的学校的伤亡率就明显低于那些没有进行演戏的学校,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拥挤等情况应做到未雨绸缪,管理人员应承担起责任,注意观察各种情况的变化并及时做出调整对策,对某些特殊体制的学生也应该特别关照,防患于未然。结语总的来说,中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无论是对于体质健康水平还是对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学校应积极探索,找到适合自身情况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有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令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以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生活打好基础。参考文献1陈颖悟,熊百华,刘晓忠.从传统课间操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1).2刘淑芳,范峰.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3(2).3张海平,王屹川.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J.体育科研,2002(9).
简介:受到人口政策的影响,大部分中小学生均为独生子女。再加上学习压力过大、家长不重视以及学校场地和器材的限制,难以进行体育活动,种种原因导致学生的体质健康呈逐渐下降趋势。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传统课间操的基础之上所进行创新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组织方式,为《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所提倡和引导。能够以多种形式的展现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体质健康,提升综合素养。关键词传统课间;大课间;体育活动引言此前的日常锻炼主要依赖课间操,并且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但是由于其被动性太强,不仅达不到相应的学习目标,甚至还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而通过开展多样性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贯彻正确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出大课间体育活动所拥有的多元化的教育作用,切实让体育教育散发出在素质全面教育中独特的效果和魅力。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涵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之前传统的课间操的基础之上,在时间和内容上进行了丰富的自由进行体育活动,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这种新型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在1999年被提出,同传统的课间操做比较,它的活动时间更长,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运动量也有一定的增加,相对更加符合现在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发展的特点。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独特的体育教育活动,既可以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又能够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这也相当于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独特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还在同时对于其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起了有效的助推作用。总之,大课间体育活动突破了之前传统课间操的活动形式,对于内容和形式进行了丰富的创新,开办多种多样的充满趣味的体育游戏及活动,让所有的学生在这些项目中感受到快乐,并且在无形中促进了其全面发展。所以说,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是一种学校体育活动的新型组织形式,同时更是一种学校进行体育教育的新型理念。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点(一)全体参与,目标多样。大课间体育活动属于学校所组织的必须全校参与的集体性活动,每一个在校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到其中,这种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就带有强制性,因此这就确保了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做到全体参与。学生体质能够得到提高是大课间体育活动最为直接的目的,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调整不良的情绪,缓解学习的压力和疲劳,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从长远的方面来看,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进行有效的推动和促进。所以说,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目标是充满多样性的。(二)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活动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是大课间体育活动主要区别于传统课间操特征之一。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内容的设计方面很好地融合了传统的体育项目,加上当今时代的新元素,不仅做到了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同时也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大课间体育活动,既在传统课间操的发展基础之上吸取了有价值的经验,又丰富了活动内容、创新了组织形式,并且做到了与时俱进、灵活多样。(三)方式多变,体系多元。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者是比较多的,比如学校高层领导、教导主任、班主任、任课老师以及学生等等,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中,在模式上打破了传统的单项管理方式。每个管理者都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管理形式和任务。因此,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方式十分多变。与此同时,大课间体育活动在进行评价的方面是十分多元化的。在这种评价体系当中,既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反过来学生对于老师以及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的满意度以及意见,这种互相评价的体系,同样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三、大课间体育的未来价值探索(一)培养创新能力。教育既可以培养创造的精神,同样也能够创造压抑的精神,这关键是看成长的环境和土壤有没有创造性。要想适应有着创造性的成长环境,适应这种有益于舒展生命、引起生命涌动的环境,多元化、开放式的环境,但是看看我们的国家,看看我们国家的教育,这种环境真的是极度缺乏。我们的传统的应试教育,仅仅以课本知识为中心,以及死板老套的课堂制度,非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甚至将学生们应有的创造性扼杀在了摇篮里。学生每天都在被动的学习和练习着统一的教材、课程,完成着统一的硬性要求。对于此现象,中央也进行了反复的突出和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及“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让学生自主参与创编大课间体育项目和游戏等,突破学生传统的消极被动的受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和体育锻炼中变成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消极变为积极,以此改变学生自身的思维方法,让其在自主创编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方面的创新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二)增强社交技能。通过大量的研究可以发现,缺少与同龄人的沟通以及人际关系不好,会造成青少年产生抑郁等症状。并且抑郁的产生又会反过来影响到社会关系的良好形成,从而造成恶性循环的现象,反而加剧抑郁的症状。社会和学校的接受和认可是他们对于自我价值进行肯定的主要构成方式。人们对于自我价值的主要来源就是社会的认可,更何况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更加看重社会和学校的认可和接受,被社会遗弃的恐惧和焦虑会比成年人更加地强烈。伴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对于个人体质的评价和标准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不再单单的注重体育的强身健体功能,而是开始对其文化和社交的功能作用进行了深度的挖掘。体育活动的本身情节以及形式能够使得被教育者社会化的加速。而且大量的调查表明,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关注点早就从原始的生理需求变为了心理方面的满足,从原来的体能要求变成了追求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同时也萌生了增加人际交往、提升生活质感的欲望。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通过全校师生的全部一起参与,更好的提供给学生良好的交往气氛和交朋友的机会。(二)提高竞争意识。大部分的体育活动和项目基本上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要求所进行的。在相同的活动条件下,学生们之间一般都是呈现两种关系一种是竞争,另一种是合作。这两种性质的关系在体育活动中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学生会在活动中最大可能性的投入整个身心,以此进行激烈的竞争和自我展现,从而保证了竞争的延续性。因为竞争是处在与同伴合作以及团结友好的氛围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竞争的真实性,使得学生能够对自己的伙伴和集体产生较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竞争性,因此学生在参加各种体育竞赛的活动中,既可以强身健体、增强体能,又能够更好的培养其竞争意识。当然竞争意识的形成不能仅仅靠体育活动来进行促进,还需要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但是体育活动以其本身重要的特点,对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发展和促进,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特别作用。结语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教育方面的价值是鲜明而有特点的。它可以使得学生始终处于轻松欢快的娱乐氛围中,巩固和学习体育知识以及技能,促进优秀品质的培养,推动个性的发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相比较于之前传统的课间操,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提高有着更加优越的环境和条件,其时间和空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以及运动方式、内容的自主性,为个人体育价值的充分实现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除此之外,它的文化价值也实在值得我们为其去进行实践和进一步的探究,从而在未来能够更好的为学生全面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朱钰.成都市主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特色的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6.2李喜双.延边州城市初中大课间活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1.3郑颖渝,利杰辉.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发展与影响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4(0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