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论述表明,“道德原则的历史”意指道德原则的特殊和相对中蕴含着普遍和绝对,道德原则是普遍与特殊、绝对与相对的统一。承认道德原则的普遍和绝对,是克服相对主义道德观唯一有效的路径。强调道德原则的历史,其要旨不在于否定道德原则的普遍和绝对,而在于反对空谈道德的道德主义。运用历史的道德原则“改变社会”,要求在物质生产领域探究社会现象的道德属性,揭示并消除非道德的根源。

  • 标签: 道德原则 历史性 历史主义
  • 简介:党内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之一。对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党内民主自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十分重视党内民主建设的相关问题。从中共就是多年的历史来看,发展党内民主不仅与党的生命和事业息息相关,并且越来越成为巩固我党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需要。建党九十多年的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们党在党内民主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社会转型的开始,各方面的矛盾也开始显露出来,党内民主发展中也渐渐出现了一些难题和困难。

  • 标签: 党内民主建设 民主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党 中国共产党 党的执政能力 党的本质
  • 简介:《(共产党人〉发-70词》中,毛泽东概括瓦窑堡会议以来党在不同时期和场合提出的有特殊使命的党的建设任务,誉为“伟大的工程”。实施伟大工程的客观条件是有一个布尔什维克化的党中央,主观奈件是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伟大工程的核心工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工程实际启动于瓦窑堡会议、结束于七大。七大期间毛泽东的党建思想是伟大工程的理论成果。

  • 标签: 毛泽东 科学认识 党的建设 伟大工程 历史内涵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我们党领导文化工作的经验,提出“坚持创造转化、创新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双创”作为指导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有着丰富的当代价值。为我们如何整理和利用传统文化、如何发扬和创新先进文化,提供了基本立场、正确态度、科学方法。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创造性 创新性 新时代
  • 简介: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得以展开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关系问题,既涉及比较研究工作的深化,又涉及意识形态概念史的梳理。就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具体内容与历史逻辑问题而言,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意识形态的本质、功能或作用等的探讨理应得到肯定;另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演进问题实质上关联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学说。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范式和创造转化问题上,'回到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成为近年来国内相关讨论中最值得注意的声音。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范式
  • 简介:现实,即现实的形而上学抽象。黑格尔哲学隐藏了现实的秘密,它把现实指认为抽象的意识和理性思辨的抽象形式。现代形而上学,以资本逻辑为轴心,把现实描述为合乎资本逻辑的客观、规律和目的的活动过程,从而它把现实当成资本的抽象和资本生产的抽象形式。而现代形而上学已经成为我国当代思想事业的主要病症。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生产的前提,它使思想真正把捉住了现实。

  • 标签: 现实性 现代性 历史唯物主义
  • 简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崭新科学论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得出的重要结论,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具有历史必然、执政合法和领导科学。从历史的必然上看,伴随人类文明转型必然出现权力核心,后发国家的正反实践经验也充分说明了文明转型必须依靠权力核心强力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文明转型实践证明了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从执政的合法上看,中国共产党信仰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人民的选择给与了党深厚的执政合法基础。从领导的科学上看,中国共产党用科学的指导思想,深厚的贤能政治,独特的政党制度,独创的协商民主以及不断完善的纠错机制,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顺应了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要求。准确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合法与科学,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在当代中国是不容置辩的科学结论,也是历史、人民和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责任。

  • 标签: 党的领导 历史必然性 执政合法性 领导科学性
  • 简介:勇于自我革命,善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自我革命是保持党的先进和纯洁的必然要求,保持先进和纯洁是党的自我革命的根本规定。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多次完成自我革命,不断实现自我发展,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坚持"变"与"不变"的统一,既保持党的先进,又保持党的纯洁,是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本经验。自我革命使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之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理论,为世界政党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 先进性 纯洁性
  • 简介:'三严三实'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扎扎实实抓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党建思想,传承了中国共产党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继承了老一辈马克思主义者的优良作风,是在党的建设方面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三严三实'的提出把握了很好的时机,为在党内'四风'问题日益突出、社会矛盾有所激化、社会进入经济转型的矛盾多发期如何进一步搞好党建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新方法;'三严三实'拓展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容,抓住'严'和'实'两个字,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点放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抓住了主要矛盾,抓住了关键。

  • 标签: “三严三实” 习近平 邓小平 党的建设
  • 简介:张明在《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撰文认为,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中是否含有现代因子,其究竟是否是一位现代主义者,构成了不断拷问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重要命题。现有研究大致可界划为“四大解读模式”,即承认毛泽东现代主义者理论谱系学定位的“肯定契合型”解读模式、从对西方现代价值反拨或超越维度上展开的“另类现代”解读模式、新“左”派基于理论资源与象征情结意义上进行的“扩张式”解读模式,以及从后现代与后结构主义立场出发的“后式”解读模式。

  • 标签: 现代性价值 毛泽东 中国政治思想史 解读模式 吉首大学学报 现代主义
  • 简介:本文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观念和马克思、恩格斯的"感性活动"观念的比较和分析,指出了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的缺陷,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感性活动"对它的扬弃与超越。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维护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仅凭"感性直观"还不能确定感性的实在,人类感性活动的结果,只能与人的现实历史活动联系在一起才能得到理解。正是在阐明"感性活动"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实践"的概念,从而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基础。

  • 标签: 感性直观 感性活动 实践
  • 简介:马克思主义区别于人类其他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批判和革命。因为辩证法的本性是批判的、革命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本性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功能是“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本身就是批判的、革命的历史。这一显著特征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批判和变革现实,必须对当代社会现实做出真假、对错、善恶、美丑的独立判断和深刻分析,必须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从书本里解放出来,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使之成为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物质武器,必须对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和“左”右倾机会主义思潮作坚决的斗争。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社会现实 人民群众
  • 简介:现代审美范式经历了从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型,又面临着新的美学挑战。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深入、后现代主义语境的转换以及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美学已不再局限于艺术领域,而是向政治、经济、文化、消费领域、日常生活领域扩张。审美动因与经济动因的重合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基础和前景,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结构转变,理论的突破和创新显得极为迫切。为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伊格尔顿提出了新的解答模式:悲剧现代与进步论现代。他认为,尽管现代社会中很多艺术形态面临着被政治同化的危险,悲剧作为苦难和痛苦的表述,与整个社会的统一幻象保持着一种游离并与社会总体性分裂的力量,拒绝同质化和同构化。考察伊格尔顿对悲剧现代与进步论现代两种现代的重要命题,对于当前现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首先,伊格尔顿关于对悲剧现代与进步论现代两种现代的思考结果,是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集体性智慧的概括总结;其次,伊格尔顿对悲剧现代与进步论现代两种现代的提出,可以为我们审视当下社会、经济、文化及艺术现象,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 标签: 悲剧 悲剧性现代性 现代审美范式 转型
  • 简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一脉相承的继承。表现为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脉,承党的理论创新哲学基础之脉,承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之脉,承探索“三大规律”之脉。与时俱进的创新,即创造性地以理论上的新概括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基本理论,创造性地以新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创造性地在行动纲领层面提出了“十四个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引领未来的时代,这一思想是在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深入系统回答新时代的重大课题中提出来的,必将予“四个伟大”历史进程有力引领。

  • 标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继承性 创新性 时代性
  • 简介:<正>一、从解构主义角度看现代的异延"现代",按杰姆逊的说法,它"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叙事范畴"(《现代的神话》),现代"既不是哲学的概念,也不是别的概念,它是一种叙事类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放弃对现代进行概念陈述的徒劳努力"(《对现代的重新思考》)。虽然他并未言及"现代"与解构主义的关系,但"现代"一词的对于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政权的、文化的、学说的、事件的依附,从而表征众多不同含义的特点,使它自身充分地享有了德里达式的差异性和延缓,成为一个无中心意

  • 标签: 现代性问题 文化现代性 异延 叙事类型 杰姆逊 解构主义
  • 简介:先进和纯洁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从认识论角度而言,先进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的优势的价值评价,纯洁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否脱离自己本质的事实判断。先进属于"上位"概念,具有优先;纯洁属于"下位"概念,具有服从。先进包含和统领纯洁,纯洁支撑和保障先进。在党的建设中,先进建设是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引领党的纯洁建设;纯洁建设是基本要求和基础工程,支撑党的先进建设,促进党的先进保持和发展。当前,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需要进一步认识党的先进和纯洁的位阶关系和统属关系,以更好地处理党的先进和纯洁建设的关系。

  • 标签: 先进性 纯洁性 逻辑关联 历史互动
  • 简介:<正>作者来稿《试论同一与斗争都是相对与绝对的辩证统一》认为:我国哲学界过去曾普遍把“同一是相对的,斗争是绝对的”看成“是一条不可动摇的唯物辩证法原则”,但是按照唯物辩证法来考察,这一原则却很值得研究。因为:第一,经典作家并没有把“同一是相对的,斗争是绝对的”论点绝化化。列宁在强调主观主义与辩证法的区别时指出:“在(客观的)辩证法中,相对和绝

  • 标签: 斗争性 矛盾同一性 唯物辩证法 经典作家 哲学界 列宁
  • 简介:邓小平领导党和人民解决了一系列关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重大关键问题:高举正确的旗帜。坚定地举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旗帜,确立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道路。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领导党和国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作出伟大战略决策。力促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着手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制定基本路线。经过长期探索,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创立邓小平理论。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思想阐明了九大相互联系的观点,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 标签: 邓小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